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上线iPhone17百亿补贴!直降千元,却遭大量用户投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16:51 1

摘要:以消费者王左为例。他在iPhone 17首发当天成功下单,使用的是常用拼多多账号和日常收货地址,也没有进行截图或分享,仅购买了一台用于自用的设备。

拼多多上线iPhone17百亿补贴,直降千元,为何会遭到大量用户投诉,究竟是何原因?

9月10日,iPhone17系列正式发布。中国市场作为苹果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首发当天各大电商平台迅速亮相预售页面。

在开售之前,拼多多迅速上线了“百亿补贴”活动,宣布iPhone 17系列手机首发即直降1000元

如此优惠的力度使拼多多成为iPhone新品发售初期最具吸引力的购买渠道之一。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用户在拼多多上下单后,虽然页面显示“付款成功”,却收到了平台自动退款通知,其理由是“收货信息不符合发货条件”。

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将其称为“砍单”,也就是订单被平台在未征得用户同意的前提下取消。

以消费者王左为例。他在iPhone 17首发当天成功下单,使用的是常用拼多多账号和日常收货地址,也没有进行截图或分享,仅购买了一台用于自用的设备。

付款完成后,他原本以为交易已经成功,但12小时之后却收到了平台的全额退款通知。

王左表示,在下单前,他还专门咨询了有“砍单”经历的网友,按照网络上传播的“防砍单教程”逐步操作,依旧未能避免被取消订单。

平台客服表示这类情况属于“系统判定”,但未能提供具体判定依据,仅称“这是概率问题”

拼多多平台上的一位苹果商品商家透露,其经手的订单中,有大约三分之二遭遇了砍单。多个用户在社交平台晒出订单截图,退款原因大同小异,系统自动识别为不符合活动条件。

有用户怀疑平台存在“黑号”机制,某些账号因为参加了太多优惠活动或有退款记录,系统会自动降低他们的信用评级,导致无法享受补贴优惠。拼多多客服对此并未正面回应,仅表示平台会根据用户行为自动判断。

拼多多方面回应称,平台设有智能风控模型,用于识别“黄牛”行为。系统会根据设备登录记录、收货地址重复情况、账户活跃度、历史交易行为等多个标准进行分析。如果账号被识别为存在异常行为,即便下单成功,也可能被系统取消。

但不少用户表示:“我只是一个普通消费者,不是黄牛,却因为风控机制被误伤。”更有部分用户在“黑猫投诉”等平台发起维权,但反馈大多无果。

一位名叫小文的用户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曾在拼多多购买苹果手表时遭遇砍单,多次投诉无果后决定提起诉讼。案件在提交起诉半年后才被法院立案,她最终在开庭前与拼多多达成调解,获得400元的损失及起诉费。

拼多多“百亿补贴”自2019年上线以来,曾因补贴力度大、价格优势明显,吸引了大量用户。但随着补贴商品种类增多,特别是涉及高客单价商品如iPhone、茅台时,平台的风控系统也变得更加严格。

以这次iPhone 17为例,虽然拼多多在销售页面明确标注“需当面签收激活”,意图防止黄牛转卖,但在二手平台上仍可见大量拼多多渠道流出的新机,说明黄牛行为并未完全遏制。

普通用户却要为了成功下单,不得不去研究教程、模仿正常的购物行为,还得避开系统的风控,这样购物体验变得很差。

平台并未对被误伤的用户提供清晰的申诉机制或补偿方案。一旦订单被砍,用户往往只能接受退款,无法重新下单参与活动。这让部分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拼多多通过“百亿补贴”吸引用户,的确在短期内带来巨大流量,但平台的风控机制若不能保持透明与合理,很可能在赢得价格口碑的同时,失去用户的长期信任

这次iPhone 17的补贴销售,原本是拼多多进军高端市场的重要一步。但从用户的体验来看,平台除了技术上要加强,需要有更清晰、公平的规则,才能真正实现“低价不低质”的目标,满足用户的期待。

来源:晓婷医生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