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19岁的陈祥榕在日记本上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时,他可能不会想到,这八个字会成为感动亿万中国人的精神符号。在海拔5000多米的加勒万河谷,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移动的国界。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城市里,人们正刷着手机、喝着奶茶,享
当19岁的陈祥榕在日记本上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时,他可能不会想到,这八个字会成为感动亿万中国人的精神符号。在海拔5000多米的加勒万河谷,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移动的国界。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城市里,人们正刷着手机、喝着奶茶,享受着和平年代最普通的日常。这种反差让人不禁想问:当我们安享和平时,是谁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当英雄倒下后,我们又该如何对待他们的家人?
事情要从2019年说起。那年8月,印度政府突然宣布成立"拉达克中央直辖区",直接把中印争议领土划进了自己的行政版图。这就像邻居突然在你家院子里插了块牌子,说这地归他了。中国政府当即表示强烈反对,但印度方面置若罔闻。
当时的印度总理莫迪正面临国内经济下滑、疫情肆虐的困境。为了转移矛盾,他打起了民族主义这张牌。印度媒体整天炒作"中国威胁论",把中国和巴基斯坦说成是印度的"双重威胁"。这招很老套,但很管用——当国内问题解决不了时,就在国外制造个敌人。
更复杂的是,美国也在背后煽风点火。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印太战略"把印度当作遏制中国的重要棋子。印度看准了这个机会,想在中美博弈中捞点好处。于是,边境上的小动作越来越多。
2020年4月,印度军队越过实际控制线,在中国领土上修工事、建桥梁。这就像两个人吵架,一方突然把手伸到了对方脸上。中国军人当然不能坐视不管,双方在班公湖附近形成对峙。经过谈判,6月6日双方达成"脱离接触"的共识。
可谁都没想到,仅仅9天后,印度军队就背信弃义,在加勒万河谷发动了偷袭。
2020年6月15日的夜晚,加勒万河谷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团长祁发宝带着几名官兵前去交涉,没想到遭到印军预谋已久的暴力攻击。印军人数是中方的好几倍,还拿着钢管、棍棒和石头。
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印军面前的画面,后来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他就像个护崽的老母鸡,用身体挡在敌人面前。头部遭到重创后,他倒在了血泊中。营长陈红军看到团长受伤,立刻带人冲入重围救援。
战士陈祥榕作为盾牌手冲在最前面,用自己的身体保护战友。肖思远在突围后又折返营救战友,王焯冉在渡河支援途中为救战友牺牲。
这些年轻人,有的刚当爸爸,有的才谈对象,有的还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但在那个生死时刻,他们都选择了挺身而出。最终,4名官兵壮烈牺牲,1名团长身负重伤。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每一寸国土。
冲突发生后,中央军委迅速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这不是简单的几个荣誉称号,而是国家对军人牺牲精神的最高认可。
更让人动容的是对烈士家属的关怀。陈红军的妻子被特招入伍,调入西安音乐学院工作;陈祥榕的姐姐成为军队文职人员;王焯冉的母亲被聘为民兵连指导员。这些安排既解决了家属的生计问题,又让他们能够继续丈夫、儿子未竟的事业。
烈士子女的教育也得到了特殊照顾。高考加分、定向培养,国家用这种方式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父亲是英雄,祖国会替他们守护你们成长。终身抚恤金、"一对一"帮扶制度,这些政策让烈士家属感受到,亲人的牺牲没有被遗忘。
在喀喇昆仑山脉,11座新建的桥梁以烈士的名字命名。每当车辆驶过"陈红军桥"、"陈祥榕桥"时,都是在向英雄致敬。这种纪念方式很特别——让英雄的名字永远守护在他们用生命捍卫的土地上。
英雄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21年清明节,超过2.3亿人次参与网上"云祭扫"活动。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六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在清明节那天,为戍边英雄点过蜡烛、献过花。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入选年度十大流行语。这句话之所以打动人心,正是因为它太纯粹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还有人愿意为一句"爱国"付出生命,这种纯粹让人羞愧,也让人警醒。
在中小学的课堂上,戍边英雄的故事被写进了教材。孩子们通过课本认识了这些比他们大不了多少的哥哥们。国防教育不再抽象,而是具体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
祁发宝伤愈后,又回到了高原边防。有人问他为什么还要回去,他说那里是他的战位。这句话很朴实,却道出了军人的天职。现在,加勒万河谷的哨所已经通了5G信号,官兵们可以通过视频与家人联系。
科技的进步让边防不再那么孤独,但守卫国门的责任依然沉重。
这些官兵的故事让我们思考:什么是国,什么是家?没有国的安宁,哪来家的温馨?当我们晚上躺在舒适的床上刷手机时,有人在冰天雪地里站岗放哨;当我们抱怨生活太无聊时,有人永远停留在了19岁。
《烈士保护法》里写道:"国家和社会应当尊崇、铭记烈士。"这种尊崇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对军人的待遇上,对烈士家属的关怀上,更体现在每个普通人的心中。毕竟,我们今天享有的和平,是无数个陈祥榕用"清澈的爱"换来的。
当城市里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时,别忘了,在遥远的边境线上,有人正用生命守护着这些光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也是最值得我们铭记的人。
来源:3C捕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