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来袭,中老年人要注意!提醒:这3样再喜欢,也要管住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20:07 3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512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每年秋天一到,流感总是到来。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流感不仅是“感冒一下”的小事,更可能是一场健康危机。

有人不以为意,一场高烧硬扛着过;有人却因一场流感引发肺炎住进了ICU。究竟为什么流感对中老年人这么“狠”?这个秋冬,又该怎么避开它的锋芒?

很多人以为流感就是“感冒厉害点”,其实不然。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普通感冒不同,它来得急、传播快、并发症重。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每年流感相关的重症和死亡病例中,60%以上为65岁以上人群。这是因为中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身体“反应慢了半拍”,病毒一旦入侵,很容易“趁虚而入”。

一旦引起肺炎心肌炎、甚至诱发心梗脑卒中,后果不堪设想。

大家都知道要戴口罩、注意通风、接种疫苗,但有时候真正的“漏洞”却藏在餐桌上

尤其是下面这三样,中老年人再喜欢,也要管住嘴。

1.甜食吃太多,免疫力直接被“掏空”

不少老人嘴馋,爱吃点蛋糕、饼干、糖果。可你知道吗?摄入过多糖分,会明显抑制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也就是说,原本能把病毒“吃掉”的免疫细胞,现在“下不去嘴”了。

美国洛马林达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高糖饮食可使免疫力在5小时内下降40%,这对本就免疫力弱的中老年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2.酒喝多了,不只是伤肝,还招感冒

很多人觉得喝点酒“祛寒暖身”,其实是误区。

酒精会损伤呼吸道粘膜的屏障功能,让病毒更容易趁机入侵。而且长期饮酒还会引起肝功能损伤营养不良,进一步削弱免疫系统。

一旦感染流感,酒精还会干扰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的代谢,增加肝损伤风险

所以,秋天不是不让你喝,而是该“浅尝辄止”。

3.剩菜剩饭不舍得扔,细菌病毒一起喂进肚子里

很多老年人节俭惯了,饭菜留着一热再吃,觉得“没坏就行”。

但事实上,冰箱并不是保险箱。尤其是肉类、汤菜,放在冰箱超过24小时后,细菌依然可能大量繁殖。而流感期间正是免疫力低下的时候,这些“剩下的隐患”很容易借机捣乱。

有研究指出,超过48小时的剩菜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检出率明显升高,对呼吸道感染后的身体恢复极为不利。

流感季节已经来临,中老年人想要“全身而退”,需要从现在开始做到以下几点——

1.尽早接种流感疫苗

很多人觉得“打疫苗没用”,但研究早已证实,接种疫苗可降低50%以上的重症发生率。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体弱者属于优先接种人群。

建议每年10月前接种,疫苗保护力通常在接种后2周开始显现。

2.吃动结合,保持基础免疫力

饮食上,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豆腐、深色蔬菜。

适量运动,每天30分钟散步或太极,不求剧烈,但要坚持,让身体“动起来”才有抵抗力

3.警惕“感冒”苗头,及早就医

中老年人感染流感后,症状往往不典型,不一定有高烧、咳嗽,但可能突然乏力、食欲下降、心跳加快。

别硬扛,别怕麻烦。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尤其是有基础病的人群,应尽早就医、早诊断、早控制。

流感不是“过几天就好了”的小感冒,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一次流感可能就是一次健康滑坡

我们无法控制病毒的变化,但我们可以从饮食、作息、疫苗接种这些日常细节做起,把“破绽”补上,把风险降到最低。

喜欢吃的糖、喝的酒、没舍得扔的饭,也许就是压倒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2024-2025)》
[2]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成人流感防治专家共识》

来源:中医益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