自作自受!带导盲犬爬泰山的盲人身份被扒,彻底社会性死亡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0 08:31 3

摘要:在生活中,导盲犬作为视障人士的眼睛,真是提供了很多便利,乖乖的小狗总是待在主人脚边,给主人引路的同时,也不会影响他人,路人看了也不忍心打扰他们。

文|荔枝冰冻

编辑|影娱先锋

在生活中,导盲犬作为视障人士的眼睛,真是提供了很多便利,乖乖的小狗总是待在主人脚边,给主人引路的同时,也不会影响他人,路人看了也不忍心打扰他们。

可就在近日,一则“导盲犬爬泰山”的消息引起全网热议,事件的背后,远不止“爬山”这么简单。

9月16日,抖音被“导盲犬爬泰山”的视频刷屏。

视频里,两位视障人士大包小包地背着,胸前挂着直播手机,一手盲杖,一手导盲犬。

人吭哧吭哧地爬山,导盲犬哈赤哈赤的给带路。

据说他们还是雨夜爬泰山。

他们倒是知道给自己穿雨衣,“芬迪”却硬生生被淋雨。

普通人家下雨出行还知道给狗狗穿雨衣,面对如此珍稀的工作犬,他们却不管不顾。

台阶湿滑,导盲犬“芬迪”不停打滑;浑身的毛都被雨水打湿,天气转凉,“芬迪”也被冻得瑟瑟发抖。

尽管如此,“芬迪”还是硬撑着用身体挡住主人,提醒前方有台阶。

可看不见的主人只知道挑战自我,用盲杖将“芬迪”赶到一边,不要影响自己爬山。

后来有视频拍到两人坐着休息,拿出一大杯水来喝,可怜的“芬迪”坐在一旁“哈赤哈赤”,眼巴巴地看着主人喝水,连喘气都没有力气的样子,那模样看得人心都揪起来了。

很多人忍不住开怼:“狗狗这样爬台阶,脊椎和关节根本扛不住啊,这是爱它还是害它?”“真把导盲犬当登山犬了?这操作直接给我看懵了!”

话题#导盲犬爬泰山#、#心疼芬迪#迅速窜上热搜,评论区的怒火根本压不住。

本来挺励志的一件事儿,一下子变了味——盲人可以爬山,感受正常人的生活,但让导盲犬冒雨爬泰山,真的合适吗?

02身份遭扒、黑料频出

视频火了之后,网友们一扒这对夫妻的过往,才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原来,带导盲犬“芬迪”爬山,早就不是头一回了。

去年的时候,他们就发过带“芬迪”旅游的视频。

颐和园,圆明园,恭王府,南锣鼓巷......

反正人多的地方都要去个遍。

带狗狗旅游无可厚非,也有盲人博主发带导盲犬旅游视频大火。

拉布拉多这个品种有情绪是会挂脸的,视频里明显能看到导盲犬是开心的。

相比之下“芬迪”就截然相反。

今年五一的时候,他们又带芬迪去爬长城。

视频里“芬迪”眼神都是懵的,配文却照样开朗:“爬完长城后比较了泰山的海拔,看能不能爬到山顶上。”

评论区彻底炸了。

有网友痛心:“有人申请导盲犬等了三年都没排上,他们居然拿来当引流手段?”

要知道,全国1700多万视障人士,正规导盲犬只有400只左右。

每只培训成本超过20万,训练周期长达两三年,训练通过率只有50%,比读个大学还费钱费心。

结果这俩人倒好,把大家珍视的“眼睛”,用成了博流量的“招牌”。

不禁让人怀疑,他们到底是真需要导盲犬,还是只想借“导盲犬”这个身份赚一波流量红利?

03官方出手“救狗”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这对夫妻的“视障身份”也开始受到网友的广泛质疑。

让大家困惑的是,他们的短视频文案排版整齐,话题标注一个不少,@好友互动熟练,操作流畅度甚至超过很多普通人。

一位了解视障辅助技术的网友表示:“全盲人士通常要借助语音读屏功能操作手机,很难做到如此精准的图文排版和互动,除非有低视力或残余视力的辅助。”

眼看舆论愈演愈烈,官方终于出手。

9月18日上午,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芬迪的原培训基地)在抖音发布声明:已核实相关情况,决定导盲犬芬迪的暂停使用,并安排专人专车接回。

随后,郑州导盲犬服务中心也发文表态,明确反对将导盲犬用于高温,暴雨这样的极限场景,并指出如证实存在本校出去的导盲犬被虐待或滥用,申请人将被永久终止申请资格。

这场“导盲犬爬泰山”的事件之所以引爆舆论,其实远不止是“狗受罪了”这么简单,背后还牵扯出更值得讨论的话题

残障人士渴望突破自我的心情,与社会稀缺资源该如何合理使用之间,到底该如何平衡?

我们当然支持每一位残障人士追求精彩人生。

之前就有视障跑者完成马拉松、听障舞者勇敢站上舞台,这些故事都又燃又动人,大家都真心点赞。

但“追求自我”不等于可以无限度使用辅助资源。

导盲犬本质上不是“登山伙伴”,而是视障人士的“眼睛”,它们的使命是保障日常出行安全。

比如上下班、去超市、看病拿药,而不是硬扛暴雨陡阶、陪你挑战极限。

就像网友说的:“你想爬山,可以花钱找陪爬,可以用专业设备,但不能让导盲犬替你负重前行。”

滥用导盲犬、把公共善意当成流量密码,这种行为绝不能鼓励。

大家之所以愿意包容和帮助导盲犬,是因为它们背后所代表的信任与关怀。

一旦有人利用这份善意作秀,伤害的不仅是狗,更是整个视障群体。

现在已经有人感叹:“以后看到导盲犬,我可能都要先犹豫,这是真的需要,还是又一个剧本?”

这种信任的消耗,才是最让人难受的。

结语

导盲犬“芬迪”淋着雨探路,被盲杖推开,还没水喝……这哪是“励志大片”,这分明是“狗狗打工日记·艰难版”。

全国就四百多只导盲犬,每一只都是视障人士珍贵的“眼睛”,不是用来硬核爬山的工具,更不该成为博眼球的剧本。

这件事也给我们狠狠提了个醒:别拿社会的善意当流量密码,别让真正的需要被虚假人设淹没。

导盲犬值得被温柔以待,公众的信任更不该被轻易透支——毕竟,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谁真心谁演戏,大家看得越来越清。

部分资料参考:

红星新闻|视障人士带导盲犬登泰山引争议,导盲犬大连基地:已暂停使用,并派专人专车召回

齐鲁晚报|“视障人士带导盲犬爬泰山”被质疑吸引流量,导盲犬基地回应

羊城晚报|两名盲人带导盲犬爬泰山引争议:导盲犬的职责边界在哪里?

来源:影娱先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