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擀面嚼着能 “弹牙”!老面发酵+现擀现剁,汤头一浇香到跺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7:00 1

摘要:小时候最馋奶奶做手擀面的日子。土灶台烧着柴火,铁盆里的面粉堆成小山,奶奶舀一勺井水,指尖沾着面粉划拉几下,面团就变得光溜溜的。擀面杖在案板上 “咚咚” 响,面团被擀成薄如纸的大圆片,刀切面的 “沙沙” 声像极了雨打树叶。等水沸下面,白花花的面条在锅里翻涌,飘出

小时候最馋奶奶做手擀面的日子。土灶台烧着柴火,铁盆里的面粉堆成小山,奶奶舀一勺井水,指尖沾着面粉划拉几下,面团就变得光溜溜的。擀面杖在案板上 “咚咚” 响,面团被擀成薄如纸的大圆片,刀切面的 “沙沙” 声像极了雨打树叶。等水沸下面,白花花的面条在锅里翻涌,飘出的麦香混着猪油香,馋得我蹲在灶台边直咽口水。这碗带着柴火味的手擀面,藏着农村最朴实的烟火气,也成了我忘不掉的家的味道。

手擀面的历史能追溯到汉代,那时候叫 “汤饼”,《释名》里写 “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说的就是揉面擀制的过程。到了唐朝,手擀面成了宫廷宴席的常客,《云仙杂记》记载,宰相韦巨源宴请皇帝的 “烧尾宴” 上,就有一道 “素蒸音声部”,虽未明说,但按做法推测,可能是用手擀面摆成的造型面点。民间更是把擀面当作手艺传承,老辈人常说 “面要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看似夸张,实则是对筋道口感的极致追求。如今街头巷尾的老字号面馆,不少还守着 “面不过夜,擀不过时” 的老规矩,让这碗面承载着千年的烟火味。

刚出锅的手擀面最勾人!瓷碗里的面条根根分明,裹着琥珀色的汤汁,表面泛着油亮的光。夹起一筷子,面条 “颤巍巍” 地抖着,能看到截面的细密气孔,那是醒面到位的标志。凑近了闻,麦香混着酱油和骨汤的鲜气直往鼻子里钻,趁热唆一口,面条在齿间 “咯吱” 作响,劲道得能感觉到面筋在拉扯,汤汁顺着面条滑进喉咙,咸鲜中带着点猪油的醇厚,配上几筷子酸豆角和煎得流心的荷包蛋,烫得直哈气却舍不得停嘴,一碗下肚,额头沁出细汗,浑身都暖烘烘的,满足得想叹气。

1.面粉:精准到克的配比
中筋面粉 500 克(家庭常用面粉即可),加入 5 克盐(增加筋性),水温控制在 30℃左右(约 250 毫升),天热时可用冰水和面,避免面团黏手。

2.蔬菜:看季节挑新鲜度
春秋选韭菜、菠菜,掐断时茎部能渗出汁液的最新鲜;夏季选黄瓜、番茄,表皮带刺、按压有弹性的更脆嫩;冬季选白菜、胡萝卜,叶子鲜绿、根部无霉变的为佳。

3.肉类:现切现用口感好
做肉酱选三分肥七分瘦的前腿肉 500 克,切成 0.5 厘米见方的小丁,比绞肉更有嚼劲;炖排骨选带骨髓的筒骨 1000 克,敲开后骨髓呈半透明状的最新鲜。

第一步:和面醒面 ——“三揉三醒” 出筋道
碗里倒 500 克中筋面粉,加 5 克盐拌匀,分三次倒入 250 毫升 30℃温水(边倒边用筷子搅成絮状),下手揉成粗糙面团(刚开始有点散,别加水!)。盖上湿布醒 10 分钟,取出揉 5 分钟至面团光滑,再醒 10 分钟,重复 3 次(总共醒 30 分钟)。这样揉出的面团延展性好,擀的时候不易断裂。
关键火候:水温别超过 40℃,太热会烫熟面筋,面条易断。

第二步:擀面切面 —— 擀面杖上的 “薄厚秘诀”
面团擀前撒一层干面粉,用擀面杖从中间往四周推,边擀边转面团,擀成 0.3 厘米厚的大圆片(拿起能透光但不破)。撒面粉折叠成三层,用刀切成 0.5 厘米宽的面条,切完抖散防粘连。
创新技巧:擀面前在面团里揉进一个鸡蛋(去壳约 50 克),面条更黄亮有韧性,适合做炒面。

第三步:熬汤炒码 —— 料足味才浓
炒肉酱:热锅放 50 克猪油(比植物油香),下 500 克肉丁炒至微黄,加 20 克豆瓣酱、10 克生抽、5 克老抽炒出红油,加 500 毫升热水炖 20 分钟,收汁时撒一把葱花。
熬骨汤:1000 克筒骨焯水后放砂锅,加 3 片姜、2 颗八角,加 2000 毫升冷水大火煮 1 小时,转小火炖至汤色奶白,加盐和胡椒粉调味。
关键时间:炖肉酱别用大火,中小火慢炖才入味;骨汤一定要冷水下锅,血沫才煮得出来。

第四步:煮面捞面 ——“滚水下锅,点水三次”
水沸后下面条,用筷子轻轻拨散,大火煮至沸腾,加半碗冷水(防止溢锅),重复 3 次(总共煮 4 分钟)。面条煮到浮起、掐断无白芯时捞出,过一遍凉开水更劲道(热汤面可省略)。
冷门技巧:煮面水里加 10 毫升白醋,面条更爽滑,还能中和面粉的碱味。

第五步:装盘调味 ——“灵魂搭配” 点睛
碗里先舀 200 毫升热汤,放面条,浇上 3 勺肉酱,码上烫好的青菜、煎蛋,撒一勺蒜末和香菜。喜欢吃辣的淋一勺油泼辣子,趁热拌匀,面条吸饱汤汁,每根都裹着酱料,香到舔碗!

最近刷到很多博主用手擀面玩出花样:

1.“瀑布芝士手擀面”:煮好的面条裹上融化的马苏里拉芝士,拉丝能拉半米长,配番茄肉酱简直绝了,妥妥的 “碳水快乐”;

2.“冷淘手擀面”:学古人夏天吃 “冷淘”,面条过冰水后拌麻酱,加黄瓜丝和豆芽,撒一把焙香的花生碎,清爽又开胃,比凉面更有嚼劲;

3.“手擀面披萨”:把面条铺在烤盘上烤至金黄,代替饼底,抹番茄酱后放芝士和虾仁,烤箱烤 10 分钟,外脆里嫩,成了小红书爆款。
就连压面机都成了 “懒人神器”,不过老辈人说:“机器压的面没‘人气’,擀面杖揉出来的面,吃着才有魂。” 你更喜欢传统手擀还是新潮做法?

我家吃手擀面必配一碟腊八蒜,酸辣解腻!想问问大家:
✅ 你家做手擀面会加鸡蛋还是加碱?
✅ 配过最惊艳的浇头是啥?(我见过有人配红烧肉,香到犯规!)
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吃法,点赞最高的 3 个 “秘方”,我会整理成下期教程哦~

关注食味流年,带你了解更多和美食有关的故事、知识和技巧。

来源:壹号美食公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