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结束后不愿回村,向富爸爸要钱被拉黑的吴宗宏,现在怎么样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0 08:05 1

摘要:特别声明:文章内容均是根据网络权威资料,结合本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大家知晓!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均是根据网络权威资料,结合本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大家知晓!

前言

要说这些年让人记忆最深的综艺,那么《变形计》绝对是榜上有名。

这款综艺其实是很简单的模式,那就是让城里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进行互换身份,并且互相体验各自的生活。

有人说这是教育片,也有人骂它是“消费穷人家孩子的眼泪”。

节目播出十多年来,的确改变了不少孩子的命运,有人借机进入了娱乐圈,也有人被城市家庭资助,甚至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可并不是每个人都收获掌声,相反,有些孩子却成了全网口诛笔伐的“反面教材”。

其中,吴宗宏就是最典型的一个。

节目里,他一句“城里的爸爸比农村的爸爸好多了”,加上一些被剪辑过的画面,让他背上了“白眼狼”的骂名。

当年,他被喷得体无完肤,网友说他嫌贫爱富,说他狼心狗肺,说他不认亲爸。

如今13年过去了,这个曾经被全网痛骂的少年,现在过得怎样?

今天,我们就来还原真相。

穷苦少年走出大山

2012年夏天,地点是云南的普洱。

一个穿着破旧衣服、脚踩凉鞋的少年,手里攥着皱巴巴的300块钱,站在深圳豪华小区的门口,眼神里写满了不安和好奇。

这就是14岁的吴宗宏,这也是他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到高楼林立的城市。

要知道,在他老家,父亲早早离世,母亲改嫁,家里一共三个孩子,全靠继父支撑,虽然继父待他不错,但日子过得却很紧张。

在农村,能吃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他平时每个月的零花钱,只有5块钱,而且大多还会省下来,给弟弟妹妹买点学习用品。

节目组选中他时,他其实心里是拒绝的,怕给家里添麻烦,最后还是老师劝他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他才勉强答应。

谁能想到,这一步,直接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城市的繁华,第一次冲击

按照规则,他和富二代易虎臣互换各自的身份。

当他第一次走进深圳的别墅时,整个人都愣住了:大院子,泳池,客厅比他家的院子还大。

城里爸爸见面就塞给他1500块钱,这个数字,对他来说太吓人了,他手都抖得厉害,因为在老家,他几年都见不到这么多的现金。

接着,他被送到贵族学校上课,宽敞的操场、干净的教室、整齐的校服,一切都让他觉得新鲜。

刚开始的吴宗宏,还是个懂事的农村孩子。

比如,得知城市妈妈生病,他还主动熬粥送去,镜头里,他单纯、腼腆,看起来特别讨人喜欢。

可随着节目推进,他渐渐陷入了城市的繁华,自己却迷失了自我。

一句话,让他背负“白眼狼”骂名

节目组曾经安排了一场采访,问他:“你想不想家?想不想念你父母?”

他犹犹豫豫,说了一句:“这里也有一个爸爸,城里的爸爸也是爸爸。”

本来,这是个孩子对关心自己的城里爸爸表达感谢的话,可到了剪辑手里,立马变了味:变成了“农村爸不如城里爸”。

更离谱的是,有一次他想给城市的妹妹买生日礼物,可礼物太贵了,要差不多1400元,他咬咬牙,决定自己去打工挣钱。

结果,他在城里乱转,根本没找到收废品的地方,跟拍的工作人员还不断刺激他,说他没本事。

小小年纪的他,情绪崩了,冲着镜头吼了一句:“再拍我就砸了!”

节目播出时,只留下了他愤怒的脸,删掉了前因后果。

于是,观众只看到了一个“脾气暴躁、不知感恩的农村娃”。

这一刀下去,他彻底背上了“白眼狼”的标签。

网络暴力,压得他透不过气

节目一播出,网上对他的骂声铺天盖地。

一个14岁的孩子,能承受得了这种骂名吗?

后来,又有人造谣,说他节目结束后厚脸皮找“城里爸爸”要钱,被一脚踹开拉黑。

这下,他的形象彻底垮塌,成了《变形计》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农村娃。

可真相呢?

多年后,他在采访里才说出实情:他根本没厚脸皮要钱,也没有拒绝回农村,节目结束后,他默默回了老家,继续帮家里干农活,只是,他的心里埋下了一颗“走出去”的种子。

真相:他靠自己走出来了

骂声没有压垮他,反而逼着他更努力。

回到农村,他一边下地干活,一边拼命学习,成绩不算拔尖,但他咬牙坚持,最终考上了广州大学。

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他笑得特别灿烂,可还没来得及高兴,父亲突然病重,学费没着落。

6000多的学费,家里一分钱拿不出来,幸好,有老师借钱帮他交了第一年的学费。

到了大学,他一边上课一边打工。白天在便利店做兼职,晚上帮人写代码,几乎没怎么睡过一个安稳觉。

靠着这股拼劲,他不光养活自己,还攒下了20多万,把钱全寄回家里,改善生活,供弟弟妹妹读书。

毕业后,他凭本事进了互联网大厂,如今已经是高管。

想想当年的骂声,再看看如今的成就,简直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变形计》的另一面

回过头来看,《变形计》到底改变了什么?

对于富家孩子来说,不过是去乡下“体验”一周,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对他们而言,这是猎奇,是一种“苦中作乐”的游戏。

可对山里的孩子来说,却是人生中最猛烈的一次心理冲击。

当你见识过城市的繁华,再回到破败的老屋,内心的落差换谁能承受?

更何况,节目为了制造冲突,为了收视率,不惜剪辑、引导,把孩子塑造成观众喜欢骂的“反派”。

换句话说,他们不是在帮助农村孩子,而是在利用他们的贫穷和单纯,来博眼球、赚流量。

这样的综艺,真的公平吗?

结语

吴宗宏的故事,值得我们反思。

他被骂了十多年,背上了“白眼狼”的骂名,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相反,他用努力和成绩证明了:出身贫穷不等于认命。

节目组的镜头,可能把他塑造成了反派。可生活这部大剧,最终让他演成了赢家。

所以,当我们再遇到类似的新闻时,请记住:不要轻易给一个孩子贴标签。因为镜头未必是真相,谣言也未必可信。

吴宗宏用13年的人生告诉我们:被误解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误解后你不肯再努力。

而那些当年骂他的人,现在回过头来,恐怕都该脸红了。

参考资料:

来源:眼界纵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