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鸟儿对话,探自然奥秘——南京市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生态文明第一课精彩开讲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0 08:03 1

摘要:经过忙碌的开学第一周,南京市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的课后服务社团陆续开放供学生挑选,其中“自然科学”社团成为了本学期的热门选项。9月12日,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联合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在校内开展“与鸟儿对话,探自然奥秘”生态文明第一课活动。

经过忙碌的开学第一周,南京市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的课后服务社团陆续开放供学生挑选,其中“自然科学”社团成为了本学期的热门选项。9月12日,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联合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在校内开展“与鸟儿对话,探自然奥秘”生态文明第一课活动。

教室角落里,一排排手工制作的甲虫和植物标本“述说”着上一学期“自然科学”社团的精彩故事。来自水慢城湿地自然学校的老师王吉拿出了一封珍藏的信,落款为参加上一期社团的两名学生姓名,同学们用稚嫩的笔迹向老师表达了感谢之情。“感动之余,更坚定了我继续做生态科普工作的信念。”王吉介绍,上学期的主题围绕湿地生态方面,这学期主题则围绕鸟类保护。

“进入秋冬季,校园里常见到候鸟,通过候鸟的迁徙轨迹可以解释气候与生物的关系,”王吉表示。就在前不久,他参与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内容为一对东方白鹳“落户”南京高淳水慢城湿地公园,“候鸟”变“留鸟”的故事,侧面反映出高淳的生态之本与生态之变。

鸟儿与植物也有奇妙的互动关系。王吉举例,就拿校园里常见的香樟树来说,果实具有催泄功能,乌鸫吃后很快就排泄,帮助香樟树的种子传播生长。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孙洁梅也和同学们分享了观鸟常识。由于工作原因,她长期从事鸟类生物多样性观测,久而久之也爱上了这些自由的精灵。周末闲暇时,她常和观鸟爱好者一起背着“炮筒”钻山沟、蹲湿地。两年间,南京环境监测中心累计发现5种南京鸟类新纪录,分别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嘴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彩鹮以及灰斑鸠、三趾鸥、蛎鹬。

“人们越来越关注鸟类是件好事,但要适度,不能干扰鸟类正常生活。”孙洁梅告诉同学们,无人机近距离追踪、闪光灯近距离频闪、人类过度靠近巢穴……这些行为都对鸟类生活与迁徙造成了打扰,甚至威胁到它们生存。

两位老师的精彩授课引得台下学生频频点头,像一只只嗷嗷待哺的幼雏,正汲取知识的养分。在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姬大卫眼中,同学们就是未来的雄鹰,生态文明课程正是从雏鸟到雄鹰之路上必不可少的营养品。“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乐耕·若水’,意思是深耕教学、滋养心灵,”姬大卫说,“生态文明教育正像高淳的湖泊,润物无声地灌溉着孩子们的心田。”

据了解,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已连续7年组建生态文明教育公益团队,开展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连续3年招募并培训青年科普讲师,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进基地、进社区,今年联合出版了《发现身边的自然》《有生命的宝石》等科普读物,不断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在校园落地生根。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南京将持续深化“生态文明第一课”“生态向学”“环境小记者”等生态文明教育品牌建设,推动生态理念从“认知”升华为“行动”,让更多市民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

主管: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主编:孙健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