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发现不改变:日记,我恨你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3 15:05 1

摘要:故事中的女儿对日记产生了“恨”的情绪。这种情绪是非常真实且自然的反应。智慧的爸爸并没有忽视或者否定女儿的这种情绪,而是选择接纳和保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孩子的情绪被认可时,他们会感受到被尊重,内心会产生一种安全感,其心理健康程度更高。

女儿的老师每天给学生布置一篇日记。

有一天,女儿对爸爸说:“我恨死日记了。今天我实在是才思枯竭,写不出来了。”

智慧的爸爸说:“孩子太好了!日记太可恨了,你能不能把你这么恨日记的感觉写出来,爸爸特想感觉感觉。”

女儿说:“没问题。”

于是,一篇不是日记的日记就写成了,题目就是《日记,我恨你!》。

对于孩子的教育“只发现不改变。”

1.故事中的女儿对日记产生了“恨”的情绪。这种情绪是非常真实且自然的反应。智慧的爸爸并没有忽视或者否定女儿的这种情绪,而是选择接纳和保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孩子的情绪被认可时,他们会感受到被尊重,内心会产生一种安全感,其心理健康程度更高。

2. 爸爸的回应不仅保护了女儿的情绪,还巧妙地激发了她的创造力。爸爸鼓励女儿把对日记的“恨”写出来,让女儿能够自由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实则是对女儿创造力的一种保护。

3.爸爸在这个过程中很好地体现了“只发现不改变”的教育理念。爸爸没有强行要求女儿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写一篇规规矩矩的日记,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女儿的心理状态。

4. 爸爸没有试图去改变女儿的想法或者创作内容,而是尊重她自然的表达。这种尊重正是“只发现不改变”理念的核心价值所在,它让孩子能够保持自己的个性,沿着自己的成长轨迹发展。

5. 这个小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要注重孩子的情绪和创造力,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发现他们的独特之处,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既定的模式去学习和成长。

6.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和想法,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来源:牛快快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