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铁,是城市居民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城市迈入“地铁时代”。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1万公里,每天约有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
——北京地铁“伟大胜利”主题专列运行侧记
北京地铁19号线“伟大胜利”主题专列车厢剪影。
地铁,是城市居民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城市迈入“地铁时代”。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1万公里,每天约有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
群众活动的空间拓展到哪里,全民国防教育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从8月31日起,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地铁19号线开通的“伟大胜利”主题专列,成为首都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中亮丽的风景线。让我们跟随乘客的脚步,探寻地下交通干线如何变为润物无声的流动课堂。
专列车厢内立体化布展,乘客在车厢各处都能看到抗战历史和强军新貌展示
9月11日,笔者在牡丹园站排队候车。专列停下,一组贴在车门玻璃上的“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海报,首先映入眼帘。
“海报是门贴。每节车厢还设有2条贯穿首尾的顶贴、20个位于车厢中段的侧贴,以及铺满脚下的地贴。”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中国军号”客户端工作人员康祺介绍,专列车厢实施的是立体化布展,乘客目之所及,都能看到“伟大胜利”主题内容。
笔者跟随几名兴趣浓厚的乘客,逐个车厢观看布展内容。只见主题内容自然融入各个车厢整体布局,丰富而不杂乱。前5节车厢每节设立1个主题,浓缩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中流砥柱”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引领,“同仇敌忾”展现全民抗战的壮阔图景,“胜利之本”诠释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遍地英雄”镌刻浴血奋战的英烈群像,“携手并肩”再现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协作历程。
车厢顶贴中“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等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论断,杨靖宇的灵魂拷问:“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以及“四万万人齐蹈厉”的诗句、“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的抗战歌词、国际友人对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寇的评价,言尽而意无穷,令人久久回味。
车厢侧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广大群众在抗战中创造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独特战法,寥寥百字、言简意赅,以突出的战果证明,伟大的胜利源于人民群众被广泛发动起来,汇聚成陷敌于人民战争汪洋大海的磅礴伟力。
车厢地贴将平型关大捷、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等抗战中的著名、重大战役名称连结成一条“时间走廊”,把党领导建立的晋察冀、冀鲁豫等19块抗日根据地串联成一条“红色脉络”,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和感染力,令人印象深刻。
乘客观看布展内容时发现,脚下的这片土地曾是抗战的热土。地贴上,卢沟桥绘图旁边的注脚清晰醒目: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此开始;侧贴上,一块以“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为题的展板,介绍了“七七事变”后中国守军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等爱国将领英勇抗敌、壮烈殉国的事迹。
快速行驶的专列,仿佛穿越时光隧道。第6、7节车厢主题为“向百年”,意为向着人民军队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第6节车厢地贴还原训练场上坦克驶过留下的履带辙印;第7节车厢地贴则模拟了福建舰航母的甲板,二者共同反映出我军从陆地走向远海大洋的历史性跨越。
进入第7节车厢的乘客,仿佛踏上了福建舰的甲板——车厢地贴从舰载机降落时使用的阻拦索到直升机起降点,以及甲板前端标志性的“18”字样,都进行了完美还原。在车厢顶贴上,还绘有“伴飞”的战机影像。“这趟专列让我们有一种乘航母上班的感觉。”两名青年乘客满怀激情地说。一名上了年纪的乘客同样为专列的创意点赞:“在有限的空间内,浓缩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可以说是别出心裁。”
第8节车厢主题为“中国军号”。“中国军号”客户端是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打造的自主可控、传播力强的新型军事网络传播平台,利用文字、图片、广播、电视、短视频、直播等全媒体手段,在移动端面向国内外,全天候提供权威军事信息和军事资讯服务。
该车厢重点呈现“中国军号”上线以来的发展成就,从全军首个数字虚拟主播“穆兰”的亮相,到抗战题材互动视频《长夜烽火》的沉浸式体验,再到多场直击现场的精彩直播、丰富多元的线下活动,一个专业化、立体化军事资讯平台正在快速成长。
“对抗战胜利新的展示方式,以及现在的新装备、新媒体,都让我耳目一新。”一位中年男乘客表示,下一次他将带着孩子一起乘坐这趟专列,在出行中接受教育、增长知识。
主题专列上,乘客观看地贴、侧贴内容。
部分站点规模化宣传,乘客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拨动心弦的力量
