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山:农村福利院变身“幸福院”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15:03 1

摘要:在福利院大院一楼中庭,数十位老人正坐在这处开阔地的长椅和凳子上,享受阴凉。一旁的电视播放室内,空调送出阵阵凉风,十几名老人坐在靠墙的沙发上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节目。

青山重叠、碧波荡漾,在镇郊的山脚下,绿树掩映着一片四合院风格的二层楼房,这里就是湖北通山厦铺镇农村福利院。

“欢迎来到我们‘家’作客。”进入福利院大门,院长谢光利就热情的迎了上来。

在福利院大院一楼中庭,数十位老人正坐在这处开阔地的长椅和凳子上,享受阴凉。一旁的电视播放室内,空调送出阵阵凉风,十几名老人坐在靠墙的沙发上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节目。

“梁奶奶,您把脚放到椅子上,我好给您剪。”上午9时许,护理员陈秀平来到81岁的梁梅先老人房间帮她剪指甲。两人一边聊天一边忙活,宛若母女。“梁奶奶刚来时很内向,可能觉得自己是孤老,没面子。”陈秀平回忆道。细心的她发现老人身材清瘦,特意在床垫上加了一层棉絮,“她太瘦了,怕硌着。”

这样的贴心服务在福利院比比皆是。今年4月,福利院特意聘请县人民医院退休护士长吴格林担任专职业务院长。吴格林退休后本可在家享福,但一次福利院走访后,她再也放不下这些老人,“脑海里都是他们的影子。”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让老人吃好住好,还要让他们生活有尊严、精神有寄托。”吴格林说。她引导老人养成每天洗漱、整理内务的习惯,带领大家做健康操、开展棋牌比赛等,每个季度还会邀请镇卫生院医生为老人做一次全面的体检。

“他们十分用心,这里就是我的家了。”梁奶奶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整理床铺。房间里,独立卫生间、空调、热水器、马桶一应俱全,墙上安装的扶手和床头呼叫器格外显眼。这样的居住条件,在过去的农村福利院是不可想象的。

这一变化起源于2024年初,湖北通山县启动公办养老机构县级直管改革,打破乡镇界限,关停8所基础薄弱的福利院,整合组建4所区域性农村福利院。县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对保留的福利院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每所福利院辐射周边3个乡镇,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最大的变化是实现了人群分类管理。自理老人可享受单间待遇,半失能、全失能老人则分区域居住,由持证护理员专门照护。县级失能老人照护中心也同步建立,实现特困失能人员县级集中供养。

厦铺镇农村福利院是4所区域性中心福利院之一,现有59间房,全部按照适老化标准改造,配备了明厨亮灶食堂、医疗室、活动室等功能区。现在入住的47位老人中,41人属于特困供养,3人是社会代养,9位失能老人。

傍晚时分,福利院活动室渐渐热闹起来,81岁的张爱景老人即兴唱起通山民歌《教我唱歌》,洪亮的歌声落落大方,引来阵阵掌声。

健康操、棋牌比赛、每月放一场电影,每季度看一场文艺演出,每半年开展一次亲情联谊开放日,在福利院的每一名老人只要愿意,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娱乐项目,这让他们乐在其中。

“这里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张爱景感慨道。

“4所农村福利院年运营成本约290万元,但这笔钱花得值。”通山县民政局局长鲁福阳表示,“接下来,我们将邀请省民政专家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让农村养老从‘有保障’向‘有质量’迈进。”

随着养老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湖北通山县积极探索创新,以“万事有解”的信念和行动,推动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从“保基本”到“优服务”,通过直管改革,让农村福利院实现了从“养老”到“享老”的美丽蜕变,打造出温馨宜人的农村幸福院。(程思 王恬)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