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自闭症的真相是脑损伤,别再以为是“鬼上身”!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3 23:24 2

摘要:在中医看来,自闭症主要与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以及情志不舒相关。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具有调节情志、疏通气机的作用。自闭症孩子常常肝气郁结,导致情绪不畅、易怒。长期的不良情绪还会伤及心脾,使气血生成不足,进而无法滋养心神,引发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等问题。

我们提到自闭症孩子,你会想到什么?

多数人还仅仅停留在 “性格孤僻” 的认知层面。以为孩子只是不爱说话、不合群、难沟通?

殊不知,当自闭症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特别是当孩子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社交障碍、刻板重复行为时,这已经是孩子“脑损伤”的信号了。

所以在这里提醒家长朋友们,要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心与耐心,不要因为不理解而急于纠正孩子的行为。1中医怎么治疗自闭症?

在中医看来,自闭症主要与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以及情志不舒相关。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具有调节情志、疏通气机的作用。自闭症孩子常常肝气郁结,导致情绪不畅、易怒。长期的不良情绪还会伤及心脾,使气血生成不足,进而无法滋养心神,引发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等问题。

同时,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关键因素,那就是肾精亏虚。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肾精不足会导致脑髓失养,影响孩子大脑的发育,出现神志异常、情感淡漠、智力发育迟缓等症状。

所以,在调理自闭症孩子时,我常跟学生强调,要从整体观念出发,不仅要疏肝理气,还要养心安神、补肾填精、开窍益智,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的症状,既能缓解身体上的不适症状,又能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之前接诊过一个叫9岁的自闭症孩子,家长说孩子从 3岁开始,就感觉和其他小孩不一样,喊他名字,往往像没听见一样,毫无回应。在学校里,他不参与同学们的游戏,喜欢反复地开关教室的窗户,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一些特殊习惯,一旦被打断就会大发脾气。日常还经常自言自语,情绪激动时会大喊大叫,严重影响课堂纪律。老师下达的指令,他基本不会听从,和同学、老师相处时,稍有不顺心就容易起冲突。

此前,家长带着孩子做过感统训练,也尝试了脑神经康复治疗,还给他服用过一些中成药,但情况仍未得到明显改善,孩子依旧情绪暴躁易怒。不过,孩子在睡眠方面还算正常,饮食也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大便干结,大概 2 到 3 天排便一次。

在看诊时,我发现他完全不会和我眼神对视,不管我说什么,他的目光总是四处游离,感觉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刻诊: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辨证为肝郁化火、心脾失调。孩子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情志无法疏解,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从而出现情绪暴躁易怒的情况。而心脾功能失调,使得他在认知、行为和情绪管理上出现诸多问题,难以融入正常的学习和社交环境。

治以:疏肝泻火、健脾养心为主,佐以开窍醒神。

开方: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石菖蒲、远志、炙甘草等。

服药两周后,家长反馈,孩子情绪暴躁的情况有所缓和,大喊大叫的次数明显减少。根据孩子恢复情况,对药方进行了微调,继续让他服用。

1个月后,孩子不再像从前那样频繁地陷入自我世界自言自语,刻板行为大幅减少。在学校,他开始尝试听从老师一些简单的指令,与同学的冲突也变少了。虽然还不能完全像正常孩子一样自如交流和互动,但已经能够与他人进行一些眼神接触,并且学会了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需求。

在这个医案里,龙胆草起着关键作用。中医认为肝主情志,孩子长期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化火,导致一系列情绪和行为问题。龙胆草的苦寒之性,能够有效清泻肝火,改善他因肝火旺盛引发的暴躁易怒情绪。通过与柴胡、黄芩等疏肝清热药物的配伍,进一步增强疏肝泻火的功效。同时,白术、茯苓等健脾药物,从后天之本入手,改善他的心脾功能,为身体的恢复和情绪的稳定提供基础。石菖蒲、远志的运用,则侧重于开窍醒神。

全面的配伍,既针对孩子的主要病症进行治疗,又注重整体调理,避免在治疗过程中损伤他的正气,做到身心同治。#自闭症#

来源:中医何友为主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