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老外不骂预制菜?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9 14:46 1

摘要:但让“局哥”想起去年去日本玩,在 7-11 买便当,店员指着包装上的字说:“这个是中央厨房上周做的,加热 30 秒就行,赏味期限到今天晚上哈。”

“罗西”之战虽然告一段落。

但让“局哥”想起去年去日本玩,在 7-11 买便当,店员指着包装上的字说:“这个是中央厨房上周做的,加热 30 秒就行,赏味期限到今天晚上哈。”

我当时还愣了一下。

结果那便当吃着还行,15 块钱一大盒,虽然是预制菜,但价格和价值很匹配。

前几天罗永浩直播时,“局哥”正跟美国的发小聊天。

图|来源网络

发小说她公司楼下的熊猫快餐,很多菜都是中央厨房预制好,到店里简单炒一下就能吃。天天吃也没觉得有问题。

这太诡异了!

为啥老外吃预制菜不骂街?

01

预制菜是德国人200多年前发明的,美国人二战时普及的,日本人经济危机时发展壮大。

我查了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 2024 年的报告。

图|来源网络

日本预制菜渗透率 70%,意思是每三顿饭里,两顿是预制的。

很多日本人每周就周末做一次饭,平时早餐是便利店饭团,午餐是公司楼下的预制便当,晚餐微波炉转个冷冻咖喱就搞定。

日本绝大多数便利店,便当包装上会注明-18℃冻了多久,用的什么米,连酱油是哪个牌子的都标着。

如果过了赏味期限 4 小时还卖,消费者举报能拿销售额 10% 的奖金。

我在东京见过老太太拿着放大镜看便当包装,不是闲的,是真能靠这个赚零花钱。

要是想吃现做的,就去居酒屋,人家也会说‘今天的味噌汤是预制的,鱼是现烤的’,选不选在权力完全在消费者。”

美国熊猫快餐这种连锁餐饮品牌,几乎100% 用预制菜。左宗鸡是工厂炸好冻的,春卷皮是统一配送的。

但人家官网直接会挂出 “供应链透明页”,你点进去能看到鸡肉来自艾奥瓦州的农场,冷冻过程经过 FDA 检测。

我发小还跟我晒过 Sysco 的送货箱,每箱都有个溯源码,扫一下就知道这箱预制菜从生产到运输用了几天。

欧盟有个《食品信息条例》,餐厅用预制菜必须标成分、过敏原,连怎么储存都得说。

去年德国柏林有家餐厅,把冷冻猪肘子说成 “现烤”,被顾客举报后,不仅罚了 5 万欧元,还得在门口贴道歉公告一个月。

这罚款够买多少个猪肘子啊?

02

我以前也觉得 “预制菜没灵魂”,直到在日本吃了那碗冷冻豚骨面。

图|来源网络

加热后汤还是浓的,叉烧肉也不柴,比我在国内吃的某些 “现熬” 拉面还好吃。

日本餐饮店员认为, “我们不觉得预制菜是‘背叛传统’,它就是个工具,像洗衣机一样,你会因为用洗衣机洗衣服骂它吗?”

老外对预制菜的态度,真的很实在。

美国 Z 世代 65% 每周吃预制菜(皮尤研究中心 2024 年的数据)。

我发小的弟弟才 22 岁,天天在 Reddit 上晒 “预制菜改造”。

他们也不搞 “匠心套路”。

萨莉亚你们都吃过吧?

我在日本萨莉亚点过那道冷冻半成品预制的肉酱意面,菜单上明明白白写着 “中央厨房预制,门店制作”,10多块钱一大盘,比我自己买材料做还便宜。

我旁边桌的学生党,三个小姑娘点了三份意面,还说 “比外卖划算,吃着也放心”。

我在京都一家小居酒屋点了碗味噌汤,老板主动说:“汤是预制的,但是酱油是我自己酿的,你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我喝着确实不错,也没觉得被忽悠。

人家把话说透了,你能接受就吃,不能接受就换别的,自然不会有火气。

就算是老人,也不是完全反对。

法国消费者协会说 ,60 岁以上老人 72% 要求标注预制菜,但人家反对的是 “不吭声”,不是预制菜本身。

03

老外不骂预制菜,最关键的是 “价格不坑人”。我在日本 7-11 对比过,预制咖喱饭 15 块钱,现做的 25 块钱,价差 40%。我每次都选预制的,省下来的 10 块钱能买瓶可乐,还不用等,这不香吗?美国沃尔玛更实在,基础款冷冻套餐 12 块 5 毛钱,里面有肉饼、土豆泥、青豆,够吃一顿。我发小说,她有时候加班晚了,就买这个,比叫外卖便宜一半,还不用等配送。要是想吃好点,就买 18美元的有机预制餐,人家也标得清清楚楚:“有机蔬菜,无添加剂”,溢价花在明处。所以,不是预制菜不好,是有些餐厅把预制菜卖得比现做还贵,关键还不说是预制的。就拿罗永浩这次表扬的老乡鸡来说,公示了现做、半成品、成品,不但没有被顾客骂,2024 年营收还同比增长了11.3%。消费者认为:“人家敢说,价格也合理,去吃的时候,知道哪道菜是预制的,愿意点就点。”

04

不是老外不骂预制菜,是人家没机会骂。

商家不忽悠,法律盯着,价格合理,你骂啥呢?

就像“局哥“在日本吃的那碗冷冻豚骨面,15 块钱,加热后好吃,还知道它是怎么来的,我为啥要骂?

预制菜本身没罪,有罪的是 “挂羊头卖狗肉” 的暴利套路。

图|来源网络

如果中国所有餐厅都像老乡鸡或萨莉亚那样,把 “预制” 写在菜单上,把价格定得合理,不搞 “现做” 的噱头,消费者也会像老外一样,把预制菜当成 “方便的选择”,而不是 “愤怒的导火索”。

谁还会跟预制菜较劲呢?

预制菜本身就是个方便的东西,别把它搞成 “割韭菜的工具”,大家都省心。

毕竟,没人会骂一个实在的东西,大家只恨那些把人当傻子耍的套路。

来源:幸福柑桔rs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