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月17号,内塔尼亚胡整了一件“狠活儿”,竟然公开呛声了我国的联合国发言人。面对耿爽劝说以军停火、呼吁中东和平的良言,他不屑一顾,公然阴谋论中方和卡塔尔“秘密联合”对以不利。
本月17号,内塔尼亚胡整了一件“狠活儿”,竟然公开呛声了我国的联合国发言人。面对耿爽劝说以军停火、呼吁中东和平的良言,他不屑一顾,公然阴谋论中方和卡塔尔“秘密联合”对以不利。
内塔尼亚胡言辞很是嚣张跋扈,说以方有美国的帮助,根本不怕中国云云。他还扬言中、卡两国如果要对以进行所谓的“信息战”,以军网络信息部队必将予以“严厉反击”。如此指名道姓对中方撂狠话,内塔尼亚胡表面上看是“飘了”,其实是要给美方缴纳投名状,在月底跟川普见面之前,他要把“反华”姿态摆足,讨好美方。
内塔尼亚胡这波儿突如其来的对华舆论攻击,属实是分不清好赖了。咱们的耿爽大使说的都是公道话,以军在中东地带穷兵黩武,把当地搅得不得安生,早已惹了众怒。耿爽的劝诫之语,今年七月份就讲过一次,现在旧话重提,是因为以方越来越丧心病狂,对中东苦难人民的迫害手段在加剧。
在加沙,以方实施了一系列惨无人道的“人口清理”政策,种种战争罪行,就是奔着亡国灭种去的;在叙利亚,以方利用别国内乱动荡的时机,强占边境的叙利亚领土,甚至断了当地民众的水源;在卡塔尔,以军机直挺挺闯入人家的空域,对着人家首都搞炮轰,彻底惹毛了整个阿拉伯世界。
以军之所以敢疯狂在中东一带到处“拉仇恨”,是因为他们有恃无恐,无论怎么作妖儿,甚至是“先斩后奏”痛击美方的盟友,川普都会选择维护美以联盟的。谁让对以友好是象党的一贯策略呢,更是maga铁票仓的坚定共识。
可在也门,以军吃了瘪,胡塞部队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以军想要偷袭人家的港口仓库,结果遭到“反杀”,不但行动失败,自己也遭遇了军事报复。胡塞士兵炸掉了以军的机场,还抓住了一打儿战俘呢。
以军对阵胡塞武装战局不利,其实也并不让外界十分意外。早在今年上半年美军与其“对线”时,世人就初步感受到了胡塞的不可小觑,这支看似散兵游勇的“土老冒”部队,是有很强硬实力的。长射程导弹,无人机蜂群,以及超高灵活机动性,让美军损兵折将大失颜面,最后竟不得不跟胡塞武装谈判求和。
对外作战不力,对内贪污腐败,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的声望和民众支持率已然降到了历史新低点,此时的他非但没有反躬自省,反而拿耿爽大使的良言劝诫当筏子,公开在国际场合呛声中方,实属无可救药了。
内塔尼亚胡所说的中、卡“秘密联合”,完全是子虚乌有的凭空诬蔑,除了他自己空口白牙硬说咱们和卡塔尔联手在网上发布“反犹”信息,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我国跟中东的乱局有哪怕一丝一毫关联。
事实上,自打以方对卡塔尔动手了之后,国际社会除了美方顾左右而言他,北约阵营装聋作哑之外,全球各国几乎众口一词地猛烈谴责以色列。汹汹民意来自四面八方,内塔尼亚胡却简单粗暴地将其错误归因于中、卡在背后捣鬼,表面上看是“反华”上头了,实质上他在进行一场地缘政治的押注。
川普虽然是极端亲以立场,可就以方几次三番搞“大新闻”折腾下来,美方援以支持力度再怎么强,如今也是后继乏力了。更不要说以空军这次竟然还把美国铁杆盟友卡塔尔给炸了,川普实在是没法儿跟国内的石油资本交代,至少表面上要暂时对以冷淡一波儿。
可现在以军在也门受挫,正是需要美方“撒钱”的时候,内塔尼亚胡必须迅速使以色列获得更多的“统战价值”,这样才能争取更多美援。对中方发难,讨美方欢心,便是以方想出的一套破局之法。
3、脆弱美以联盟本月29号就是内塔尼亚胡和川普见面的日子,在这个阶段,中美也要开始着手进行第三轮关税谈判了。一边是西班牙会场的唇枪舌剑,一边是白宫的美以友好会谈,想必到时候国际舆论将会相当热闹。
内塔尼亚胡突然呛声中方代表,就是为了给接下来的白宫访问“打铺垫”,表明以方坚定站边美方的立场,好促成美以更深的“抢捆绑”。以方以为可以将咱们当成对美示好的工具,殊不知等待他们的,只有“作茧自缚”的结局。
以方多年以来在中东地带横行霸道的最大靠山,就是“金主”美国,可如今美军已经无力继续维持全球军事霸权了。拿阿富汗游击部队毫无办法,地面部队被胡塞武装暴揍,关岛基地处在我国“双航母”舰群侦察范围之下,便是美军的现状。美方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谈何给别家撑场子,以军只能自求多福。
纵然内塔尼亚胡有本事将川普哄得欢心大悦,他所期待的加强援助,也多半会落空。因为川普现在最需要的,是经济打击我国的有效手段,这方面以方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以方给不出合适的回报,美援方案想要获得国会批准就很难,川普这个总统也是无可奈何的,这便是美以联盟的脆弱性了。
而内塔尼亚胡公开呛声耿爽大使,一定程度上让中方的正义发言传播度更广了,我国大公无私、热爱和平、关心民生的形象在各个伊斯兰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内塔尼亚胡把咱们当“工具国”,反而让我国吃到了舆论红利。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你觉得以方后续还会折腾出什么新花样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哦。
来源:诺言卿史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