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雨来时,是悄然的。初不过几点,继而渐渐沥沥,敲在窗上,竟有几分缠绵之意。我倚窗而坐,看那雨丝斜织,将天地笼在一片灰蒙蒙的纱幕里,远处楼台,近处树木,皆模糊了轮廓,仿佛旧信笺上洇开的墨迹,引人遐思。
秋雨来时,是悄然的。初不过几点,继而渐渐沥沥,敲在窗上,竟有几分缠绵之意。我倚窗而坐,看那雨丝斜织,将天地笼在一片灰蒙蒙的纱幕里,远处楼台,近处树木,皆模糊了轮廓,仿佛旧信笺上洇开的墨迹,引人遐思。
这雨声里,自有一种言语。既非春霖的欢欣,亦非夏雨的暴烈,乃是历经沧桑后的低回与沉淀。它絮絮地说着,说着时光深处的故事。我每每倾听,总觉得那声音似从极远极古的年代传来,带着些许凉意,却又无比温柔地,浸润了心田。
记得幼时,亦是这般秋雨天气。外祖母总坐在廊下,膝上搁着一只针线筐,一面做活,一面望着雨幕出神。我问她看什么,她只微微一笑,眼角皱纹便如水波般漾开:“看雨写信呢。”
我那时不解,雨如何会写信?她便指着檐下积水泛起的涟漪道:“你看,那不是字句是什么?雨将心事都写给了大地,大地便记住了。”如今回想,外祖母眼中看的,何尝不是她自己的岁月?那雨写的,何尝不是她难以言说的深情?
后来年岁渐长,我方知秋雨确是最宜书写过往的。它不疾不徐,从容落下,恰似一支饱蘸墨汁的笔,在时光的信笺上细细描画。某年秋雨夜,我曾见母亲于灯下翻检旧匣,内中尽是父亲昔年所寄书信。纸已泛黄,字迹亦有些模糊了。
窗外雨声淅沥,母亲一页页抚平卷角,神色安静,眼中却有着极深的光彩。那一刻,我忽然懂得何为“写满时光的深情”——那不仅是墨迹,更是将生命里最珍贵的部分,以最郑重的方式交付于时间保管。
而今我也到了收拾记忆的年纪。秋雨声中,不免翻出往日信件照片,检点平生。有友人寄自远方的明信片,字句简短却温暖;有恋人初遇时羞怯的诗稿,墨痕犹带当时心跳;还有自己零星写下的日记,天真稚气,然而真诚无比。
这些纸页被秋雨的气息浸润着,仿佛重又活转过来,在我眼前演绎过往的悲欢。李商隐诗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其实不必共剪烛花,但能于秋雨中独自回味岁月馈赠,已是人生至福。
雨终将停歇,信笺亦有写尽之时。然而秋雨之言不会断绝,年复一年,它依旧要来诉说,要将新的故事写进大地,写进每一个愿意倾听的心灵。而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在这永不停歇的书写中,珍存属于自己的那一页——或许不够华美,却因真诚而珍贵;或许略有残缺,却因经历而完整。
窗外秋雨渐歇,云破处漏下一线天光。我知道,当明日朝阳升起,这些雨写的信笺便会隐入尘泥,化作滋养来年春花的养分。而深藏其中的深情,却会长存于岁月之中,永不褪色。#热问计划#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