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南通队凭借连胜战绩持续领跑后,南通队主场球票就变得一票难求。从7月份到现在,我会在每一场比赛开赛前准时抢票,但最终都一无所获。”9月16日,连续5场没能抢到主场球票的南通本地人朱静(化名)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感慨道。
中经记者 郭阳琛 石英婧 南通、上海报道
(作为“苏超”榜首球队,南通队主场一票难求,“第二现场”也是人声鼎沸。郭阳琛/摄影)
“自从南通队凭借连胜战绩持续领跑后,南通队主场球票就变得一票难求。从7月份到现在,我会在每一场比赛开赛前准时抢票,但最终都一无所获。”9月16日,连续5场没能抢到主场球票的南通本地人朱静(化名)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感慨道。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作为今年的现象级体育赛事,截至8月31日现场观赛总人数达149.4万人次,场均约2.49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13.3亿人次。而作为“苏超”赛场上的“领头羊”,南通队主场球票的中签率仅为4.5%。
“苏超”赛场火爆,在90分钟比赛外的表现更为亮眼。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日前发布的《“苏超”消费跟踪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显示,95.9%的观众产生了门票外的消费,65.9%的观众表示本次行程支出超出预期。外地观众家庭整个行程花费普遍在1000—2000元区间。
就在不久前,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的《江苏省持续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要发挥“苏超”的撬动作用,持续推动平台化、市场化开发“票根+”促销活动;强化“‘苏超’+‘苏新’”“‘苏超’+住餐”“‘苏超’+夜经济”等IP联动,持续开展“‘苏超’嘉年华”“‘苏超’第二现场”扩容行动及“苏·超级夜”活动。
据大数据测算,“苏超”开赛以来,带动外地游客量同比增长11.32%。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钱宁表示,江苏省将继续做好“赛事+文旅”文章,引导各地把赛事票根不仅作为景区门票免单、文创购物优惠、酒店住宿打折的“福利券”,更作为解锁城市魅力、体验当地文化的“导览图”,用“小票根”释放服务消费多业态协同增长的“大能量”。
“苏超”主场抢占文旅流量
9月16日晚,朱静早早便打开手机关注售票信息,但还是没能抽中“苏超”第12轮南通队的球票购买资格。相关数据显示,在9月20日南通队主场对战淮安队的“苏超”比赛中,购票中签率仅为4.5%,在本轮6场比赛中最低,可见竞争之激烈。
在“苏超”比赛中的强势表现,也让南通市备受关注。8月31日,在“苏超”第十轮中,南通队坐镇主场迎战苏州队,这也是南通队新主场“南鸟巢”——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首次亮相,共吸引31996名球迷现场观赛。
南通市文旅局披露的数据显示,8月31日,南通市共接待游客78.1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4.3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3.1%、41.5%,相较于上周日(8月24日)分别增长35.9%、32.4%。而“南鸟巢”所在的南通中央商务区商圈单日客流量较常态暴增50%,3小时消费总额突破2500万元。
尽管没能买到球票,但朱静还是在“第二现场”感受到足球比赛的激情和魅力。她告诉记者,在比赛当天,南通万象城设立了5块巨型屏幕打造沉浸式线下观赛体验。比赛开始前一个半小时,南通万象城中庭的座位已全部坐满观众,1—3层也都站满了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南通队一进球,欢呼庆祝声震耳欲聋。
“像南通万象城这样的‘第二现场’,南通市一共设置了近50个。”南通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8月31日,南通万象城吸引客流量达到约12万人次,创下1200万元销售额;环西文化广场依托水上90平方米巨幕与50家美食市集,会聚约1.5万名市民。
“苏超”比赛火爆,也吸引了众多外地的球迷和游客。对此,南通市推出了一系列文旅福利:9月18—22日,持有“苏超”13个设区市各场次比赛票根的观众以及所有淮安市民,可免费游览南通狼山洲际梦幻岛、奇妙农场等40家A级旅游景区一次。
上述南通市文旅局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南通市多家景区还面向市民、游客推出免门票折扣券、免费游船等专项优惠活动。例如,9月20—21日,南通狼山森林公园每天向全国游客提供2万张免费门票,涵盖狼山、啬园、军山、剑山四大景区,其中80%面向外地游客;9月18—22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濠河景区面向淮安市民推出免费游船夜游活动。
