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北上穿过雅鲁藏布大峡谷,孕育了全球最完整、最典型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从河谷准热带季雨林带到高山冰雪带,九个自然带谱几乎容纳了半个地球的极致景观,保留了众多孑遗物种,被称为“世界物种基因库”。
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北上穿过雅鲁藏布大峡谷,孕育了全球最完整、最典型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从河谷准热带季雨林带到高山冰雪带,九个自然带谱几乎容纳了半个地球的极致景观,保留了众多孑遗物种,被称为“世界物种基因库”。
如此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物种,通过中国国家地理营地的深度挖掘、科学系统梳理和创新性转化,近日,一套全新的墨脱自然导览系统正式亮相,以33种墨脱特有物种为主题,通过10余块精心设计的互动导览牌,串联起一条藏于墨脱山水之间的科学游径。它不是冰冷的指示牌,也不是闪烁的电子屏,而是散落在林间的知识坐标,是能摸、能转、能玩的“立体百科全书”。
PART 01
没有围墙的自然博物馆
如果你最近来到墨脱,或许已经发现——在六座主题各异的自然驿站和一座中国国家地理墨脱自然中心之外,又多了一条以墨脱特有种为主题的自然导览科学游径。
这条路径起于莲花公园,沿飞龙广场桥下依山傍水缓缓展开,一路延伸穿过墨脱县城。沿途设置了10余块科普导览牌。它们以科学体验为目标,将生态知识与秘境风景巧妙串联,引导游客触摸墨脱独有的生命脉络。
这套自然导览系统以树木自然生长为灵感,主体结构造型模拟树木枝干的自然分叉与蜿蜒之态,与周围的森林环境浑然一体。主要的“枝干”承担方向指引功能,而分生的“枝条们”则巧妙地托起科普图文展板与小型互动装置,实现功能与美学的统一。互动转盘、翻动翻板等小装置被精心嵌入“叶片”之中,等待游客的探索与发现,让内容的获取充满趣味。
科普导览牌共展示了33种墨脱特有物种,包括16种动物和17种植物:墨脱树蜥、背崩棱皮树蛙、墨脱百合、墨脱花椒、树萝卜、圆疣树蛙……每一个物种,都是墨脱这片土地独一无二的主人。
33种特有种,33个生命故事。走在这条山水间的科学游径上,就像打开了一本立体的自然图鉴,又仿佛藏在自然里的“互动课堂”。
转动墨脱大柠檬和柠檬的3D模型,二者的不同一目了然。
拉出伸缩旋转装置,观察横纹树蛙如何把卵产在树叶上;翻动翻板,看墨脱树蜥、吴氏岩蜥、棘棱皮树蛙和背崩棱皮树蛙如何拟态“伪装”。“杜鹃王国”框出一片绚烂花海,那是属于墨脱的杜鹃品种;“墨脱精灵”则定格了蝴蝶振翅的瞬间,它们翅膀上的花纹比地图更复杂,也更神秘。极危物种墨脱百合的保护故事,也被做成了一个可旋转的装置——从2020年野生仅存11株到2024年人工繁育成功、200株回归山野——一段动人的保育历程,在指尖转动中悄然展开。
在这条科学游径上,在这套自然导览系统的互动带领下,人们对墨脱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的独特性有了生动直观的认知,同时,让知识可触摸,让科学可体验,让自然可对话。
PART 02
唤醒对自然的好奇和敬畏
墨脱自然导览系统不仅仅是一条游径,更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验矩阵。
游客可以先在自然中心宏观了解墨脱的地理与生态,再在六座自然驿站深入理解不同主题,最后踏上这条以墨脱特有种打造的科学游径,把知识带入真实自然中验证、感受——科学就这样层层递进,深入人心。
而这,或许正是自然体验最该有的样子:不是灌输,而是启发;不是静态,而是互动;不是远离自然,而是重回天地。
带孩子来墨脱旅行的杨先生正好赶上了墨脱自然导览系统的落地、开放,和孩子一起漫步在山水之间,隔段距离就有一个小惊喜,看着孩子兴奋地转动香橼、观察树蛙,惊叹于蝴蝶和杜鹃之美,能感受到发现的快乐,杨先生说“这或许会成为他对自然最初的好奇与敬畏,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每一只蛙、每一只蝴蝶背后,都有一个生命为什么停留于此的故事。”
PART 03
一种更慢、更深、更温暖的旅行
当下,很多目的地建设中的“智慧导览”——扫码听讲解、AR看复原、APP规划路线……它们高效便捷,却也常常隔着一块屏幕的距离。而景区传统导览牌又往往停留在“名称简介+指方向”的静态模式,难以打动追求深度体验的现代游客。
中国国家地理墨脱自然导览系统,正是希望探索一种创新互动呈现方式。
它不只依赖电子设备,却极具互动性;它处于自然之中,却充满设计巧思;它不讲大道理,却悄悄完成了一场自然传播——用物理装置实现互动,用艺术设计提升美感,用科学内容支撑深度,让每个人都能在行走中感受到自然的智慧和生命的温度。
更重要的是,这些像树木一样生长的装置都与环境融为一体。它们不突兀、不破坏景观,甚至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当你弯腰去看树蛙的“产房”,抬头时可能正好看见一只蝴蝶飞过;当你细看墨脱百合的保护故事时,清风可能送来一阵花朵的芬芳;当你感叹于墨脱树蜥的“伪装”技巧时,可能耳边传来一阵虫鸣。在这种虚实交织的美好体验中,你也会真正去在意这些物种的存续,关心它们的环境,甚至愿意为保护它们做一些小事。
这是一种走向更慢、更深、更温暖的旅行体验。这条科学游径正静静躺在墨脱的山水中,等每一个愿意慢下来的人。它不只是一条路,更是一扇门——一扇通向自然秘境的门,一扇通往生命故事的门。
总策划:郭颖谦
策划:格子、艺方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