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解码鲸语鸟叫,科学家推进“人兽对话”,动物却可能懒得搭理你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6:30 1

摘要:2016年日本科学家研究山雀时发现,它们会将“警报”和“招募”两种叫声按顺序组合,不同的顺序会引发不同反应。这说明它们的叫声可能具有“组合性”——这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你有没有幻想过,有一天能和鲸鱼聊天,或者听懂鸟在说什么?现在,科学家们正试图用人工智能(AI)技术,把这种看起来像童话的场景,变成现实。

他们已经开始“翻译”倭黑猩猩的社交语言,分析抹香鲸的“咔哒声”,甚至模拟鸟鸣的语法结构。听起来很厉害,但问题是——动物真的想和我们说话吗?

2016年日本科学家研究山雀时发现,它们会将“警报”和“招募”两种叫声按顺序组合,不同的顺序会引发不同反应。这说明它们的叫声可能具有“组合性”——这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到了2023年,法国雷恩大学的梅丽莎·贝尔特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雨林中观察倭黑猩猩,记录下700次叫声,她发现这些猩猩会用不同的声音组合表达社交意图,比如“我们一起干”或“待在一起更好”。

这些组合并不是随便凑出来的,是有固定的表达和含义的。从这些例子来看,动物的确存在某种“语言结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叫声是否真的等同于人类语言,还不能下结论

毕竟组合几个声音和创造出一句有逻辑、有语法、还能表达新意思的话,是两回事。

在加勒比海多米尼加共和国海域,非营利组织CETI(Project CETI)正在研究抹香鲸。他们用AI分析鲸鱼发出的“咔哒声”,发现这些抹香鲸有‘语音字母表’,类似人类元音和双元音。

研究人员还开发了AI模型,模拟鲸鱼叫声的生成方式,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与鲸鱼对话”。但问题在于,AI能模仿鲸鱼的声音节奏,却不一定能理解鲸鱼的意思

为了更快识别动物叫声,科学家们训练了大量AI模型。例如,NatureLM-audio模型就能听出音频中有几只鸟在叫,还能判断它们的物种,这种工具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

不过也有研究者选择不用AI,因为他们发现AI难以分辨嘈杂环境下的动物声音。他们认为,人类观察和录音结合,才能真正了解叫声在具体场景中的含义。不然AI可能只是识别了“声音模式”,却没能理解“社交背景”。

科学家试图用AI生成动物语言,再播放给动物反馈反应,测试它们是否有回应,但这类实验也引发了伦理争议。

动物是否愿意与人类交流?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法国科学家贝尔特就曾坦言:“我不确定我是否愿意与它们交流,也不确定它们是否愿意与我们交流。”

科学家Dominique Potvin也表示,不同动物对世界的感知方式与人类相差巨大,我们可能根本无法理解它们的思维。

与其说AI让我们“理解”了动物,不如说它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我们过去忽视的交流方式。但是否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兽对话”,还远远谈不上

语言,是人类最复杂的交流手段。AI如今正把这种能力向动物界延伸,让我们窥见了鲸鱼的“语言结构”、鸟类的“语法规律”、黑猩猩的“社交短语”。

语言不仅是声音的组合,更是思想的表达。如果动物的交流只是行为信号,而非抽象思维的外化,那么我们即使“听懂”了它们的叫声,也未必真的理解了它们的想法。

当我们迫切想要用AI“破译”动物语言的时侯,或许也该想想:动物是不是真的愿意与我们对话。

来源:老徐述往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