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2日,一场罕见的极端大风席卷京津冀地区,其威力之强、影响之广,成为近年来最猛烈的狂风之一,最高阵风飙升达到13级以上。
2025年4月12日,一场罕见的极端大风席卷京津冀地区,其威力之强、影响之广,成为近年来最猛烈的狂风之一,最高阵风飙升达到13级以上。
这一场狂风不仅给交通带来混乱,多条铁路、公交运营线路被迫停运,让原本热闹非凡的城市不得不按下暂停键,12,13日这两天正值周末,人们为了避免外出,超市货架上的菜也被提前抢购一空。
风来的时候,带着野性的呼唤,卷起漫天的黄沙和黑云,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吞噬在它的怀抱中。
在我手碰触到肯德基大门的一瞬间,风热情地帮我开启了大门,当我开车行驶在清冷的街道上时,风吹落了刚抽出的枝叶和新开的花,卷起一地秋的萧瑟和满树的落寞。
我看到风里有女子死死地抱着大树,她的秀发在风中舞得那般凌乱。我看到有爸爸带着小孩出来放风筝,他干了我一直想干的事情,但是风筝却怎么也飞不起来。
不过还好,狂风肆虐了一夜,当我从梦境中醒来它也终于沉寂了几分,天空像被擦洗过一般,呈现出一种冷冽的湛蓝,几缕白云如撕碎的棉絮,散漫地漂浮着。
但是我相信,这一场狂风带给人们的城市印象,却永远地留存大家的记忆中。
接下来,就分享一首有关风的诗作,唐代诗人李峤的《风》,让我们品味风的独特魅力。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唐:李峤的《风》
李峤:原本李余庆,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出身很高贵,是唐朝皇室的后裔。
他的曾祖父是唐太宗李世民,曾祖母是长孙皇后,祖父是濮王李泰,父亲是嗣濮王李欣,他的妻子是太原王氏,驸马都尉王守一的妹妹,唐玄宗王皇后的姐妹。
李峤少有才名,与初唐诗人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为“文章四友”,他也是第一个大量写咏物诗的诗人,一生留传下来120余首咏物诗作。
据说这首《风》,有一个很浪漫的创作背景,有一年的春天,文章四友一行四人,一起结伴春游踏青,他们一起攀登泸峰山,到达山顶时,只见四野空阔,一片秀丽山景竟在眼中。
忽然一阵清风吹了过来,清凉透心的感觉真是好不惬意,于是李峤诗兴大发,随口就吟诵了这首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三秋:秋季,一说指晚秋,农历九月。
秋风,好似一张无形的大手,吹拂过林间小道,带走夏日的余温,给大地披上一袭金黄的外衣,又让每一片叶子优雅地谢幕,纷纷的落叶如蝴蝶般在风中翩翩起舞。
春风,像一位巧手的画家,以它那无形的笔触,在广袤的大地上勾勒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百花仿佛听到了风的召唤,竞相绽放,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胜雪,好比大自然最绚烂的笑容,这是春风给予世界最温柔的礼物。
开篇两句写出风的力量,从春季到秋季,风无处不在,能令万木凋零,能教百花绽放。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有时狂野奔放,它带着不羁的呼唤,横渡江河,掀起层层巨浪,展现着大自然的壮美与雄奇。
风,有时轻盈而细腻,它穿梭于翠竹之间,让千竿万竿的翠竹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那竹林的音乐宛如天籁一般,让人心旷神怡。
风,就好比自然界的一位流浪诗人,用它那变幻莫测的姿态,诉说着四季的更迭和生命的轮回,演绎着一曲又一曲或磅礴或宁静的乐章。
这两句写风所到之处所呈现的不同景致,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
整首诗,四句话,短短20个字,没有一字提到风,却把风的情态和魅力描写的淋漓尽致。
潇洒是风,柔情是风,强悍是风,狂放是风,自由自在仍是风……
图片原创,请勿商用!
来源:青荷诗话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