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但有些小天使出生时,耳朵却有点“特别”。他们可能一侧或双侧耳朵看起来小一些、形态不太一样,甚至完全没有耳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先天性小耳畸形”。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但有些小天使出生时,耳朵却有点“特别”。他们可能一侧或双侧耳朵看起来小一些、形态不太一样,甚至完全没有耳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先天性小耳畸形”。
你可能想不到,每6000–800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宝宝会出现小耳畸形。它不算非常罕见,却是许多孩子和家庭悄悄藏起来的心事。
近日,《荔直播·名医问诊》特别邀请江苏省人民医院医学美容科主任、整形外科主任医师郭芳芳教授走进直播间,一起来守护这群“小耳天使”。
戳下图看直播回放↓
小耳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的耳朵发育异常。有些宝宝出生时耳朵可能比正常小、形状不规则,甚至完全没有耳廓。它并不罕见。
并非所有“小耳朵”都要做手术!轻度的耳廓形态异常是可以通过非手术方式矫正的。在婴儿期佩戴一种特制的医学耳支架,就像“给小树苗搭个支架”一样,慢慢把耳朵的形状“塑”回来。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宝宝也不用受手术之苦。
01
最好的材料来自孩子自身
对于需要手术的孩子,现在的主流做法是从孩子自己身上取一小段肋软骨,精心雕刻成耳朵的形状,再植入到耳部。你可能会担心:取肋骨会不会很伤身体?其实医生会采用微创切口,并且像“留种子”一样把部分软骨放回去,让它继续生长,大大减少对胸廓的影响。
肋软骨是自身的组织,不会发生排异反应,与身体永久相容。再造的耳朵是有血有肉有感觉的“活”的耳朵,即使日后受到轻微外伤或压迫,也能像正常组织一样愈合。而人工材料毕竟是“异物”,虽避免了取肋骨手术,但一旦发生外伤导致材料外露或感染,处理起来非常棘手,往往需要再次手术甚至取出材料,前功尽弃。对于追求长期稳定效果的孩子来说,自体软骨往往是更可靠的选择。
02
手术黄金期通常为6-8岁!
小耳再造手术的时间选择非常讲究,6–8岁通常被认为是“黄金年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H
1、此时肋软骨量足、软硬适中,易于雕刻成形态逼真且稳固的耳支架。
2、孩子耳朵已发育至成人约90%大小,此时再造可确保其与成年后的脸型完美匹配。
3、赶在入学前完成,有效避免社交尴尬,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心理健康。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8岁到10岁以上再进行手术,具体视肋软骨的发育情况而定。术后一定要注意护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定制耳罩睡眠至少3个月,防止受压变形。避免剧烈运动和外力碰撞,尤其注意防止尖锐物品划伤。保持术区清洁干燥,遵医嘱换药,定期复查。
03
再造耳能“以假乱真”吗?
一个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医生再造的耳朵,可以达到非常逼真的效果。在自然状态下,与健侧耳朵的相似度可达80%-90%,不仔细对比几乎难以分辨,而且因为支架是自体软骨,所以再造的耳朵可以随年龄增长同步发育,孩子可以毫无负担地戴眼镜、戴口罩、跑步运动,甚至游泳,让孩子自信地融入社会。
写给家长的话:
如果你家宝宝是小耳天使,请记住:这不是任何人的错。早了解、早干预、早治疗,现代医学有很多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拥抱完整的人生。
来源:平安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