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6日,力星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拟与上海集优铭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联合滚动轴承有限公司、上海皋幸施你商务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投资设立集优力星(上海)科技有限公司,集优力星的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
9月16日,力星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拟与上海集优铭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联合滚动轴承有限公司、上海皋幸施你商务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投资设立集优力星(上海)科技有限公司,集优力星的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
公告显示,合资公司以国家战略行业需求为主导,热点市场需求为辅助,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自动化装备及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相关及衍生产品,并依托各方海外渠道及品牌资源,共同开拓欧洲、北美等重点国际市场,打造中国高端传动部件品牌。
力星股份创建于1989年,已进入全球八大轴承制造商全球采购体系,通过轴承巨头间接服务多家国际知名机器人厂商。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对外投资,而是力星股份面向未来高端制造市场布下的关键一子。
致力推动高端钢材国产化
力星钢球的故事要从施祥贵开始讲起。
上世纪60年代初,17岁的施祥贵走进力星大门,从一名营销临时工起步。1970年,响应国家号召,怀揣借来的3000元和满腔热血,他带领13人创办农机乡镇企业,主攻自行车、人力车辐条,力星品牌由此萌芽。创业维艰,为省运费,他曾肩扛96斤重的电动机徒步3公里,但他始终坚信:“鸡窝里要飞出金凤凰,鸡毛定要飞上天!”
80年代末,面对市场变化,施祥贵果断寻求转型。他将目光投向钢球产业,当时全国八大钢球厂无一在江苏,正是填补空白良机。1989年,他带团队到某国营大厂“取经”,虽仅20分钟就被“请出”,却坚定了“五年内超越该厂”的决心。凭借一股闯劲,他一路争取到申报国家项目的资格,最终以一家小厂资质拿下“高精度钢球项目”,实现当年立下的目标。
90年代,企业更名为南通钢球厂,施祥贵并不满足。他敏锐意识到低端配套的局限,提出“抓大放小、抓精放粗、打入国际市场”的战略。1996年起,力星与美国通用等国际巨头合作,成功进军全球顶级汽车供应链,产品配套奔驰、宝马,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汽车的地方,就有力星的产品”成为现实。
2015年,力星股份成功上市,并陆续在美国、波兰建厂,成为工信部认定的“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如今,力星是中国唯一一家钢球上市公司,也是国内唯一明确进入全球传动部件龙头吉凯恩集团(GKN)全球一级采购体系,以及国际八大轴承制造商(含斯凯孚SKF)全球采购体系的内资钢球企业。
面对成绩,施祥贵未有片刻停歇。他瞄准高铁、风电等领域对高精度滚子的巨大需求,全力推动企业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升级,力争填补国内空白,打造百年老店。他说:“最困难时不要泄气,最好时要做好准备。”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施祥贵,初心未改。他依然心系国家制造业基础研究,致力推动高端钢材国产化,突破“卡脖子”难题。他说:“我这辈子,就只做钢球。出了力星的大门,我什么都不会。但在这里,我要拼到全球第一。”
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力星钢球需要寻找新的业务领域和利润来源。通过与上海集优成立合资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快速发展的领域,能够为公司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公司集优力星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0万元,其中力星股份以货币出资2,00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20%;上海集优以货币出资5,90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59%;上海联合以货币出资1,00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10%;上海皋幸以货币出资1,10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11%。
据公告,自然人施波为力星股份董事长、实际控制人施祥贵的儿子,施波现任力星股份董事、总经理,担任上海皋幸执行事务合伙人,并持有上海皋幸39.54546%财产份额,上海皋幸为力星股份关联方,本次投资事项构成关联交易。
力星股份表示,本次与关联方及外部机构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能够充分整合各投资方的资金、技术、市场渠道等多方面资源探索新业务,符合公司战略规划,有利于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目前,力星股份的主营业务为精密轴承滚动体,特种陶瓷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包括高精度轴承钢球、轴承滚子和氮化硅陶瓷球,为国内精密轴承滚动体领域的龙头企业。该公司轴承钢球销售收入连续多年排名国内第一。
近期,力星股份在机器人领域持续布局。此前,力星股份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新能源汽车专用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多个新能源品牌汽车中。公司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中所需的各类转动单元中,具体应用视下游厂商实际对接客户而定。
企查查APP显示,今年8月,上海新奇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业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等。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力星股份等共同持股。
2025年上半年,力星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5.35亿元,同比增长4.53%;归母净利润3755.78万元,同比增长5.94%。力星股份称,在采购、生产和销售方面均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并与主要供应商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此外,公司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以保持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强强联合
公开信息显示,上海集优隶属于上海电气集团,公司长期专注于机械基础部件的研发与生产,产品线涵盖轴承、紧固件、刀具等多个细分领域。上海电气,是中国机械工业销售排名第一位的装备制造集团。作为中国动力工业的摇篮,上海电气有着120多年的历史,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902年,创造了中国与世界众多第一。荣获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位列榜单第40名。品牌价值2156.28亿元,再次蝉联机械行业榜首,总市值1265亿元。
9月16日下午,力星股份与上海集优在江苏如皋举办合资公司签约仪式。为发挥各地优势,合资公司研发设在上海,工厂位于力星股份总部江苏如皋。
此次合资是双方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国际化跃迁的关键布局,通过绑定战略资源抢占新兴赛道话语权。
力星股份总经理施波表示,合资公司主要聚焦三个方面,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国际市场拓展。公司将于2025年12月发布首款具身智能产品,计划在2026年完成对欧洲和北美的海外市场扩张,在2027年建立新能源汽车及陶瓷氮化硅的相关产品链。
“从7月与力星股份签署框架协议后,当时的许多设想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快速转化为实体落地的第一步。”上海集优执行董事、总经理丁宇清表示,公司将依托如皋精密传动件基地,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未来,合资公司将借助全球视野,在新能源汽车、自动化装备、机器人市场等领域进行开拓,并打造代表中国智能制造水平的高端传动部件国际品牌。
施波表示,在拓展全球市场方面,力星股份和上海集优具备极强的协同优势:上海集优在欧洲拥有大量本地员工,力星股份目前在欧洲已建立起扎实的滚动体销售渠道。
重磅头条: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苏商讲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商会活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集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书记面对面:/ / / / / / / / / /
产城融合1+1: / / / / / / / / / / / /
来源:苏商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