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300多个孩子,车站破例打开封闭多年的门!”2025年4月11日傍晚,一场即将登陆北京的8级大风,让296名研学归来的学生家长心急如焚。就在列车到站前1小时,北京北站突然宣布临时开放封闭的东门,让11辆大巴直接开进站前广场接孩子。这个被称为“教科书级”的
【导语】
“为了300多个孩子,车站破例打开封闭多年的门!”2025年4月11日傍晚,一场即将登陆北京的8级大风,让296名研学归来的学生家长心急如焚。就在列车到站前1小时,北京北站突然宣布临时开放封闭的东门,让11辆大巴直接开进站前广场接孩子。这个被称为“教科书级”的暖心操作,让网友直呼:“原来城市管理还能这么有人情味!”
一、大风天里的紧急决策:封闭7年的东门为孩子们开了
4月11日下午4点,从大同返京的G2544次高铁上,26名老师正焦灼地刷着天气预报——当晚北京将迎8级大风+沙尘暴,而车上296名小学生需集体换乘大巴回家。
研学机构负责人@冯琳回忆:“当时家长群里炸了锅,有妈妈哭着说孩子哮喘怕沙尘,有爸爸担心大巴停得远孩子被吹跑。”更棘手的是,北京北站紧邻西直门交通枢纽,平日禁止大巴停靠。若按常规流程,11辆大巴需分散在1公里外,300多名师生顶着大风步行换乘,至少耗时40分钟。
转机出现在17:50——经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协调,封闭7年的北站东门紧急开放,11辆大巴获准直接驶入站前广场。从提出申请到拍板决策,全程不到5分钟。
二、全城接力的90分钟:城管当搬运工,志愿者发口罩
18:15,首批6辆大巴调头驶入车站,车头统一朝外“随时准备冲刺”;
18:24,高铁准点抵达,站台秒变“绿色通道”:
城管队员化身行李搬运工,20分钟搬完300件箱子;
志愿者抱着整袋口罩追着发:“小朋友捂住口鼻!”
交通协管员人墙开道,把出站口到大巴距离压缩到50米。
学生家长@乐乐妈发微博:“看到直播里穿制服的大哥帮孩子扛书包,瞬间泪目!孩子说‘像超级英雄来接我们’。”
三、争议与掌声:柔性管理会破坏规则吗?
尽管行动收获点赞,但也有质疑声:
规则派:“今天能为学生破例,明天是不是谁都能找理由?”
务实派:“特殊天气+未成年人,灵活处理才是真担当!”
城市管理专家@周教授分析:“这次决策完美体现‘紧急避险’原则——当公共安全受威胁时,程序应为生命让路。北京北站东门自2018年冬奥会改造后从未开放,此次开的是‘应急门’,更是‘民心门’。”
四、全国车站的“隐藏技能”:这些年悄悄打开的应急通道
翻看近年新闻,类似温情操作并不少见:
2023年郑州暴雨,高铁站开放贵宾室安置滞留旅客;
2024年广州南站为抢救心脏病人,临时封闭通道供救护车通行;
本次北京北站更创下“决策5分钟、疏散20分钟”的新纪录。
网友神评论:
“建议给站长颁发‘最帅开门奖’!”(@京城万事通)
“以前总觉得车站冷冰冰,这次被暖到了!”(@北漂小张)
【结语】
一场大风,刮出了城市治理的“隐藏选项”——规则之下有温度,安全之中见人性。当296个孩子迎着风沙安全到家,北京北站那扇临时开启的东门,已然成为2025年春天最温暖的都市记忆。
我是你最爱的小编,你遇到过哪些暖心的城市服务?评论区等你分享!
(声明:本文素材取材于网络,若有不实之处,请指正。事件信息源自2025年4月12日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
来源:小李看世界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