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国公共服务系统正经历一场堪比“熔断”的全面瘫痪。当核电站工人也加入罢工,国家能源安全被按下暂停键,这场由赤字引爆的全民抗议,正深刻改写法国的社会契约,马克龙还能撑多久?
法国公共服务系统正经历一场堪比“熔断”的全面瘫痪。当核电站工人也加入罢工,国家能源安全被按下暂停键,这场由赤字引爆的全民抗议,正深刻改写法国的社会契约,马克龙还能撑多久?
这次大罢工的组织者们,显然深谙如何让一个现代国家陷入停滞。他们的行动,就像一张被精准编织的“瘫痪之网”,目标明确,直击要害。
看看巴黎吧,这座城市的交通大动脉几乎被瞬间“熔断”。地铁系统里,只有1号、4号和14号线这三条无人驾驶线路还在正常运转。而像7号线、9号线这样的关键线路,仅仅在早晚高峰期提供极其有限的服务。贯穿大区的RERA线和B线,更是陷入了重度混乱。
这种瘫痪感迅速从通勤路线蔓延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你可能会发现,家门口的药店大门紧锁。据工会调查,高达98%的药店都可能选择关门歇业,即便是官方的保守估计,停业率也达到了惊人的90%。
与此同时,约三分之一的小学教师离开了讲台,让无数家庭的日程陷入混乱。这已经不只是制造不便了,抗议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了教育和健康这两个最基本的社会肌理之中。
更深层次的警告来自国家的战略层面。法国电力公司(EDF)的数据显示,由于核电站工人的参与,全国的核电产量一天之内就减少了1.1吉瓦。这无异于一种强烈的信号:工人们的手,同样掌握着国家能源安全的开关。
这场风暴的核心,是一个成分极其复杂的“反抗联盟”。它的力量,远不止于传统的工会组织,民调机构Elabe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56%的法国人对这次罢工表示支持或同情。尤其是在就业人口中,支持率更是攀升到了60%。这说明,抗议的主力军,正是这个国家的社会中坚。
更有趣的是,这场抗议让政治光谱上原本水火不容的两极,找到了共同的敌人。极左翼“不屈的法兰西”支持者中,有88%的人力挺罢工。而在极右翼“国民联盟”的拥趸里,支持率也达到了57%。马克龙赖以生存的“中间道路”,正在被左右两股强大的离心力撕裂。
街头上,一股新兴的抗议力量正在崛起。一个诞生于社交媒体的运动“Bloquonstout”(封锁一切),倡导用非暴力但极具干扰性的方式表达诉求。他们在地铁里拉响警报,在早高峰时段用自行车队组织“蜗牛”慢行,甚至有活动人士提议,将战火烧到巴黎的富人区。
面对这股新浪潮,老牌的法国总工会(CGT)也迅速调整了姿态。其领导人索菲·比奈不再固守传统模式,她公开宣称:“预算将在街头决定。”这标志着传统工会与新生代抗议力量的正式合流,一种更灵活、更难预测的抗争范式已经形成。
面对如此汹涌的民意,爱丽舍宫显得手足无措。马克龙政府的每一个动作,都暴露出其深刻的政治困境。
当然,政府的账本确实难看。去年的预算赤字几乎是欧盟3%上限的两倍,总债务占到了GDP的114%,外部债务更是超过GDP的20%。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已经下调了法国的信用评级。紧缩,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
然而,民众显然不这么认为。新上任的总理塞巴斯蒂安·勒科努,作为马克龙任内的第七位总理,试图展现新气象,他承诺放弃削减公共假期这类争议性提议。但没人买账。中学教师工会秘书长索菲·维内蒂泰直言,教师们“未被勒科努的任命所愚弄”。
民调也印证了这一点,超过一半的民众(52%)不相信他有能力达成妥协,让预算案在议会过关。在政治说服力失效的情况下,政府能做的似乎只剩下“秀肌肉”。
内政部长布鲁诺·瑞泰洛调动了超过8万名警察和宪兵,在全国严阵以待,无人机、装甲车和水炮车也悉数登场。但这恰恰不是自信的表现,而是在政治解决方案缺失后,只能依靠国家强制力来维持秩序的无奈之举。
所有矛头,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人。正如工会领袖索菲·比奈所言:“障碍在爱丽舍宫。”支持率已跌至历史低谷的马克龙,发现自己成了这场改革最大的阻力。这场罢工,正演变成对他仅剩18个月任期的直接挑战。
这场席卷全国的罢工,通过一张精准的“瘫痪之网”、一个多元的“反抗联盟”和一个无力的“执政僵局”,清晰地勾勒出了当代法国社会深刻的政治撕裂。
风暴远未平息。主要的农业工会FNSEA已经号召,将在9月26日举行新一轮的全国动员。对于新总理勒科努而言,他要面对的,早已不仅仅是如何让一份440亿欧元的紧缩预算获得通过。
更艰巨的任务是,如何在一个信任已经崩塌的社会里,重建对话的可能。街头的怒吼,不仅在决定法国未来几年的财政走向,更可能在重新定义这个国家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权力契约。
来源:采风百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