十几元球票撬动上千元消费
作为惠民体育赛事,与专业赛事动辄数百元的票价不同,“苏超”单张球票普遍在10—20元不等,但却能撬动上千元的消费。
《调研报告》显示,5.9%的现场观众因观赛产生门票之外的延伸消费,赛事已成为激活城市消费活力的重要引擎。外地观众“留下来”的意愿高,主办城市依托地域文化转化赛事流量,“过夜经济”效应凸显。
一张小小的球票,成为撬动多元消费的“钥匙”。根据上述《调研报告》数据,91.8%的观众知悉景点免费、消费折扣等“苏超”优惠活动,95.9%的观众产生了门票外的消费。94.1%的观众在外用餐,79.0%的观众购买文创产品,62.5%的观众存在娱乐等其他消费,进行酒店住宿、景点游览的观众分别占比21.0%、66.1%。外地观众家庭整个行程花费普遍在1000—2000元区间。
文旅企业也纷纷抢抓“苏超”带来的“票根经济”机遇。复星旅文相关负责人表示,复星旅文是“苏超”苏州赛区的官方赞助商,位于苏州太仓的阿尔卑斯雪世界特别推出了“苏超”主题特色套餐,邀请球迷到一楼的雪景餐厅通过巨幕直播沉浸式观赛。
“凭借‘苏超’门票凭证就可以享受系列优惠,让球迷在看球之余,也能畅享冰雪乐趣。暑期以来,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接待游客6.1万人次,阿尔卑斯雪世界客流量同比增长约50%。”上述复星旅文负责人表示。
常州市也抓住赛场外的文旅消费热情,将赛事热点转化为消费动力。
据恐龙园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场足球狂欢中,恐龙已然成为常州市的城市符号。今年暑期,中华恐龙园推出“一票玩两天”“一票玩双园”产品,江苏省外游客数量同比增长35%,且体现深度消费的二日游游客同比增幅达200%。“恐龙妹妹”系列玩偶自线上预售以来,预售三天销量即破万单,覆盖全国165个城市,成为“苏超”期间火爆的周边产品。
“同时,积极联动常州城市元素,陆续上线带有‘常州梗’的帆布包、‘恐龙妹妹乱针绣团扇’、地铁公交恐龙主题联名卡、常州队足球宝贝‘角角’、‘十三太保’系列冰箱贴等系列商品,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多元化、情境化的文创产品消费场景。”上述恐龙园文旅集团负责人认为,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文旅企业提供了“内容创新+场景拓展”的实践范本,更有效打破了传统乐园“围墙经济”的局限,为文旅产业探索营收增量、延伸消费链条开辟了全新路径。
助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苏超”为何能从名不见经传的业余赛事,转身成为火爆全国的现象级IP?
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吕永刚看来,“苏超”立足江苏省经济与人文、差异性与均衡性等特色优势,自带文旅及消费属性,在巨大流量的驱动下,推动江苏省进一步提升全域一体、分工协同、消费拓展优势,成为我国经济塑造“内部可循环”优势的特色路径。
“苏超”正成为撬动江苏省文旅体商深度融合的重要杠杆。《行动计划》显示,江苏省将策划推出“跟着‘苏超’去旅行”主题旅游线路,打响城市文旅品牌。推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开发创意融合产品,推出互动娱乐、非遗市集、街区夜市等赛事“第二现场”,放大城市足球联赛带动旅游、出行、餐饮、住宿等多业态协同增长的链式效应。
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张海涛表示,将加强体育与文旅、商务等部门协作联动,充分挖掘文旅体商融合消费潜力,强化“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整合,将赛事场景拓展至景区、景点、街区、商圈等,推出“赛事+文旅”“赛事+商务”等特色活动,延伸打造赛事“第二现场”,推动赛事流量不断转化为消费增量。
张海涛进一步表示,江苏省体育局将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赛事经济提振体育休闲消费的意见》。深入推进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举办“跟着赛事去旅行”促消费系列活动,创新举办全省体旅融合发展创意策划大赛,努力培育一批体旅融合精品项目。
吕永刚认为,从“淄博烧烤”到“哈尔滨冰雪”,从“杭州六小龙”到“苏超”,一系列城市或地区的“出圈”,都不仅仅是单个企业、单个品牌或单项赛事的突围、突破,而越来越体现为体系与综合生态的整体发展。
“江苏省具备居民消费实力强劲的基础优势,有均跻身全国百强的13个设区市,有全国密度最高的奥体中心布局,有发达的省域交通网络,有历史与现实的紧密交流,这一系列力量、功能的高度集成,构成‘苏超’崛起的体系支撑,将有力推动文体旅商及更大市场空间的开拓。”吕永刚表示。
来源:贝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