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鼓掌,说终于不再无条件“赎罪”;有人骂娘,担心以色列少了子弹。
“德国人也学会踩刹车了?
”
柏林地铁里,两个学生对着手机嘀咕。
屏幕上,总理梅尔茨刚宣布:暂停向以色列交付一批炮弹。
车厢里瞬间安静,像有人突然关掉了背景音乐。
这事在德国朋友圈炸了。
有人鼓掌,说终于不再无条件“赎罪”;有人骂娘,担心以色列少了子弹。
最尴尬的是那些天天转发“Free Palestine”的账号,突然发现自己和极右翼骂犹太人的帖子并排出现,算法都分不清谁更疯。
梅尔茨上周跑去慕尼黑犹太教堂剪彩,讲话像开机关枪:批评以色列可以,借题发挥骂犹太人不行。
他点名根特弗兰德斯音乐节,说把以色列指挥家拉哈夫·沙尼踢出演出行列,纯属“用政治给艺术戴嚼子”。
沙尼本人其实天天在IG发“停火”黑白图,结果两边不讨好,最后靠柏林爱乐临时加演救场,观众鼓掌鼓到手红。
德国这次卡的是“可能用于加沙”的装备,具体清单没公开,但军火圈传得有鼻子有眼:暂停的是一批155毫米炮弹和直升机零件。
消息一出,以色列驻德使馆直接甩声明,说“历史责任不是无限提款机”。
更扎心的是数据。
联邦刑警局刚出的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反犹案件涨了30%,光柏林就破了三百起,从墓地被涂鸦到学生戴小圆帽被围殴。
政府急了,赶紧给学校塞钱,让老师带学生去前集中营“沉浸式”上课,预算一砸就是几千万欧。
最魔幻的是外交部。
一边给以色列递“安全保证”公函,一边悄悄约巴勒斯坦代表团在波恩喝咖啡。
外交官私下吐槽:“我们现在的角色像婚姻咨询师,劝架还得先保证不离婚。
”
美国那边有人拍桌子,说德国坏了“西方统一战线”;欧盟内部直接开撕,北欧国家点赞,东欧国家骂娘。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趁机打圆场,呼吁重启谈判,被以色列代表翻白眼:“建议先把联合国驻黎巴嫩部队工资结了。
”
说到底,德国人这次不是变心,是算账。
二战阴影还在,但加沙直播画面里炸毁的医院和缺药的孩子,也在电视里循环播放。
历史债务和现实人道,像两杯毒药摆在面前,总得选一杯。
下次柏林再游行,估计牌子会更花哨:左边“停止武器出口”,右边“保护犹太人”。
夹在中间的德国警察,估计只想早点下班。
来源:单纯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