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周,澳大利亚墨尔本西里士门小学的39名学生走进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与中国小伙伴同上一堂课,在琅琅书声中感受东方课堂的魅力。课后,他们携手漫步金陵城,从夫子庙的雕梁画栋到鸭血粉丝汤的氤氲热气,用童真目光丈量这座千年文脉。今天,恰逢研学尾声,儿童作家刷刷以一场跨越
本周,澳大利亚墨尔本西里士门小学的39名学生走进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与中国小伙伴同上一堂课,在琅琅书声中感受东方课堂的魅力。课后,他们携手漫步金陵城,从夫子庙的雕梁画栋到鸭血粉丝汤的氤氲热气,用童真目光丈量这座千年文脉。今天,恰逢研学尾声,儿童作家刷刷以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为这场中澳文化之都的邂逅画下诗意注脚。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报告厅,在《数鸭子》歌曲声中,学校1800书场特别专场“中澳共读”活动拉开序幕,本次活动主题为“拥抱在一起”,著名儿童作家刷刷来到现场,和孩子们共读《抱抱,抱抱》。
《抱抱,抱抱》是刷刷以南京诸多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孵化小鸡小鸭等科学体验课程为创作灵感,结合儿童成长中的情绪管理、自我认知等成长体验,倾情创作的一部儿童绘本。讲述了一个男孩宁宁和小鸭子“抱抱”之间从期待、守护到相见、拥抱的暖心故事。
现场,长小的学生们以舞台剧的方式演绎着书中情节,台下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校务委员赵昌竹说:“这次特别安排了中澳共读活动,因为墨尔本是世界文学之都,南京也是世界文学之都,有这样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孩子们一起读读书,聊聊书,和作家一起交流,也让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孩子一起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同时,借这样一个机会把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推荐给澳大利亚的老师和同学们。”
随后,双方小朋友还分别用中文介绍了各自家乡的动物,南京娃说鸭子,澳大利亚小朋友则讲述袋鼠的故事,大家还一起绘制有关鸭子的书签。
11岁的Thomas,学习中文已有7年,中文名叫彭艾童,他说开始接触中文觉得挺难的,坚持学习后,发现中文很有趣,“我每天在家学习,我觉得不难。这次来南京,我去了博物馆和动物园,在博物馆我和我的伙伴在里面玩。我还很喜欢吃面条,我很开心。回去以后,我希望我的朋友们也能来中国玩。”
西里士门小学校长Trevor Strolla说,他们学校是一所英中双语学校,很多学生在4、5岁就开始学习说中文。从2014年开始,长江路小学就和西里士门小学结成姊妹校,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与往来。西里士门小学曾多次组织学生来长小研学,去年暑假,长小的孩子们也走进西里士门小学的课堂。Trevor Strolla说,这次来到南京不仅让学生们中文得到很好的锻炼,也感受着中国文化的魅力,“我们被南京人的友好和热情深深打动,不管是来我们的姊妹学校还是餐厅吃饭、旅游,大家都非常热情,愿意帮助我们。从学校本身来说,中国学校组织性非常强,所有事情安排细致、井井有条。因为我们是中英双语学校,所以来中国对于学生来说是难得的机会,让他们在澳大利亚学习的中文放到实践去运用,我们也看到我们的学生在中国把他们中文的潜力完全激发出来了。同时,也是让他们亲身了解中国文化是什么样子,这个机会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难得。”
江苏新闻广播记者/沈杨
来源:伟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