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流浪老人谢生贵和他的“古丽女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7 04:51 1

摘要:四月的吐鲁番,春风吹绿了葡萄藤蔓。在托克逊县人民医院的病房里,一场跨越民族、超越血缘的温情故事,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田。50多个日夜的悉心守护,该县克尔碱镇便民服务中心干部赛皮也古丽·胡加合买提用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让67岁的流浪老人谢生贵在生

四月的吐鲁番,春风吹绿了葡萄藤蔓。在托克逊县人民医院的病房里,一场跨越民族、超越血缘的温情故事,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田。50多个日夜的悉心守护,该县克尔碱镇便民服务中心干部赛皮也古丽·胡加合买提用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让67岁的流浪老人谢生贵在生命的寒冬里重获新生。

寒夜里的承诺:“我会对您负责到底”

时间回溯至2025年2月末的一个寒夜,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谢生贵走进塔城市民政局寻求帮助。因常年在外漂泊,老人身患2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慢性乙肝,严重营养不良,左腿冻伤溃烂化脓。

经查,谢生贵系托克逊县克尔碱镇居民,塔城市民政局当即与托克逊县民政局进行对接,将老人送上了返家的列车。

谢生贵被送回托克逊县时,赛皮也古丽收到了接老人的任务。

“当时,老人缩在角落里,眼里没有一点光,嘴里反复念叨着‘活不成了’。”回忆起初见谢生贵时的场景,赛皮也古丽眼眶泛红。

经核实,谢生贵无儿无女,户籍虽然在克尔碱镇,但并未在此定居。

面对老人恶化的病情,赛皮也古丽当机立断——自掏腰包垫付2000余元医药费,连夜将老人送往医院。“流程可以补,但生命等不起!”

挂号、购置日用品、协调病床……寒风刺骨的冬夜,赛皮也古丽忙得满头大汗。

“您放心,我会对您负责到底。”赛皮也古丽的一句承诺,成了谢生贵生命中的一个转折。

病房里的“父女”:“这是政府给我的古丽女儿”

谢生贵和“古丽女儿”合影。

在谢生贵住院治疗的50多天里,赛皮也古丽变成了病房里的“常驻家属”。清晨,她送来热腾腾的奶茶和馕;午间,她细致地为老人擦拭身体;傍晚,她陪着老人聊家常。克尔碱镇政府安排了几名干部轮流照顾谢生贵,赛皮也古丽始终坚守一线。她对同事说:“我有一个8岁的孩子,我要做他的榜样。善待身边的老人,孩子也会看在眼里。”

当护士误认为赛皮也古丽是老人的亲人时,老人哽咽道:“这是政府给我的古丽女儿。”

起初,性格孤僻的谢生贵拒绝交流,赛皮也古丽便用手机循环播放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一句句教他哼唱。得知谢生贵出生于宁夏,赛皮也古丽特意找来枸杞塞进老人的手心……点滴温情融化了老人心中的坚冰。

石榴籽的深情:“紧紧抱在一起才甜”

赛皮也古丽在医院照顾谢生贵老人。

这场守护并非孤立无援。托克逊县民政局为老人落实了3万余元的特困医疗救助,克尔碱镇的干部组成了“护老志愿队”,餐馆老板免费送来营养餐……点点关爱如溪流汇成江河。

谢生贵的床头,放着“古丽女儿”送的维吾尔族花帽。“这是送给亲人的礼物。”老人逢人便说,历尽沧桑的脸上绽放幸福笑容。

“我有两个家乡,生我的宁夏,养我的新疆。”从血红蛋白值低至危急,到能拄拐行走,谢生贵不仅战胜了病魔,更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如今,这场温暖人心的故事仍在延续。当地学生录制了祝福视频,爱心人士自发捐款捐物……民族团结的种子和尊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发扬光大。

“我们各族群众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甜。”赛皮也古丽用最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最动人的真情。

五十多个日夜的守护,凝聚成跨越民族的亲情。这段超越血缘的“父女”情缘,闪耀着新时代新疆最动人的风景。(文/图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钟镭 哈丽旦·阿克木 亚森江)

来源:阿短爱旅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