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复合肥。它指的是含有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肥料,含两种元素的是二元复合肥,含三种元素的是三元复合肥。
想要小麦获得高产量,就要重视底肥的施用和管理,因为它是属于胎里富的庄稼。
播种完小麦到出苗,再到越冬,适量的氮、磷和钾元素,能促进麦苗分蘖,根部成长,培育出壮苗。
这样既能提高小麦抗逆能力,有益植株安全度过低温冷害的袭扰,还能为返青奠定良好基础,避免后期早衰。
施用底肥过程,除缓效的能提供持久养分的有机肥外,还要谨慎选择合适的化肥,是用二铵,还是用复合肥。
肥料的性质对比分析
其实,二铵就是复合肥,只不过是归属于二元复合肥。
复合肥。它指的是含有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肥料,含两种元素的是二元复合肥,含三种元素的是三元复合肥。
复合肥上标注的三个数字就是相应的营养元素的含量,如15-15-15的意思是里面含有的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含量都是15%。
相较单元素的肥料,如尿素,复合肥的优点是营养元素类型丰富,养分齐全,肥效和利用率都较高;
缺点是含有的养分比例固定,同时施用到田间,部分营养元素的施用量同植株的生长需要不同,会造成养分流失。
二铵。它的全称是磷酸二铵,通常情况包装袋上的养分含量为15-46-0,意思是氮含量为15%,磷元素含量为46%,钾元素含量为0。
二铵是以磷肥为主的高浓度速效肥料,既能用来当底肥,还能用来当追肥,适用于各类作物和各种土壤。
要注意的是,如用来当底肥,小麦生长期内正常就不用再追施磷肥,只用根据小麦的苗情和长势,补充氮肥和钾肥即可。
要避免和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混用,二铵中铵根离子和碱性根离子会反应,生成氨气挥发,进而造成磷肥的肥效减弱。
肥料用量和费用分析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小麦植株每形成200斤籽粒,要从土壤吸收的纯氮、磷和钾元素的量分别为6斤、2斤和3斤。
目标产量1600斤,需要吸收的氮、磷和钾含量为48斤、16斤和24斤,以含氮18%,含磷46%的优等磷酸二铵为例:
其中磷元素是单次基肥施用,氮元素能靠施肥补充,每亩施用16斤的磷元素,需要的二铵用量:16/0.46=35斤。
再计算35斤的二铵的氮元素含量:35*0.18=6.3斤,即亩施35斤二铵当底肥时,土壤的氮素获得量仅为6.3斤。
这种情况,还需要41.7斤单质氮肥才能满足48斤的氮素规定,如用含氮量46%的尿素补充,则要补充的氮肥量为41.7/0.46=91斤。
因此,小麦全部生育期内不考虑土壤的氮和磷的养分供应量和农家肥提供的养分,氮肥和磷肥的费用=1*91+1.85*35=91+155.75=246.75元。
同样的情况,施用三元复合肥,补充氮磷元素的同时,还能补充钾元素,以氮磷钾含量为25:13:7的高氮三元复合肥为例:
亩施用16斤的磷元素,用这种复合肥的量为:16/0.13=123斤,这123斤的复合肥氮含量为:123*0.25=31斤。
通过计算,需要用含氮46%尿素补充的量为17斤,17/0.46=37斤,则除了这123斤高氮复合肥外,还需37斤尿素。
因此,若种植小麦过程,基肥采用的是三元高氮复合肥,氮肥和磷肥需要支付的费用总额为:1*37+1.25*123=37+190.75=227.75元,较施用二铵每亩节省19元。
更关键的是123斤高氮复合肥,还能补充钾元素,补充的钾元素量为123*0.07=8.61斤,能降低购买钾肥的费用,但二铵就只能补充氮和磷元素。
很明显,基肥采用三元复合肥的优势更高,经济实惠性强,但实际选择和使用肥料过程,要根据养分含量、肥料价格,制定既经济,还高效的施肥方案。
最后要提醒的是,因底肥施用原则是农家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除底肥外,还要按照总的施肥总量分批分次科学追肥,根据土壤肥情配方施肥,避免一炮轰式施肥,盲目施肥。
这样既不能满足不同生长阶段,小麦植株对养分的需求,还会造成肥料资源的浪费,增加种植成本,降低种植经济效益。
来源:农村大婊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