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新势力”成长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0 04:37 1

摘要:当临沂夜巴士成为网红打卡点,刀郎演唱会专线穿梭其中;当济南把子肉公交卡成为城市伴手礼,“宝宝巴士”游览车在古城留下踪迹。公交早已超越交通工具属性,成为城市文化的承载者,而在这背后,公交集团也由传统的“出行服务商”转变成为“综合民生服务商”。

当临沂夜巴士成为网红打卡点,刀郎演唱会专线穿梭其中;当济南把子肉公交卡成为城市伴手礼,“宝宝巴士”游览车在古城留下踪迹。公交早已超越交通工具属性,成为城市文化的承载者,而在这背后,公交集团也由传统的“出行服务商”转变成为“综合民生服务商”。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多日走访发现,在山东半岛,两座历史名城正以公交为画笔,勾勒出城市发展的新图景。“通过重构线网、智慧赋能、绿色转型、拓展场景,最近3年临沂公交日均客流量从13.7万人次增至32.8万人次。”临沂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宁对记者表示。“目前济南公交‘公交+’产业板块收入规模已达6亿元以上。”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颜廷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公共交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石和重要支撑,‘公交优先’战略不能动摇。”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陈徐梅强调,“政府应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实现城市、行业、企业、乘客共赢。”

“把子肉卡” 出圈 “夜巴士” 激活夜间经济

“当夜幕降临,夜巴士满载市民穿梭在城市各个角落,此时‘夜巴士’不仅承担着客流的疏散作用,更激活了城市的夜间经济活力。这种转变,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而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除‘夜巴士’以外的公交线路。” 李晓宁在谈及 “夜巴士” 时,清晰地道出了这一特色服务的深层价值。

据介绍,时间回溯到2023 年 7 月,临沂 “夜巴士” 特色线路一经推出便火爆全城,不仅助推临沂夜经济蓬勃发展,更有效撬动常规线路客流增长 20%。2024 年,临沂公交对 “夜巴士” 进行全面焕新 —— 车型多元、包装升级、范围拓展,使其从 “公交 + 休闲”“公交+美食”“公交+网红打卡” 的单一场景,升级为 “N(night)+” 夜间公交系统。

银灰、深蓝为基调的车身搭配赛博朋克涂装,双层观光设计颠覆了 “公交简陋” 的认知,引发 “这居然是公交” 的热议。数据显示,“夜巴士” 日均客流量达4000余人次,带动沿线商圈消费增长20%。

在“公交 + 文旅”的融合上,临沂公交的创新更显巧思。2024 年2月,其联合琅琊古城推出 6条定制旅游专线,提供免费接送服务;4月推出 Y103 路 “点靓沂河·光彩巴士”双层环河免费观光巴士,串联沿河6 处灯光秀最佳观看点。而今年刀郎演唱会期间的服务,更是成为 “公交+文旅” 的经典案例。

为呼应刀郎歌曲《2002 年的第一场雪》中 “八楼的 2 路汽车” 歌词,临沂公交打造红白相间的主题巴士,车内张贴歌词海报,“山河远阔,有相逢” 的标语瞬间拉满情怀感,成为歌迷和游客打卡热点。

在济南,“把子肉公交卡” 是另一张出圈的公交名片。记者在泉城公共交通博物馆内,“把子肉公交卡”“油璇子公交卡” 等融合地域美食特色的文创产品吸引众多游客,馆内的VR公交驾驶体验、AI 换脸互动也成为热门打卡点。

更值得关注的是,博物馆内按电视台标准打造的专业直播间,兼具 “可视化” 客服、资讯发布、直播带货、市民访谈四大功能,“直播主要售卖加油券等产品,开通以来营收已超1000万元,核销金额达7000余万元。” 济南公交工作人员介绍道。

“公交+文旅的融合,让我的泉城之旅舒适又便捷。” 来济南游玩的李先生,在乘坐 “天下第一泉古城游览车” 后由衷感叹。他表示,从大明湖出发,不仅能快速抵达趵突泉、解放阁等景点,车内语音讲解还让他深入了解了景点背后的历史文化,丰富了旅行体验。

李先生口中的 “天下第一泉古城游览车”,是济南公交围绕大明湖南门—大明湖西南门—五龙潭东门—趵突泉东门—黑虎泉线路打造的循环巴士,乘客单日仅需支付5元即可享受 “招手即停、随时上下” 的服务。

