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钱学森后人真实的样貌,女儿定居美国,儿子长孙精忠报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0 07:24 1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55年,一艘远洋邮轮缓缓驶离美国海岸,钱学森带着家人冲破重重阻碍,踏上归国之路。

那时,年幼的儿子钱永刚和女儿钱永真或许还未意识到,父亲的这个决定,将为他们的人生铺就截然不同的轨迹。

岁月悠悠,如今的钱家后人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儿子和长孙在祖国大地精忠报国,女儿虽定居美国,却也以独特方式传递着家国情怀。

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首别样的诗篇,写满了对祖国的眷恋与奉献。

钱学森是伟大的爱国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两弹一星”的绝对功臣,是当之无愧的“战略科学家”。

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位大大科学家,在家中也像一位普通的老爸一样,没有架子,不搞特殊,身体力行的用行动感染着孩子。

钱老身为共和国功名赫赫的科学家,在生活上却过得极为简朴。

归国后,他一直生活在国家分配的航天大院的一栋宿舍楼当中,一直到去世,他都未曾搬家。

家里面连家具都是配发的,钱老从不利用自己的地位搞特殊,就连住的房子变成了“危房”,他也委婉拒绝搬家。

就连装修,都是组织趁着他住院期间才悄悄完成。

钱老的这种低调简朴也成为了钱家家风教育中的底色。

钱老有两个孩子,儿女双全,这两个孩子顶着“钱学森子女”的光环,却从未享受来自钱老的特权。

长子钱永刚参军、入学,女儿学医、学音乐,钱老都没有插手,全凭孩子自己努力。

钱学森留给后代的既不是丰厚的金钱,也不是崇高的地位,而是无形醇厚的精神遗产。

钱老是地位崇高、获奖无数的大科学家。

但在子女教育上,钱老从不要求孩子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他甚至不要求孩子们考高分。

在满分5分的年代,孩子们的成绩偶尔出现几个4分、3分,钱老从不气恼。

反倒是老师极为重视钱老孩子的成绩,经常给予压力。

钱老明白,作为自己的子女,他们有着常人无法体验的压力,他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只能在家里不给孩子压力。

知足是钱老教给孩子的第一课,不给孩子压力是他对孩子童真和快乐的守护。

不过,成绩可以不追求满分,但书是一定要读的。

钱老本人就是一个极其爱看书的人,他也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的习惯。

在从美国回国的时候,即使所携带的行李有限,但他仍给两个孩子带了许多精美的图书。

两个孩子也在钱老的影响下养成了大量读书的好习惯。

在钱老低调务实风格的影响下,两个孩子也继承了钱老的优秀家风,在各自的领域默默发挥着自己光亮。

钱永刚作为钱老长子,一出生就被周围的人寄予厚望,在钱老功成名就之后,他更是收获了大量关注。

由于钱老成名极早,归国后又为祖国做出了极大贡献,身居高位。

钱永刚可谓是妥妥的“星二代”、“官二代”、“学二代”。

但顶着如此多“二代”头衔的钱永刚,却从未享受过特权。

他随父亲一同归国,之后在北京读书,读书期间从不拿自己的父亲说事,虽然钱老并未在学业上给予他压力,但他自己还是十分努力。

1969年,他入伍参军,钱老既没有反对,也没有给他开后门,用一句“好好干”送别了钱永刚。

按钱老的地位,给他安排个轻松的岗位轻而易举,提拔重用也是理所应当,但钱永刚只当了一个普通的技师,直到退伍前,他也只是一位技术助理员。

钱老没给他打招呼,他自己也不透露自己的家庭关系,只默默的在自己岗位上干好自己的工作。

高考恢复后,他考入国防科大学习计算机。

这一年,他30岁,比班上的很多人年龄都大,而和他年龄一样位居前列的是他的成绩。

毕业后,他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研制工作,在解放军总装备部担任高级工程师,为我国军队计算机软件的研制、更新做贡献。

他之后也赴美留学,目的地正是父亲的母校加州理工学院。

父亲在此地初露峥嵘,而他只是一位普通学子,这样的落差并没有让他感到不适,反倒从心底里为父亲感到骄傲。

学成归国后,在继续专业研究之余,他开始承担起培养学生和传播弘扬父亲报国科学精神的责任。

他先后被多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力图为国家多培养一些专业人才。

他还担任了上交大钱学森图书馆的馆长,细心整理父亲的手稿。

他还特地扫描成电子版,只为当代年轻人更好的了解这些“宝贝”。

面对媒体,他不再像年轻时避讳自己“钱学森之子”的光环,反而对自己父亲的事迹侃侃而谈。

这样的转变,只为让更多人了解钱老的科技求索和拳拳报国之心。

和钱永刚相比,他的妹妹钱永真和儿子钱磊则显得低调的很多,几乎很难看到有关他们的消息。

钱永真比钱永刚小两岁,和哥哥一样,她也出生于美国,后随钱老一同归国。

如果说钱永刚是追随父亲的脚步投身科研,那钱永真则是继承了母亲蒋英的衣钵。

不过,她最开始也不是学习音乐的,而是医学,当过一段时间护士,之后她才选择追逐梦想,走上和母亲一样的道路,成为一名音乐教育家。

她也前往了美国进行系统的音乐专业学习,但和父亲以及哥哥不同,她选择了定居美国。

这一选择得到了钱老的理解,钱永真留在国外后也没有忘记钱老,时常给父亲寄来国内难以购买的维生素以及营养品,关心父亲的身体健康。

她延续钱家的低调,没有利用“钱学森之女”的名号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于一些诋毁她也无视,只默默过好自己的生活。

在父母亲去世后,她时常出现在有关钱学森和蒋英的纪念活动上,为钱学森精神的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钱磊作为钱老的孙子,则更低调进了尘埃,几乎很难直接找到有关他的公开信息。

他偶尔会被父亲钱永刚提起,而含有他的报道中,他也从来不是主角。

这是他的身份使然,他是钱学森的后人,秉承着钱老低调内敛的底色。

同时,他也是一名军人,谢绝抛头露面是职责所在。

在他陪伴奶奶蒋英的照片中,他肩上的“两杠一星”熠熠生辉。

而根据钱永刚在媒体前的透露,钱磊是军委装备发展部的一名参谋。

钱磊在近几年完全没有出现在大众视野,最近的有关他消息都在2016年,那时的他已经是上校军衔了,依旧在装备发展部任职。

从父亲钱永刚的只言片语能看出来,钱磊从不会拿父亲和爷爷的名号说事。

他始终坚信自己是自己,爷爷是爷爷,爷爷当然很伟大,但自己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

除了钱永刚因为传播钱学森精神的需要而抛头露面,钱老的后代都极尽所能的低调行事。

钱永真虽定居国外,但仍心系钱老,心系祖国,而钱永刚和钱磊更是以身报国,为人民军队做出自己的贡献。

低调谦逊,钱家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自己真实的样貌,诠释了钱老家风。

参考文献:

宋协和.钱学森的家教与人格[J].政协天地,2010,(04):71.

钱永刚. 父亲牵着我的手——在纪念钱学森同志归国6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A] 钱学森研究(第1辑)[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6:4.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父亲教会我人生要懂得‘舍’”,中国新闻网,2023-06-04

来源:全民读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