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收入掉到6368亿元,2022年是6423亿元,净利润只有356亿元,比前一年降了68.7%。这不光是华为一家的事儿,整个国内芯片产业链都感受到压力。美国那边呢,目的很明确,就是想遏制中国高科技发展,怕咱们在5G、AI这些领域超车。
话说中美科技摩擦这事儿,从2018年就开始闹腾了。那时候,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卖芯片和技术给它。
华为作为咱们国内头号科技公司,一下子就卡住了脖子。2019年,美国正式实施出口管制,华为的手机业务直接受重创,供应链断裂。
数据显示,华为2019年的销售收入还挺稳,达到8588亿元,但到2020年,虽然峰值8914亿元,可之后就开始下滑。
2021年收入掉到6368亿元,2022年是6423亿元,净利润只有356亿元,比前一年降了68.7%。这不光是华为一家的事儿,整个国内芯片产业链都感受到压力。美国那边呢,目的很明确,就是想遏制中国高科技发展,怕咱们在5G、AI这些领域超车。
美光科技作为美国存储芯片巨头,在这波摩擦中也卷进来了。它是全球三大存储芯片生产商之一,主打DRAM和NAND闪存,在中国市场份额不小,大概占11%左右。
华为以前就是它的主要客户,每年贡献13%的利润。2023年3月31日,咱们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宣布,对美光在华销售的产品启动网络安全审查。
审查依据是国家安全法和网络安全法,重点查产品有没有安全隐患,会不会影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审查过程持续了几个月,到5月21日,结果出来了:美光产品没通过,存在较严重网络安全问题隐患,对供应链造成重大风险。
结果,国家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停止采购美光产品。这事儿一出,美光股价立马跳水,当天跌了3%以上,市值在短时间内蒸发688亿美元。
中国市场对美光来说很重要,占它收入的20%到25%,特别是存储芯片领域。审查后,中国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这些大客户纷纷停单,美光在华业务直接受损。
2023年,美光尝试追加投资西安工厂,但损失已经没法完全补回来。到2024年,美光在中国市场份额缩小,企业级收入预计减半。2025年,美光甚至开始在中国裁员,退出移动NAND市场,整体业绩波动大。
为什么咱们等到2023年才对美光动手,而不是在美国2019年刚制裁华为时就反击呢?这得从国内芯片技术实力说起。
话说回来,2019年那会儿,美国出口管制一上来,咱们芯片自给率低,核心技术依赖进口。要是当时就硬怼回去,可能会自伤八百。华为的例子就摆在那儿,供应链一断,收入直线下滑。
三年时间,咱们没闲着,而是埋头搞自主研发。长江存储作为国内NAND闪存龙头,2022年就推出232层3D NAND闪存,这是全球首家量产这个层级的厂商。
比三星、SK海力士、美光这些巨头还早一步。长江存储用Xtacking架构,双层堆叠实现294层等效密度,接口速度3600MT/s。
2023年,他们的232层QLC 3D NAND在致钛Ti600 SSD里被发现,密度优势明显。外媒报道说,尽管受制裁,长江存储还是克服了技术封锁。
2024年,他们加速转向国产设备,首条全国产化产线在2025年试产,月产能近13万片晶圆,占全球NAND闪存8%份额。
计划2025年冲刺15万片,2026年目标全球占比15%。这意味着,国内芯片能逐步替代进口,不再被卡脖子。
再看华为的恢复轨迹,也能说明这三年积累的重要性。2023年,华为收入回升到7042亿元,同比增长9.6%。2024年更猛,销售收入8621亿元,净利润626亿元,仅次于2020年的历史高点。
研发投入1797亿元,占收入20.8%,近十年累计超1.2万亿。2025年上半年,收入4270亿元,研发费用近970亿元,占总营收22.7%。
华为开始用国产芯片,新款手机、5G设备逐步摆脱依赖。话说,这三年韬光养晦,让咱们在技术上站稳脚跟。长江存储的突破,直接对标美光232层水平,甚至在某些指标上超车。
要是早三年反击,国内企业可能还得靠美光供货,那反制就等于搬石头砸自己脚。现在,技术成熟了,反击时机正好,不会造成太大自损。
美光审查这事儿,还得放在中美芯片战大背景下看。美国从特朗普时代就开始打压,拜登上台后继续收紧。2022年,美国升级对华芯片出口限制,禁止第三方用美国技术为华为生产芯片。
2023年,中国反击美光,算是对等回应。美方表达不满,说这是不公平对待,但咱们回应说,这是依法维护国家安全。
专家分析,美光被审查,可能跟它游说美国政府制裁中国企业有关。它是贸易战受益者,通过反垄断调查和政府禁令,挤压竞争对手。
审查后,美光全球业务受影响,2024年7月,美股半导体板块暴跌,市值蒸发超5000亿美元,部分因对华限制升级。
2025年,中美摩擦扩展到矿产领域。中国禁止向美国出口镓、锗、锑这些关键矿物,用于军事应用。
半导体、互联网、通信、汽车四大协会声明,美国芯片不可靠,推动国内企业不再采购。美方则对140家中国芯片公司施加销售限制,还视使用华为昇腾芯片为违反出口管制。
说实话,这场芯片战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期博弈。美国想保持霸主地位,中国则追求科技自主。长江存储的进步,证明了咱们能滚雪球式增长,威胁美韩霸主地位。
2025年,长江存储计划扩大产能,用国产设备制造3D NAND,突破封锁。长鑫存储在DRAM领域也发力。华为2024年收入超8600亿,2025上半年利润虽降,但研发创纪录高,显示调整策略见效。
话说回来,美国的打压反而成了动力,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美光损失惨重,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中国技术积累后的自然反击。三年延迟,不是不敢,而是等实力够硬。
未来,中美摩擦还会继续,扩展到AI、无人机、电动车。但中国芯片自给率上升,2025年全球经济预测增长3.2%,贸易需求增强,咱们有底气应对。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