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干货 | 跨境新规10月来袭!“买单出口”灰操将被终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17:04 3

摘要:10月正向我们缓缓走来,对于许多人而言,10月是国庆与中秋联袂呈现的8天小长假,令人期待;而对于跨境人而言,10月是即将生效的17号新规,令人惴惴不安。

10月正向我们缓缓走来,对于许多人而言,10月是国庆与中秋联袂呈现的8天小长假,令人期待;而对于跨境人而言,10月是即将生效的17号新规,令人惴惴不安。

被业内人士称为“最严出口监管新规”的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2025年第17号公告将于10月1日起正式生效,跨境出口行业将迎来一场重大变革。

风雨前夕,整个跨境圈都在讨论这个10月新规,不少从业者内心也难免忐忑,特别是传统“买单出口”的行业生态将彻底被改变,不提前做好准备,心里还真没底……

买单出口 跨境隐患暗藏

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初期,许多中小卖家由于缺乏进出口资质和税务知识,普遍采用“买单出口”模式完成货物出境。

这种模式指的是没有进出口权的企业,通过购买其他公司的报关单证,以他人名义办理出口手续,实现货物报关出境——简单理解就是“蹭证”。

“市场上代理公司那么多,随便找一家就能搞定报关,我们都这样操作好几年了。”一位从事服装出口的跨境电商卖家表示,这种做法在行业内相当普遍,毕竟操作简单粗暴,也让这种行为一度成为行业“标配”。

“进出口权那么难搞”、“反正大家都那么干”、“法不责众嘛,又没多大事”……不少卖家的自我心理安慰,也让买单出口十分盛行,毕竟它极大降低了中小卖家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避免了复杂的进出口资质办理和税务处理流程,然而这种模式背后隐藏着巨大风险。

从国家税收角度看,买单出口导致大量出口退税流失,造成国家税收损失;从行业监管角度,这种模式使海关、税务等部门难以掌握真实的贸易数据,影响宏观政策制定;从企业自身发展看,缺乏合规的出口记录和退税凭证,使卖家难以通过正规渠道融资扩大业务。

税收事关国之大计,这也让国家动了真格,要让每一件出口商品都找到真正的“主人”,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卖家长期依赖灰色渠道注定无法做大做强,所以不妨认真研究下政策,跟着国家号召走,一起“再创辉煌”。

新规三板斧 看懂新变化

跟随小A一同解读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7号公告,新政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实名申报、责任明确、违规重罚”。新规要求代理出口企业在预缴申报时,必须同步提交“实际委托出口方”的基础信息及出口金额。这意味着报关单上的信息必须如实反映实际货主,彻底杜绝“挂名出口”现象。

小A也总结了下新规的三板斧,希望可以帮助卖家更好理解——

第一板斧是信息报送实名化:实名制来了,代理企业需要提供委托方的准确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出口商品名称和金额等关键信息,确保每一批出口货物都能追溯到实际所有者,就像现在寄快递也要实名制一样,出现问题能快速精准到人。

第二板斧是税收责任明确化:如果代理方未如实报送委托方信息,将被视为自营出口,需按全额出口货值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责任到人,不存在模糊区间!这一规定也直接击中违规行为的要害——经济利益。本来就是为了赚点钱,现在钱没赚到,还得搭上点,这谁能干?

第三板斧是违规处罚严厉化:如果还敢继续违规,说明罚得还不够狠!违规企业不仅面临货物价值5%-30%的罚款,还可能被下调信用等级,甚至承担刑事责任。多重惩戒措施也形成了足够的威慑力,毕竟这代价可不是闹着玩的。

综上而言,新规主要就是实名申报强制化、违规处罚严厉化,旨在终结长期存在的“买单出口”灰色操作,明确“谁出货、谁纳税”原则,这也覆盖了外贸综合服务、市场采购贸易等多种代理模式,不光卖家要慎重,相关代理商、服务商也要悠着点了。

