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前:快速浏览题干及选项,找出题干关键词和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并预测听力材料的可能出现的场景或内容,从而帮助理解听力内容。比如题目里面有“餐厅”、“服务员”以及不同的菜品名称等词汇出现,就可以大概判断出这段对话是在餐厅吃饭的时候进行的。
学而有方第一期
一、听后选择
考场应对策略
听前:快速浏览题干及选项,找出题干关键词和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并预测听力材料的可能出现的场景或内容,从而帮助理解听力内容。比如题目里面有“餐厅”、“服务员”以及不同的菜品名称等词汇出现,就可以大概判断出这段对话是在餐厅吃饭的时候进行的。
听中:保持专注,耐心听完每一道题的全部录音再进行选择,不要听到某个选项就认为是正确答案,否则容易掉进“陷阱”。如果中间听到but,however等表示转折的词,后面的内容极有可能是答案;还要注意辨别用原文中的同义词替换的选项。细节题要注意看清题目针对的对象、题目要求是选择“正确的一项”还是“错误的一项”,做出选择时要注意选项与听到的答案是否完全相符。独白题要着重听录音中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对主旨大意进行推断。
日常准备策略
首先,选择词汇量略高于自己当前水平、对自己来说语速稍快一点的听力材料,最好有文字原文,可以是考试材料、人物对话、新闻片段、主题演讲等等。其次,整体听一遍,尝试概括材料大意;听第二遍,简单记录关键信息。其次,逐句播放听力材料并听写,没有写出来的地方标记下来,每一句材料可以播放3遍左右,完成后整体播放一遍听力材料,检查拼写、语法等细节。最后,对照听力原文,逐句订正,错误的地方反复听录音,总结错误原因,如生词、吞音、连读等。
二、听后记录
考场应对策略
1.预判内容:听前快速浏览题目,关注关键词(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预判空格处需填的词性或信息类型(如数字、日期、观点)。
2.抓关键信息:听力中重点听“信号词”后的内容,如转折词(but/however)、因果词(so/because)、总结词(in short/finally),答案多紧跟其后。
3.简写+补全:设计自己可以看懂的简写符号,听时用简写(如“int”=interesting,“3”=three)记录,避免因拼写耽误后续内容;第二遍听力时补充完整,同时核对第一遍记录的准确性。
4.检查语法:填完后通读句子,检查挖空词的词性、拼写是否正确,确保句子语法通顺。
日常准备策略
1.针对性练“记录”:用真题或模拟题,刻意训练“边听边简写”的能力,每天练1-2篇,固定自己的简写符号(如“→”=lead to,“↑”=increase)。
2.积累高频词汇:聚焦高考英语听力常考话题词(如学校生活、活动安排、社会热点),尤其是易拼错的词,确保听到能快速反应并正确拼写。
3.精听+跟读:对做错的题目,逐句精听,分析错因;跟读听力原文,模仿语音语调,培养对“信号词”的敏感度。
4.模拟考场场景:每周用真题进行几次完整的听力模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听前审题、听中记录、听后检查),适应考场节奏。
三、听后转述
考场应对策略
首先,要合理规划120秒的准备时间。具体如下:
1. 规划结构 (30秒): 在草稿上清晰地写下转述框架,如开头句 -> First, ... -> Second, ... -> Besides, ... -> Finally, ... -> 结尾句。强制自己使用连接词,这是流畅度的保障。
2. 组织语言 (60秒): 看着你听后记录的简写笔记,默读将要说的每一句话。
· 开头句: 直接使用题目给出的“开头句”即可。
· 主体句: 将表格信息(一级信息)和你的笔记(二、三级信息)组合成句。优先确保主要信息点正确,再补充细节。
· 确定时态: 再次明确全文基本时态,并贯穿始终。
3. 整体演练 (30秒): 在心里或小声地快速过一遍全文,确保流程顺畅,没有特别拗口的地方。
其次,要在120秒录音的时间内有效发挥。
1. 开场一定要声音响亮,充满自信。
2. 语速平稳: 不要贪快。清晰的发音和稳定的节奏比快速的、含混不清的英语得分更高。
3. 信息优先: 如果某个词想不起来,果断用简单词或换个方式表达,千万不要长时间停顿或沉默。说下去就是胜利。
最后,还有一些高分 tips。
1.“每点一细节”原则: 在转述时,强迫自己为表格中的每一个要点都补充至少一个细节。例如,表格要点是“活动:visited a museum”,你的转述就应该是“They visited a famous history museum (and learned a lot about ancient culture)” 括号内就是加分的三级信息。
2.心态调整: 如果最后一遍听后还是有信息没记全,不要慌张。根据已记下的单词和上下文逻辑,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自信地表达出来。考官更看重你有效组织和输出信息的能力,而非百分百的还原。
