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品牌旗下的首款车型,尚界H5的小订量已经突破了8万辆。而马上,尚界H5也即将在9月23日正式上市,那作为一款预售价格区间在16.98-20.98万元,全系共拥有6款配置车型可选的中型SUV,这次的尚界H5是否大卖稳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下
作为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品牌旗下的首款车型,尚界H5的小订量已经突破了8万辆。而马上,尚界H5也即将在9月23日正式上市,那作为一款预售价格区间在16.98-20.98万元,全系共拥有6款配置车型可选的中型SUV,这次的尚界H5是否大卖稳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下。
从产品层面来看,尚界H5的外观采用了鸿蒙智行家族设计语言,这就让其有着不错的辨识度,让人能一眼就认出是鸿蒙智行系列的车型。
尺寸上,尚界H5的长宽高分别为4780mm /1910mm/1664mm,轴距为2840mm,定位为中型SUV,产品标定也有点类似于问界旗下的M5车系。
来到车内,新车同样也是运用了极简的设计语言,配备10.25英寸液晶仪表以及15.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典型的鸿蒙座舱的设计元素。
智驾层面,尚界H5 Pro版车型搭载HUAWEI ADS基础版,而尚界H5 Max版车型则是搭载HUAWEI ADS 4。目前来看,纯电版提供2款Pro和2款Max车型,而增程版则是1款Pro、1款Max车型,这点大家要注意。
至于动力,增程版车型搭载的是上汽DMH 1.5L 增程专用发动机,热效率43.23%,发动机最大功率80千瓦,综合功率150千瓦,采用后轮驱动。续航方面,尚界H5增程版的CLTC纯电续航为235km,综合续航可达1360km,匹配32.6kWh的电池包。
纯电版车型则是分别搭载150千瓦和180千瓦的单电机,驱动形式为后驱,CLTC工况下的纯电续航里程为525km、535km、640km、655km这4种,提供64.6kWh和80kWh的电池包,电池包制造商为时代上汽。
简单看完了尚界H5的产品力,我们再来探讨一个问题,那就是尚界H5为啥小订数量会有这么多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尚界H5的产品定位精准切中了市场。我们都知道,购买中型SUV的消费者,往往是既要空间、配置、质感,但又对价格非常敏感。那很显然,尚界H5仅16.98万起的预售价格就击中了他们的“甜点”。
二是鸿蒙智行的势能太过强大。说到鸿蒙智行,人们就会想到华为,因为鸿蒙智行实际就是华为的技术在支持。那无论是之前的M7\M9,还是现在的M8\S9T,鸿蒙智行可以说是做一款新车、就热销一款新车。而也正是因为其背后的技术足够强大,才导致新品牌尚界关注度非常高,属于是成功承接住了来自鸿蒙智行的这份品牌红利。
三是产品力降维打击。从产品卖点来看,尚界H5在尺寸、空间、智能座舱(鸿蒙座舱)、智能驾驶(ADS)等方面,相比同价位的传统合资中型SUV,甚至部分国产新能源车,都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也正是这种“越级”的体验感,成为了吸引用户下订的关键性因素。
当然了,小订数足够多,也并不意味着新车上市后就一定会热销,阴沟里翻船的事我们也不是没见到过。所以,尚界H5离真正的“稳了”,我觉得还需要看以下这些关键点是否能做好。
一是“小订”到“大定”的转化率,这是最核心的变量。毕竟,只有真正最终大定了的用户,才是要购买的实际用户,所以这个转化率到底能有多少,将会是关键的第一点。
二是最终的定价和配置策略。如果新车上市后价格能比预售价低,那小订的消费者就有可能会转大定。但如果反之,价格未达用户预期,那就极有可能会引发大量的退订潮。同时,配置如何下放(哪些科技配置是标配,哪些需要选装)也至关重要,这就很考验尚界作为一个新品牌的市场销售能力了。
三是实际的产能和交付能力。8万辆小订订单如果有一半转为大定,那厂家也有4万辆的交付压力。如果产能爬坡缓慢,导致用户等待时间过长(例如超过3个月),部分用户就可能会因失去耐心而转投其他能快速交付的竞品。所以,能否快速、高质量地交付,也是维持口碑和热度的关键。
四是首批车主的口碑。在新能源车时代,第一批车主的真实反馈将直接决定这款车的命运。任何重大的质量缺陷、软件BUG或体验不及预期的地方,在社媒时代都会被无限地放大,并直接影响后续订单增长。尤其是智能驾驶和车机系统的稳定性,需要经受真实用户的检验。不过,鉴于鸿蒙智行旗下的车历来都是以智驾和智能座舱作为最大卖点,所以这点我倒不太担心,唯一担心的就是尚界的品控会做得怎样,毕竟是一家新的汽车品牌,您说呢?
写在最后:总的来说,只要新车最终的定价趋于合理,那么尚界H5就很有希望成为一款定义市场格局的标杆性产品。至于新车大卖是否稳了,我只能说:8万辆小订订单的开局胜利已揣在兜里,但这场马拉松才刚刚开始。目前来看,尚界H5成功的概率极高,一切就等9月23日的正式上市了,拭目以待吧。(文/优视汽车 大卓 )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来源:优视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