洗牌加速 合规迫在眉睫

早前新规一出,跨境圈炸开了锅,现在新规即将落地,不知道圈内人士做好准备没,毕竟新规实施后,跨境电商行业将迎来短期阵痛和长期优化的过程。

对于代理出口企业和服务商而言,新规使得风险和责任显著增加,那些依靠提供“挂名出口”服务生存的代理要么抓紧转型,要么被淘汰。“这下可不能再随便接单了,得仔细审核客户资质才行”——头疼归头疼,认真研究新规、合规经营的代理企业也将获得更多市场机会。

对于中小卖家来说,传统“骚操作”路径被切断,必须要寻找合规的出口方式,比如寻找靠谱的代理公司,或投入更多资源获得进出口资质确保申报合规,还可能需要聘请税务专家指导工作,这些都将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合规成本,但长期来看还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建立正规的出口记录和退税通道。

有人愁就肯定有人欢喜——那些大型卖家倒是开心了,因为他们本身具备进出口权和合规操作能力,新规反而减少了不公平竞争,有利于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终于不用和那些不合规的卖家去拼价格、卷低价了!”这就好比一场考试,以前有人作弊拿高分,现在监考变严了,认真学习的童鞋终于扬眉吐气了。

最后,对于整个行业生态而言,新规将加速洗牌,推动资源向合规企业集中。跨境电商行业也将从粗放生长走向精细化、规范化运营。

生存指南 赶紧行动起来

针对不同规模的跨境卖家,小A也找到一些来自行业专家提出的差异化合规建议,毕竟不同卖家的应对方式肯定有所不同。

首先是中小卖家,对于规模较小、尚未建立自有进出口体系的卖家,特别是刚入行不久的小白卖家,自己去搞出口资质肯定不现实,钱还没赚到就搭上一笔,所以优先考虑委托正规代理,并保存全链路凭证,还可以依托于大型平台,毕竟他们在合规方面经验丰富。

政策促使行业合规化发展,不乏有正儿八经的外贸综合服务商,选择找他们代理出口相对靠谱,但选择时一定要确认对方具备完整资质和良好的合规记录。同时,要完整保存从采购、物流到出口的全链路凭证——包括采购合同、发票、付款凭证、物流单据、报关文件等,确保整个业务流程可追溯、可验证。

其次是业务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并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卖家,大多是多渠道布局,入驻了各类平台也打造了品牌独立站,这时候可以优先考虑注册香港公司,利用香港简单的税制和自由的贸易环境处理海外业务,同时再找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进行合作,由专业服务商去处理复杂的进出口和退税事宜。

这种模式既降低了合规成本,又为未来业务扩张预留了空间,简单来说既合规,又能享受税务优惠,以及便利的出海经营环境,美滋滋~

最后是成熟的大型卖家,最佳选择是自主申请进出口资质,建立完整的进出口和退税体系,并配备专业的财务人员,建立符合要求的财务和税务流程,与海关、税务部门保持良好沟通,及时了解政策变化。

这个操作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长期来看真香!当手握进出口资质及专业的团队,未来想展业哪个市场都会极大减少阻力。

而无论是哪种卖家、选择哪种路径,保存全链条的业务凭证都是应对税务监管的关键。每笔交易从订单、支付到物流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据可查,凭证在手,不经查自然变成不怕查。

距离10月1日新规实施仅剩十来天,时间紧迫,跨境小伙伴们赶紧行动起来,完成应急整改。

首先检查现有代理公司有无资质、是否合规;其次开始整理和保存业务凭证,最好能更新下财务和出口管理系统,确保能够记录和提取新规要求的各项信息;最后则是根据业务规模选择合适自己的合规方案,哪种当下性价比最高优先选哪种。

该整改流程抓紧整改、该换代理商抓紧找新的,上述待办清单抓紧落实,毕竟早点合规早点轻松,也建议那些仍试图在灰色地带游走的卖家悠着点,现在监管越收越严,提心吊胆搞擦边,最后收益与风险还不成正比,真没必要。

来源:Asiabil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