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8-19日,东城区总工会“百年工运·智汇东城”双月讲堂活动走进有着580年历史的皇家寺院智化寺,区内百余名职工代表在区委党校管理教研室教授陈彬彬的带领下,一起穿越时空长廊,感受古建之美,聆听京音乐的岁月回响。
智化寺里听古乐
京乐声中悟匠心
“百年工运·智汇东城”
2025年9月18-19日,东城区总工会“百年工运·智汇东城”双月讲堂活动走进有着580年历史的皇家寺院智化寺,区内百余名职工代表在区委党校管理教研室教授陈彬彬的带领下,一起穿越时空长廊,感受古建之美,聆听京音乐的岁月回响。
古建为书 触摸历史温度
当午后的阳光洒在智化殿的藻井上,陈彬彬教授以智化寺的建造者王振为引,生动讲述了这座明代司礼监掌印太监舍宅为寺的传奇。古建筑群中造像、雕刻、彩绘等传统文化艺术精品,无声的传递着传统文化跨越百年的独特魅力。
梵音入耳 感受活态传承
当京音乐登场时,职工们屏住了呼吸。笙、笛、云锣、鼓齐声响起,各个乐器之间相互配合呼应,形成庄重典雅的曲调和富有张力的声场。这种源自唐宋的宫廷乐种,历经五个世纪仍保持着工尺谱的原真性,让今天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我国古代音乐“活化石”的延续和传承。
匠心对话 古今精神共鸣
智化寺梁枋上沥粉贴金的缠枝莲纹、大殿内转轮藏的精巧机关、用于对抗地震的榫卯结构……一个个凝固的建筑语言,无声地诉说着明代工匠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完美的执着信念。
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区总工会选择在智化寺举办讲堂,旨在让职工通过现场参观精美文物、聆听京音乐,了解智化寺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以及明代造像的艺术魅力,从中读懂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感受文化的积淀与厚重,领悟文化的守护与延续,从而引起职工对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的深层共鸣,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