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玉十三邀 · 翠青诗人殷小金 | 方寸之间的花鸟春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9:06 3

摘要:他独创的“花鸟传情”风格,让坚硬的玉石绽放出生命的柔美;从玉雕世家的传承者,到“翠青第一人”,再到“玉中诗人”,二十余载刀尖轻舞,他将花鸟鱼虫的灵动凝于方寸之间,在翠白交融的玉色中,诠释着“玉为心生,方为灵韵”的东方美学意境。

在扬州玉雕的温润世界里,殷小金以刀为诗,他让坚硬的玉石,生长出柔软的春天。

在一片翠白之间,鸟雀欲飞,荷叶轻卷,游鱼摆尾,殷小金以将整个自然,轻轻放进了玉的心里。

他独创的“花鸟传情”风格,让坚硬的玉石绽放出生命的柔美;从玉雕世家的传承者,到“翠青第一人”,再到“玉中诗人”,二十余载刀尖轻舞,他将花鸟鱼虫的灵动凝于方寸之间,在翠白交融的玉色中,诠释着“玉为心生,方为灵韵”的东方美学意境。

一、翠色初醒:玉雕世家的少年启蒙

1970年,殷小金出生于江苏扬州一个玉雕世家。

扬州自古便有“天下玉,扬州工”的美誉,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他从小耳濡目染,17岁便执刀学艺,正式踏上玉雕之路。早期的他专注于山子雕等大件创作,

扬州玉器厂的工作经历让他深入接触到扬派玉雕“空、飘、细”的精髓,为日后艺术风格的形成埋下伏笔。

二、花鸟传情:小件之中的大天地

随着市场变迁与自我艺术探索的深入,殷小金毅然从大件创作转向小件玉雕。

2011年,他创立“小金玉艺工作室”,专注于以翠青料为媒介的花鸟小件创作。在他看来,小件虽小,却能以有限的空间传递无限的情感与意境。

他巧妙运用翠青料“白玉带绿、百年不遇”的特性,以翠为叶、以白为花,借玉料本身的皮色俏雕虫鸟,将材料的“缺陷”化为创作的灵感和画面的留白。

他的布局简洁而富有诗意,善于捕捉生灵一瞬的动态,正如他所说:“玉是自然的馈赠,而匠人只需做自然的译者。”

三、玉上诗意:翠青王子的匠心独运

殷小金的作品,既有江南文人的雅致,又饱含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他刀下的花鸟鱼虫,不仅形神兼备,更充满情感张力。

代表作《大吉祥》中,翠色蜿蜒如莲茎轻舞,白肉化作游鱼嬉戏,荣获2012年中国玉石器“百花奖”金奖;《相濡以沫》则以双鲤相依的姿态,同时摘得“国石杯”与“陆子冈杯”双料金奖。

他深受扬州与苏州两地文化滋养,作品既保留扬派的工笔细腻,又融入苏派的秀美灵动。2012年他迁至苏州,后又回扬州设店,两地文脉的交融,使他的艺术风格愈发温婉自然、意境深远。

四、跨界生辉:从玉雕匠人到国际艺术家

殷小金的艺术影响力并不止于玉雕界。

2024年,他受邀参与LOEWE“匠艺天地”艺术项目,与国际品牌合作创作象征吉祥的玉雕吊坠,成为中国玉雕走向世界的重要代表。此外,他多次在广州等地举办展览,推动扬州玉雕的跨地域交流与传播。

五、结语:玉中见天地,翠里有春秋

二十余年来,殷小金始终秉持“匠人与玉石对话”的创作哲学。他尊重每一块玉料的天然特质,以巧思化解绺裂,以匠心唤醒诗意。他的作品不仅是对技艺的展示,更是对自然、对生命、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当花鸟虫鱼在翠青玉上悠然“活”了过来,殷小金完成了从玉雕匠人到玉中诗人的蜕变。

他用二十载光阴证明:玉雕的真谛,不在于器物的宏大,而在于情感的凝聚、意境的生发。最高级的玉雕,是让玉石拥有生命,让艺术回归本真,让美在日常中呼吸——这正是殷小金在翠色之间书写的人生真章。

来源:藏玉拍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