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萨德入韩”,我们曾举国抗议,为何如今却鲜有人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3 13:26 2

摘要:虽然萨德反导系统看似跟陆基中段防御系统等冲突,但仔细研究后会发现,萨德在具备反导能力的同时,还具备优秀的灵活性。

2016年9月30日,韩国宣布将乐天集团星州高尔夫球场作为“萨德”系统最终部署地点。

2017年3月6日,萨德系统正式入韩,抵达驻韩美军乌山空军基地。

当时,我们怒不可遏,自发抵制韩国产品,例如拒绝购买韩国汽车、手机等。

如今9年过去了,再当我们讨论萨德时,却显得异常风轻云淡?为什么会这样?

萨德的全称叫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英文简称“THAAD”。

萨德是美国导弹防御局和美国陆军隶下的陆基战区反导系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雷神公司共同研发。

一套完整的萨德反导系统,由挥车、火控雷达、6部8联装发射装置和48枚拦截弹组成。

虽然萨德反导系统看似跟陆基中段防御系统等冲突,但仔细研究后会发现,萨德在具备反导能力的同时,还具备优秀的灵活性。

这就不得不说下萨德的优点了。

萨德配备一台AN/TPY-2 X波段固体有源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积为9.2平方米,安装有30464个天线单元,探测最大距离高达1200公里。

跟爱国者2和3系列“点防御”不同的是,萨德属于“面防御”反导系统,射程300公里,可防御半径200公里,非常适合领土狭小的国家,例如欧洲、日韩。

萨德采取的防御手段是“直接碰撞”,之前,美国的反导系统采用“偏离轨道”式打法。

例如一颗导弹正在朝A地发射,美国发射一枚防御导弹,只要让来袭导弹偏离轨道,无法精准击中A地,就视为“成功”。

但是,一些导弹内部装有生化药剂,不管落在哪里,都会对城镇、自然生态造成破坏,所以萨德的反导模式就是,直接用反导导弹跟来袭导弹对轰,用爆炸的高温来破坏生化药剂。

萨德受欢迎的优点是,反导技术高,发射装置位于10×10重型扩展机动战术卡车上,能灵活转移到目标区域,韩国直接弄个几套萨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导弹发射分为初期、中端和末端。

虽然导弹在发射初期速度慢,那你总不能发射导弹,冲到人家领土上实施拦截吧,这就不是反导性质,而是属于妥妥的袭击,退一步讲,你怎么知道这枚导弹是冲着你来的?万一人家只是做个军事实验呢……

当导弹进入大气层后,又因为轨迹难以捉摸,并且大气层外面空气含量低,弹头散发的热辐射较低,反导系统很难用红外探测仪器捕捉到目标。

而导弹末端不一样,到了这阶段,基本能确定这是敌军发射的袭击导弹,并且在空气阻力和重力影响下,弹道轨迹偏稳定,反导系统很容易计算出拦截轨道。

既然如此,萨德能拦截一切导弹了?这样岂不是无敌了?

看如今我们对萨德的态度就知道,这玩意放在非洲、南亚这些国家周边,肯定出彩,但放在中国周边,跟一个玩具差不多。

至于原因很简单,一是探测失效,二是末端速度。

萨德配备的AN/TPY-2雷达,采用采用X波段(8-12 GHz),能覆盖半径2000公里内的上升导弹,看着很唬人,能检测中国东部和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的导弹发射活动。

既然萨德能监测,我们也能反监测。

例如中国多种反辐射导弹(如LD-10)和X波段干扰机,又或者俄罗斯“希比内”电子战系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萨德。

退一步讲,就算被萨德监测到又能怎样,因为萨德主要监测的是中短程导弹,对巡航导弹或超音速导弹基本没啥效果,并且萨德还受到地球曲率和地形限制。

都说萨德厉害,那也要看对手实力,萨德主要拦截的是5~7马赫的中程导弹,再来看中国的导弹。

东风系列采用钱学森弹道或释放诱饵弹头,萨德根本预测不到轨迹,而且东风系列的导弹末端速度超过10马赫,就算提前被萨德监测到,也拦不住东风导弹。

简而言之,萨德一旦拦截末端速度在8~10马赫的导弹,成功率极低,来袭导弹末端速度超过10马赫,萨德基本拦不住,末端速度超过15马赫,萨德跟玩具没区别。

所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疯狂点“洲际导弹”+“核武器”科技树才是正确的,只要导弹末端速度够快,这玩意是真拦不住,至于海军空军什么的,就算不研究,敌军也不敢轻举妄动,伊朗当初就是这么想的。

来源:桑榆说in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