除了 “天下第一泉游览车”,济南公交还推出多条特色文旅线路:游 777 路双层观光巴士配备冰箱、饮水机、点唱系统,二层全景天窗拓宽观景视野,途经趵突泉东门、黑虎泉等核心站点;游 770 路复古铛铛车以 “济南画舫” 为设计灵感,车内中式屏风、仿古家具尽显泉城特色,串联西客站片区与经四路老商埠、趵突泉等商圈景区,让乘客感受 “人在画中游,画在景中走” 的意境。

以 “智慧” 提效 靠“多元”破局

面对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临沂与济南公交集团均以 “突破传统” 为核心,通过差异化经营策略应对挑战。临沂聚焦智慧化升级与多方协同,实现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双提升;济南则以 “双轮驱动” 为抓手,构建多元业态 “造血” 体系,从“出行服务商”向“综合民生服务商”转型。

记者走进临沂城市公交运行指挥中心,一块巨型数据可视化大屏格外醒目:线路运行状态、车辆实时位置、客流热力分布、电池健康数据等36类核心指标一目了然。“过去调度靠经验,现在全凭数据说话。” 城市公交运行指挥中心负责人颜方的这句话,道出了临沂公交智慧化转型的核心逻辑。

临沂公交打造的公交数字平台,通过车载终端、站点设备、业务系统等多渠道,日均采集数据 500 万条,为数字化发展筑牢数据底座。在此基础上,临沂公交重点发展 “智能调度、精准服务、数字安全、智慧机务和辅助决策” 五大应用。

“临沂公交研发的智能排班系统融合历史客流、实时路况、天气等多维度数据,3 分钟即可生成最优配车方案,较传统人工排班效率提升 100%,高峰期班次准点率提升至 94%。” 李晓宁介绍,依托智能排班与精准调度,2024 年上半年,临沂公交减少低效里程 172 万公里,节省费用 233 万元。

智慧赋能还让公交 “更懂用户”。记者在临沂公交场站发现,车门旁 “碰一下,查公交” 的提示牌格外醒目 —— 打开手机 NFC 一贴,即可自动生成上车二维码,实现 “无感化乘车”。

临沂公交的创新并非孤军奋战,而是构建了 “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社会参与” 的协同机制。在协同模式下,临沂公交联合商圈、景区、学校、医院共同承担专线成本:商圈因客流增长愿意分摊费用,景区因游客增加乐于提供资源,医院因公交缓解了停车难,市民则享受到更便捷的“公交+生活”服务。

多方联动让公交不再是 “孤立的交通工具”,而是串联起消费、文旅、民生的纽带。对于临沂公交的转型,李晓宁总结了四大关键举措:“一是重构线网,打造‘快干支微特’五级网络;二是智慧赋能,构建数字生态;三是绿色转型,践行‘双碳’目标;四是拓展场景,优化出行体验。”这四大举措也成为临沂公交从 “流量导入” 升级为 “价值创造” 的核心密码。

“当前,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正在经历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面对严峻的公交传统实业经营形势,如何快速走出困境是全国公交行业的当务之急。”颜廷虎则坦言,济南公交的应对策略是紧紧围绕 “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的要求,实施 “双轮驱动” 策略,“逐步突出多种经营板块市场功能,搭建‘公交+’产业体系,不断延伸公交产业链,积极整合内部资源,拓展业务范围,通过多元化经营,强力‘造血’,辅业反哺主业。”

目前,济南公交多元业态的 “造血” 效应显著。根据颜廷虎介绍,在“公交+能源” 板块,济南公交向社会开放6座加油站、8 座充电站,年能源销售收入1.7 亿元;“公交+维保” 板块,开设9家汽车服务门店及1条汽车检测线,提供全生命周期汽车服务;“公交 + 餐饮” 板块,成立 10家餐饮门店、2 家超市,经营崮云泉饮用水品牌;广告业务方面,统筹6000余个候车亭、4700余块车尾 LED 媒体资源,试点车体广告,有望成为集团第三个营收过亿元的业务板块。

“公交 + 文旅” 板块成效同样突出,“‘公交+多样出行’模式下,我们积极承揽市区班包车业务,大力发展近郊游专线,投入观光车等特色车辆,交旅融合业务实现年收入 1.5 亿元。” 颜廷虎介绍。

来源:中国经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