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创新普法的巧思碰撞守护未来的初心,当赛场拼搏的荣光转化为履职担当的动力,当榜样的力量激发出更多深耕未检的智慧——一场充满启发的经验分享正在嘉峪关市检察机关展开。
当创新普法的巧思碰撞守护未来的初心,当赛场拼搏的荣光转化为履职担当的动力,当榜样的力量激发出更多深耕未检的智慧——一场充满启发的经验分享正在嘉峪关市检察机关展开。
近日,在第十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之中小学法治课教师与法治副校长微课全国总决赛中,嘉峪关市人民检察院齐琳同志凭借创新普法作品《铠甲征程——冒险岛法治大闯关》荣获全国二等奖!
“宪法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保护我们的‘超级武器’!” 齐琳同志以这句贴近青少年认知的话语为核心理念,打破传统普法模式,巧妙引入AI助教“乐乐”,通过游戏闯关、动画情景模拟和实时互动问答,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设计多个趣味环节,让学生在“闯关升级”的乐趣中轻松掌握法律知识,在互动体验中自然筑牢法治意识。独特的设计也赢得评委一致点赞:“既抓得住青少年兴趣,又把法律知识传得扎实!”
“法治教育从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双向奔赴的心灵对话。”在法治副校长经验交流会上,齐琳同志面向新任法治副校长,详细分享参赛心得与履职感悟。她强调:“法治课要会‘说年轻人的话’,法治教育不能墨守成规,要学会用互动游戏讲述法律故事,用科技手段传递法治精神,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方式,让抽象的法条变得可感、可知、可用。”她特别提到“精准普法”的重要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历不同,课程内容必须‘量身定制’,才能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普法效果。”这些接地气的实践经验,为新任法治副校长开展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方法论”。
市检察院专职委员王敏对齐琳同志的成绩和贡献给予高度肯定。她指出:“齐琳同志以创新的普法实践拔高了全市未检履职的整体水平。”同时,她对新任法治副校长提出期望:“要主动向齐琳同志看齐,带着‘俯下身听需求,走进心做教育’的耐心,把每一堂课都变成播撒法治种子的沃土,持续做优做实法治副校长工作。”
齐琳同志的成长与荣誉,是嘉峪关市检察机关持续深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嘉峪关市检察院始终心系“国之未来”,不断创新法治教育形式。开展“法治冬令营”“法治夏令营”,让法治教育走出课堂;制作“漫说法则”系列漫画,用生动画面解读法律;推出普法微短剧,以真实案例敲响安全警钟。累计开展法治宣讲百余场,覆盖师生近20万人次,切实织密未成年人法治防护网。
嘉峪关市检察机关将以此次荣誉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法治副校长机制建设,在法治教育“质”与“效”上持续发力,以更优的检察履职,为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事业注入更多检察智慧与担当。
来源:嘉峪关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