日常准备策略
1.精听与泛听结合:
· 精听: 选择与高考难度相当的短文(如往年真题、模拟题音频)。第一遍盲听,掌握大意;第二遍边听边记关键词;第三遍对照原文,查漏补缺,找出没听懂的词句(是连读、弱读没听出来,还是生词?)。
· 泛听: 利用碎片时间听一些慢速英语新闻(如BBC Learning English)、简单的英语播客或有声书,培养语感,扩大输入量。
·聚焦高考语音: 熟悉高考听力录音的发音、语速和语调。多听真题录音,避免口音差异带来的不适应。
2. 构建高效的笔记系统:
· 关键词法: 优先记录核心名词、动词、形容词、数字、时间、地点等实词。
· 缩写与符号:在上面已经提到过,即创造一套自己的速记符号系统(如:↑增加/发展,↓减少,→导致/结果,∵因为,∴所以,& 和,w/ 带有,w/o 没有,e.g. 例如)。
· 结构化布局: 在草稿纸上分区记录。通常一段话一个要点,可以用箭头、大括号等体现逻辑关系(因果、转折、并列)。
3. 强化复述练习:
· “影子跟读”训练: 跟着音频模仿朗读,延迟1-2个单词。这能极大提升你的语速、节奏感和短期记忆能力。
· 从“复述句子”到“复述段落”: 初期可以先听完一个长句后暂停,立即复述。熟练后,再延长到2-3句话,最后过渡到一整段。
· 用自己的话转述: 尝试用同义词、不同句式来替换原文中的表达(如:He found it difficult. → It was not easy for him.)。这能避免死记硬背,体现真正的理解。
· 录音自查: 用手机录下自己的转述,回听检查。关注:信息点是否完整?逻辑是否清晰?语法有无错误?时态是否正确?发音是否清楚?
4. 模拟实战,限时训练:
· 严格按照考试流程:听录音→给准备时间→开始转述。限定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 使用历年真题和高质量模拟题进行演练,保持紧张感。
四、短文朗读与回答问题
考场应对策略
1.当提示音响起,文章出现在屏幕上时,就要专注于阅读,如果担心看串行等问题,也可以伸手指读。
2.准备阶段开始时,建议先看完文章,大概了解内容后,尽快记录前两题答案,可以使用自己看得懂的缩写。最后剩10s左右再看一遍文章,重点关注长难句和长难词。(如果遇到不会读的词不要慌张,大胆用语感猜一个读音,保证朗读通顺不卡壳)
3.听到提示音开始阅读时,可以空1-2s开始读,调整状态,刚刚紧张的记录已经过去,不要着急。当开始阅读时,要保证自己足够自信,情感充沛。就算有细微处读错也不要停下,更不要重复阅读某一个词。时刻注意发音清晰和控制语速即可。
4.阅读结束后,还剩下的时间,用于记录第三题的答案,如果还有时间可以补全前两题写的缩写等。写完后检查句子时态、复数等问题。
5.回答问题开始时,依旧可以等1-2s调整状态,再开始回答问题。如果发现自己回答有错误,仍有多余时间且确保能改对的情况下,可以整句重读,切记不可重复阅读某一个错误的单词。
日常准备策略
1.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保证自己发音准确。把每一个会的单词都读对。
想要纠正发音可以使用一些练习app的纠错功能,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要注意:易混淆的发音,例cat和cut;不易说清楚的咬舌音,例thank中的“th”;在词尾容易被忽略的-s(复数形式)和-ed(过去式),有些发音比较特殊,例friends中结尾发/z/的音,students中结尾发/ts/的音。
2.接下来是断句,除非是很短的小句,否则都需要有适当的小停顿。
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在有标点符号的地方进行停顿,“,。!?;”都应该短暂停顿。
如果遇到了连贯长句,例 Power walking // requires that you have at least one foot // in contact with the ground at all times. 一般情况下,根据意群断句(即介词短语前,从句前停顿)。
但是完整的短语/专有名词,不可拆分从中间断句。例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要一口气读完。
3.关于连读,想必部分同学会困惑,在哪儿连?怎么连?建议是不用过于追求连读,优先保证清晰流畅最佳。一些简单的连读,例it’s; Would you? Can I? 等,可以连读。
4.一定要注意语速,不可过快,或者越说越快。不论自己练习还是上机练习,都可以关注花费时间,控制在60-70s读完比较好。如果比推荐时间用时略短也不用拉长音拖时间,保持自己的节奏即可。同时要注意语调,感情要饱满,问句的上扬,感叹句的重音等等。
5.除了课堂上的机房练习,平时也可以念阅读题,作文范例的选段。遇到不会读的单词要多听多学,日积月累之下会形成特有的英语语感。
6.不用刻意追求英音/美音腔调,口音并非作为加分项,只要能读对读清晰就可以了。
预祝大家听说考试旗开得胜!
来源:魅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