“还没有看到专列,心情就振奋起来。”9月13日,一对母子刚刚走进地铁草桥站10号线换乘19号线的通道,便被眼前的一组灯箱吸引住了。这组灯箱以高清画面,呈现了歼-35A、03式远程火箭炮、99A主战坦克等我军部分现役武器装备的影像。她的儿子是一位小军迷,一边观看灯箱上武器装备影像,一边大声朗读文字介绍。
“感觉就像在阅兵。”这位母亲略显激动地说,历史上我军总以劣势装备战胜强敌,现在装备水平上去了,“十八般兵器”都有了,打胜仗的底气一定越来越足。经过此处的一位退役军人,则关注到了这组军事装备图片展的主题——守护和平。“中国人民对抗战胜利的记忆,已升华为对人类和平事业的坚守。”他说,日益强大的人民军队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坚定力量。
走出换乘通道,来到草桥站厅南侧玻璃墙下,“伟大贡献——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览呈现在乘客面前。展览通过大量的图文资料,呈现了中国率先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和中国军民英勇顽强地抗战、支援世界各国反法西斯战争、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非凡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和平事业作出的伟大贡献。
伟大贡献伴随着巨大的民族牺牲。展区内,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等一组数字,以及日军南京大屠杀、“万人坑”、强征劳工和慰安妇等历史图片,让参观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先辈们在国力远逊于敌的情况下,以血泪书写、用生命铸就的。
英雄的血,浇灌胜利的花。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国共产党人付出巨大牺牲。在草桥站台两侧墙壁上,26个灯箱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部分抗日英烈事迹。除了人们较为熟悉的赵一曼、李林、狼牙山五壮士等人外,这个展览还介绍了多条战线的英烈事迹。
比如,《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何云,被誉为“华北抗战的向导”。1942年5月,何云在反“扫荡”战斗中牺牲后,刘伯承同志沉痛地说:“实在可惜啊!一武(指左权)一文(指何云),两员大将,为国捐躯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围绕全民国防教育月“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主题,以开通“伟大胜利”主题专列为契机,北京轨道运营公司会同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中国军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对部分站点进行规模化布展,让乘客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让不能忘却的历史走进人们内心、激发奋进力量。
北京地铁19号线草桥站换乘通道内,乘客观看“守护和平”军事装备图片展。
承办单位线上线下一体化运作,乘客深度体验“没有围墙”的国防教育课堂
“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中国军号”工作人员申薇说,完成专列、相关站厅和换乘通道的布展,只是上篇文章;吸引乘客在手机客户端对布展内容进行关注、分享,则是不可或缺的下篇文章。从一开始,“中国军号”和北京轨道运营公司,就按照线上线下一体化运作的思路,筹划推动主题专列系列宣传活动。
8月31日运行当天,他们协调电视剧《浴血荣光》剧组人员参与网络直播活动。该剧导演、编剧和剧中毛泽东同志扮演者、陈毅同志扮演者等,在“中国军号”记者带领下,对主题专列的8节车厢逐一探访,对车厢顶贴、侧贴、地贴的内容仔细观看。剧组人员还把专列展示内容与剧中情节相关联,引发观众广泛共鸣。直播中,第一拨乘客畅谈收获的惊喜和切身感受,让屏幕前的观众“心向往之”。当天,多个新媒体平台推出几十条反映乘客沉浸式体验的短视频,形成“滚雪球”效应。
与主题专列一样,通过网络直播,“守护和平”主题军事装备图片展览也实现线上线下互相引流。军史专家董保存与“中国军号”记者,并肩介绍灯箱里的各个装备图片,并回顾近年来我军武器装备建设的发展变化,受到很多网友关注。
“采用互动方法,吸引更多网友把滑动手机的指尖停在国防教育内容上。”“中国军号”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这次专列开通为契机,继续探索把移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成最大增量的管用招法,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接受国防教育、共同筑牢精神长城。
地铁具有安全舒适、准点快捷、低能耗、少污染等优点,是现代城市生活中比较理想的公共交通工具。近年来,多地探索依托地铁空间开展国防教育的方法路子。
今年八一建军节当天,重庆市“国防动员 有你有我”主题轨道交通国防动员宣传教育专列在环线开通,成为山城全民国防教育园地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专列车厢内布设多幅宣传标语和知识挂图,包括国防动员含义和标志、国防动员法律、公民的国防动员义务等,各项内容既独立成章,又互相联系。
重庆轨道交通环线途经沙坪坝、渝北、九龙坡等6个区和多个重要地段、繁华商圈。每天国防动员宣传教育专列开行6趟,宣传教育内容可以覆盖1万人次以上。
8月6日,江苏省南京市地铁5号线“双拥线”正式开通运营,与此前开通的公交25路“双拥线”、有轨电车“双拥号”、地铁4号线“国防教育主题车站”等,共同构成南京城市交通国防教育矩阵。
这趟双拥主题地铁车厢内张贴着“爱我人民爱我军”等主题标语和宣传海报,车载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海军南京舰宣传片、退役军人相关政策解读等视频。在沿线每座车站服务台,都设有“拥军驿站”标识,摆放着烈士褒扬、军人退役安置就业等多项优惠政策宣传册,有的还放置战斗机模型等吸引市民拍照“打卡”。整条线路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乘客在出行途中潜移默化接受国防教育,厚植爱国情怀。
广东省广州市、河北省石家庄市、四川省成都市等地,也纷纷利用地铁开展国防教育和征兵宣传。相信随着全民国防教育的深入开展和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会有更多的城市用好地铁这个载体,推动国防文化融入市民群众日常生活。
北京地铁19号线“伟大胜利”主题专列VR视频。
来源:中国军视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