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7 19:14 2

摘要: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景,毛泽东填写了这首词,抒发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阅读时注意领略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品味其中的意向的活泼灵动、意境的丰盈深邃。要反复诵读,仔细揣摩,体会这首炼字选词的精妙之处。可以课外阅读毛泽东《水调歌

学习提示

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景,毛泽东填写了这首词,抒发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阅读时注意领略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品味其中的意向的活泼灵动、意境的丰盈深邃。要反复诵读,仔细揣摩,体会这首炼字选词的精妙之处。可以课外阅读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周恩来《赤光的宣言》、朱德《太行春感》、陈毅《赣南游击词》等,感受他们的情怀。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欣赏词中高度凝练的语言,体会词中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的表达效果。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作者塑造的艺术形象及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背景,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作者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

预习任务:

1.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朗读全词,给不认识字词的注音。

2.搜集课文相关资料,了解毛泽东生平、本词写作背景、词相关常识。

3.任选一句诗,任选角度赏析,写不少于200的赏析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第一单元的主题词是“青春激昂”,“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今天让我走进《沁园春.长沙》,看伟人毛泽东“少年意气”,共赴一场青春的革命豪情。

展示教学目标,情境任务: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向上的,青春是激扬的。我校将开展“青春正激扬”主题系列活动,引导青年一代品读伟人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长沙》,领略青春的风采,思考青春的价值!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品读、鉴赏、探究、拓展。

二、活动一:“青春正激扬”诗词朗诵

请诵读诗词《沁园春·长沙》,领略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青春风采和革命情怀。

1.全班齐读注意字音、停顿、情感

2.个人朗读,一人点评

3.听示范朗读,把握情感

豪迈奔放、气势磅礴、慷慨激扬。

为什么会给人这样的感觉?学生结合课前预习思考两分钟,进入下一个环节。

三、活动二:“青春正激扬”诗词鉴赏

(一)独立寒秋图——英雄气概

肃杀的深秋,滚滚的湘江,天地之间一尊伟岸的身躯,静静地矗立,他高瞻远瞩,表情深邃,浓眉深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穿越百年,我们都能感受伟人身上无与伦比的王者之气。

前三句,哪个词最能体现毛泽东的英雄气概?(学生思考1分钟)

“独立”状写了一个奋发青年的坚挺沉稳的形象,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作者独立寒秋,面对滚滚北去的湘江,描摹了一种先声夺人、舍我其谁的,为全诗的抒情奠定了大气磅礴、豪情奔放的感情英雄气概基调。

补充资料: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他又是一位有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的诗人、书法家。他在各时期的诗词或抒情、或咏物、或怀古,描写了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革命形势和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

(二)湘江秋景图——生气勃勃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学生分析。主要分析炼字。

万——山之多,写出了群山的重叠之态

遍——红之广,写出了树林红得彻底

层——写出了林之密

染——拟人手法,写出了秋景红色之深

漫——写出了江水的溢满之状

透——写出了江水的碧绿清澈之状

百——形容船只之多

争——写出了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击——准确地展现了雄鹰在空中展翅翱翔、迅速有力的飞翔身姿

翔——鲜活地刻画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活泼的游动神态

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由自在的、充满力量的、充满希望的……秋景图。

对比其他诗人的秋天,都是凄冷、寒冷、萧瑟、孤寂,为什么?引出下一个环节?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三)天下大志——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面对如此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问题?反映了诗人什么情感?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怅、问:对祖国命运的关切。词人想到了祖国的命运与革命的未来。提出了“谁是大地的主宰”问题:革命领导权的问题。这表明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主沉浮”点出了全词的主旨。以湘江秋色为背景,一个具有革命先觉意识、胸怀天下、特立独行的青年毛泽东形象就昂然站立在我们面前。

补充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农民运动也迅猛发展,势如破竹。毛泽东当时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秋天,毛泽东秘密离开韶山,前往广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途经长沙时重游了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毛泽东追忆往昔的峥嵘岁月,怀着极大的革命激情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四)峥嵘岁月图、浪遏飞舟图——敢于斗争的青年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齐读下阕,分析回答。

u忆往昔:1911~1915年,毛泽东在长沙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

u有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

u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

u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谭延阅、赵恒惕等军阅的活动

u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诗人刻画了一群什么样的同学少年形象,他们的精神风貌如何?

青春年少,才华横溢,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命运,针砭时弊,宣传真理,蔑视官僚军阀,救国救民,敢于斗争,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下阙结尾有何妙处?

内在联系:这一问句是对上阙“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浪遏飞舟”: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一代革命青年豪情万丈、斗志昂扬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都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问句再次抒发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激流勇进,甘为中流砥柱。

(五)主旨归纳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社会的豪情壮志。

三、“青春正激扬”革命情怀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很多诗篇,都能引发我们对清楚的思考。I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

补充资料:

水调歌头 游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翻译】
刚喝了长沙的水,又吃着武昌的鱼。我在万里长江上横渡,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哪管得风吹浪涌,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今天我终于可以尽情流连。孔子在岸边叹道:光阴如流水般远去了!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大桥飞跨沟通南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神女(神女峰)想必很健康,但她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赤光的宣言

周恩来

革命的赤光/从北俄腾起/惊醒了/冬虫般蛰伏的被压迫阶级/震动了/春蚕般茧缚的世界殖民地/封建余孽/国际的强盗/更被他照的原形毕露/夜已阑/天将晓/赤色之光/早在东方闪动了/休忘记/远的土耳其/近的印度/是呵/要寻求/自由/独立。

太行春感

朱德

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赣南游击词·一九三六年夏

陈毅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

日落西,集会议兵机。交通晨出无消息,屈指归来已误期。立即就迁居。

夜难行,淫雨苦兼旬。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晓明。几番梦不成。

天放晴,对月设野营。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梦中念敌情。

休玩笑,耳语声放低。林外难免无敌探,前回咳嗽泄军机。纠偏要心虚。

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再请把兵交。

讲战术,稳坐钓鱼台。敌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备我偏来。乖乖听安排。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

勤学习,落伍实堪悲。此日准备好身手,他年战场获锦归。前进心不灰。

莫怨嗟,稳脚度年华。贼子引狼输禹鼎,大军抗日渡金沙。铁树要开花。

总结升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不同时代的青年人对于青春,有着不同的注解。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青年英雄辈出,数不胜数,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视频,再次感受青春的魅力。(播放视频)

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四、作业

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你准备如何来批注你的青春?请尝试写作诗歌,制作成《青春正激扬》的电子诗刊。

来源:老谢语文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