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装剧当中,总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场景:大侠猛地甩出一锭银子,接下来那掌柜便会快速地咬上一口,以此来查验银子的真假。可是到了现代,黄金已然成为了各个国家央行的“至关重要之物”,而白银却逐渐沦为了首饰店当中的配角。在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一场历经了百年之久的“金属之间的
古装剧当中,总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场景:大侠猛地甩出一锭银子,接下来那掌柜便会快速地咬上一口,以此来查验银子的真假。可是到了现代,黄金已然成为了各个国家央行的“至关重要之物”,而白银却逐渐沦为了首饰店当中的配角。在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一场历经了百年之久的“金属之间的较量”。
一、白银曾是“经济顶流”,直到大国掀了桌子
十九世纪的世界,就如同一桌金银打造的火锅宴一般。各国纷纷希望将自家的货币与贵金属相挂钩。中国凭借着茶叶和瓷器所赚取的白银堆积如山,自然而然地极力推行银本位;而欧美国家的金银储量参差不齐,总是想着能够在两头都占到便宜。
这时候美国突然之间就拿出了“吸银之法”,即以较高的价格在全球范围内收购白银。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市面上的白银仿佛就像是被抽水机给吸走了一样,这种钱荒的状况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这场如同降维打击一般的情形,使得白银完完全全地退出了货币的舞台,从那之后,江湖之上就仅仅只剩下了黄金的传说。
二、黄金的“编制”是怎么考上的?
二战后美国主导了“经济分蛋糕大会”,接着为黄金颁发了“全球通行证”;美元与黄金相互关联,与此同时各国货币又以美元为锚定。在这一体系之中,黄金成为了货币领域的“公务员”,不过白银却转变成了“临时工”。
更关键的是,黄金很适合充当“货币尺子”,因为它产量稀少,性质稳定,也便于分割。对比之下,白银就像散装的食盐一样,开采的时候,很容易就能带出几十吨,而且在做实验的时候,还容易因为氧化而变黑。难道说真有哪个央行,愿意把这种东西当作自己的底牌吗?
三、工业革命给白银换了赛道
当黄金于央行金库里安然沉睡之际,白银已然被科技公司大肆抢购。在手机内的电路板中;在光伏电站的涂层上;甚至在你家的空调开关处,到处都能见到白银匆忙的身影。
这就造成了奇妙的现象,白银越是有用,却越是不适合当作钱。就好像打工人的技能越多,不过老板却越是舍不得让他去当吉祥物。如今白银有七成的身家都押在了工业上,那它又哪里还有心思去争夺货币界的“铁饭碗”呢?
四、中国人烧炉子改变了游戏规则
现代冶炼技艺,使白银成为了“附赠之物”——在炼铜的过程中,顺便将白银提纯一下,就如同烧烤摊那样,购买肉类会赠送孜然。全球七成的工业用白银,产自金属冶炼所产生的“剩余部分”,而中国恰恰是那个掌控着核心烧烤技艺的“烹饪大师”。
想象一下,如果白银突然恢复货币地位,相当于把定价权交给了全球最大的生产国。这样的话,那场景就好像让四川人去制定全球的辣椒标准,而且欧美国家说不定都会在夜里辣出眼泪呢。
白银的未来藏在手机里
从货币领域的王者,到工业体系中的骨干,白银所经历的事情,印证了历史那颇为奇特的一面:有的时候,淘汰你的并非是同行业的对手,而是来自不同领域的跨界者。如今每一部手机当中都含有零点几克的白银,全球每年淘汰掉二十亿部手机,这些如同“电子矿藏”般的东西,正在对白银的价值链进行重新塑造。
说到底黄金能坐稳硬通货宝座,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工业时代的“弃权”。而白银早已在另一个战场找到归宿,——它或许成不了货币传奇,但是谁家5G基站离得开这“科技血液”呢?下次擦银饰时不妨想想:你手上的氧化痕迹,恰恰是它征战工业文明的勋章。
来源:智者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