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莹,女,1985年3月生,中共党员,现任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法院博尚法庭庭长、一级法官。怀揣着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她考入边疆法院,扎根临沧已二十个年头。在庄严肃穆的法庭之上,她是明辨是非、定分止争的裁判者;在高高卷宗堆叠的办公室里,她是抽丝剥茧、探寻真相的法律
李莹,女,1985年3月生,中共党员,现任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法院博尚法庭庭长、一级法官。怀揣着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她考入边疆法院,扎根临沧已二十个年头。在庄严肃穆的法庭之上,她是明辨是非、定分止争的裁判者;在高高卷宗堆叠的办公室里,她是抽丝剥茧、探寻真相的法律工匠;而在田间地头、百姓家中,她又是耐心倾听、循循善诱的“贴心人”。多年来,她始终坚守“司法为民”的初心,将“为民解纷、亲民爱民、服务百姓”的理念融入每一起案件的审理中,用法律的力量守护公平正义,用司法的温情温暖万千民心,逐步成长为一名群众信赖、被同事称道、连被告也由衷敬佩的优秀法官。
扎根基层,倾听民声
做群众诉求的“知心人”
民事案件,往往关乎百姓最切身的利益——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劳动争议、合同争议,看似琐碎,却是影响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大事”。李莹法官深知,高高在上、坐堂问案无法真正触及纠纷的根源。她坚信,“法官的脚步多迈出去一公里,群众与司法的距离就能拉近一分”。因此,她始终坚持深入基层、走近群众。
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凛冽寒冬,她的身影时常出现在纠纷发生的现场:为了厘清一桩宅基地纠纷的边界,她多次实地勘察,拿着图纸与当事人、村干部一同在田埂上丈量。
为了帮服刑人员保管资金,她多次往返监狱和银行,创新采用“财产监管 + 司法见证”模式,协调银行为当事人定制“司法监管存单”,保障其出狱后的基本生活。
为了处理群体性劳动纠纷,她主动走进企业,了解经营困境,寻求最优解决方案。她常说:“法庭是庄严的,但司法不能冰冷。只有俯下身子,才能听见最真实的声音;只有换位思考,才能找到矛盾的症结。”她的耐心与真诚,常常让原本情绪对立的当事人放下戒备,愿意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沟通,为纠纷的最终化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精研业务,倾力调解
做化解矛盾的“解铃人”
审判台上,李莹法官是法律的坚定捍卫者。她刻苦钻研各类审判业务,先后在刑事、行政、立案庭及派出法庭工作,对法律法规的理解精准而深刻,撰写的裁判文书说理透彻、逻辑严密。她将调解艺术贯穿于审判工作的始终,注重将地方风土人情融入司法实践,依托当地三百余年制陶文化,提炼出五步“匠心调解法”,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矛盾化解,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公平正义可见、可感、可触。
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她总是不急不躁,先用倾听让对方宣泄情绪,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释法明理,引导她们理性看待纠纷。她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核心争议点,寻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在一起83岁老人与邻居的赔偿纠纷中,她联合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先后5次徒步上门,开展“背对背”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和解并当场履行。一起帮工死亡赔偿案中,她10余次到双方当事人家中、当地村委会开展调解,春装夏装再到冬装的制服变化,见证了案件从无解到有解再到优解,原本老死不相往来的当事人握手言和。这样的例子,在她的职业生涯中不胜枚举。多年来,她累计承办各类案件3051件,诉前化解纠纷400件,无一投诉上访。承办案件调撤率70%,始终位居前列,申请执行率保持较低水平,真正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延伸职能,普法惠民
做法治精神的“播种人”
李莹法官认为,法官的职责不仅仅是裁判案件,更负有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的社会责任。她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主动投身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她走进社区、乡村、学校、企业,针对群众关心的民间借贷、婚姻家庭、侵权、未成年人保护等热点问题,举办了40多场生动形象的法治讲座,累计收益群众1万人次。她用鲜活的案例,以案说法,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道理,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她还特别注重利用庭审的公开性和教育性,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案件进行巡回审判,将法庭开到老百姓家门口。一场田间地头的土地承包纠纷庭审,不仅解决了当事人的矛盾,更让围观村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起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她积极撰写典型案例,解读法律政策,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成为了群众心中值得信赖的“法律顾问”。
清正廉洁,无私奉献
做百姓信赖的“暖心人”
公生明,廉生威。李莹法官始终将廉洁司法作为自己的生命线。她严格遵守审判纪律和职业道德,面对各种诱惑和干扰,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法律的底线。她常说:“法官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将影响到老百姓对司法的信任。”她拒绝吃请、拒收礼品,以实际行动维护了人民法官的清正形象。
她对群众满怀热忱,对自己却近乎苛刻。为了尽快给当事人一个公正的“说法”,她常年加班加点,阅卷、开庭、撰写文书,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即便因伤卧床休养,她仍坚持电话调解、撰写法律文书,未痊愈便提前返岗,只因“老百姓等不起,我在家如坐针毡”。她对家人心怀愧疚,但每当看到当事人矛盾化解后露出的笑容,收到群众真诚的感谢,她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她的无私奉献和高尚情操,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和深切爱戴。
李莹法官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在平凡岗位上的执着坚守和默默付出。她用法律的睿智化解纷争,用司法的温情抚慰人心,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深刻内涵。她是一名普通的基层法官,更是百姓心中值得托付和信赖的守护者,她的先进事迹,犹如涓涓细流,汇聚成司法为民的温暖江河,静静流淌在人民的心田。
来源:临沧政法
责任编辑:字亚雪
来源:云南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