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京夜场的节奏很快,2025年的这场世锦赛男子110米栏决赛,最先落下的声响不是欢呼,是叹息。东道主的混血飞人村竹-拉希德冲线后是13秒18,排名第5,镜头里他眼圈发红,观众席也安静了一拍。更早一些,中国三位小伙子——刘俊茜、徐卓一、陈圆将在半决赛集体止步,连
世锦赛110米栏日本八年连续5届满额参赛无牌,中国队新星突破仍需时间
东京夜场的节奏很快,2025年的这场世锦赛男子110米栏决赛,最先落下的声响不是欢呼,是叹息。东道主的混血飞人村竹-拉希德冲线后是13秒18,排名第5,镜头里他眼圈发红,观众席也安静了一拍。更早一些,中国三位小伙子——刘俊茜、徐卓一、陈圆将在半决赛集体止步,连很多守候在屏幕前的球迷都顺手换台去看CCTV-5的男排直播了。
在这个项目上,东亚两支队伍的命运像镜像。日本这边,连续第五届在世锦赛上满额三人参赛,舞台感足、曝光度足,回报却还是“第5名”。上届布达佩斯,泉谷骏介决赛跑出13秒13也是第五;这回换成村竹-拉希德站在第五。时间往前拨,2011年的大邱赛场上,亚洲选手最后一次踏上这个项目的领奖台,名字叫刘翔,成绩是一枚银牌。
中国这边的高栏,近年的峰谷分明。2017年伦敦,中国就谢文骏一人参赛;2019年多哈,谢文骏连闯几枪进决赛,跑出13秒29拿到第五;2022年尤金,只剩他一人出场却止步预赛;布达佩斯再由朱胜龙独挑,半决赛进一人,决赛空缺。直到今年的东京,中国队时隔14年再次“满额”三人入围世锦赛,却还没摸到决赛线,差距摆在计时板上。
把镜头再拉远一点,亚洲高栏在洲内的竞争也在改写。2023年杭州亚运会,男子110米栏的十连冠梦想断在决赛线上,科威特的雅各布-优哈和日本的高山峻野都跑出13秒41,精确到千分位是13秒409并列冠军,中国的徐卓一以13秒50拿到铜牌。区域赛场的压力,直接把世锦赛的门槛感放大了。
回到东京这晚,村竹-拉希德的复杂心态不难理解。上个月他刚跑出12秒92的高光个人最好,转头到世锦赛却交出13秒18的第五。状态波动、起跑细节、栏间节奏,每一环都要在世界顶级密度下咬住,才有资格谈奖牌。日本田协的投入看得见,这届半决赛开赛前1小时,因法国选手佐亚退赛空出资格,他们紧急通知在家看电视的泉谷骏介“复活”,他赶到场边时离发枪只剩20分钟。流程被动,节奏被打乱,竞技层面的微小不顺,叠起来就是那0.01秒、0.02秒的差距。
节奏换回中国队的三人组。刘俊茜、徐卓一、陈圆将能挤进世锦赛舞台,说明国内男子高栏的厚度开始回升。满额参赛不是终点,它只意味着你有资格在最吵的地方说话。要把话说清楚,还得在半决赛线附近把栏位节拍咬紧,把次次过栏的有效速度抬高。以这次表现评估,出枪反应的稳定性、第二至第五栏的节奏连贯性,和落地后一次启动的延续,都有明确的训练抓手。
在谢文骏之后,亚洲男子高栏的“第一把交椅”逐渐被日本选手占住,这不是一句口号,是大赛席位、预赛通过率、终局名次堆出来的事实。2017年伦敦他们就实现三人参赛,2019年多哈、2022年尤金到如今的东京,连续五届保持满额,群体层面稳定向上;中国则在“有人冲锋”和“集体断档”间反复。到这届,三人回归,说明周期性问题在修补,但离领奖台仍有距离。
赛场之外的冷数据,还能提供另一层参照。世锦赛的领奖台速度,大多落在13秒00上下的稳定带。把偶尔的巅峰冲刺放在一边,能把这个速度带在大赛里跑出两次,才是“能力”的下限。村竹-拉希德的12秒92像一束探照灯,照亮了他能达到的高度;但决赛夜里,他没踩上那块台阶。中国三将此刻还在向这个稳定带靠拢,赛季内的成绩曲线和大赛枪次的波动,揭示的就是训练和比赛之间的“转换效率”。
被反复提起的名字终究还是刘翔。他把13秒00左右的发挥,变成了大赛的常态动作,这才是“天才”的含义。天才稀少,也不可复制。放在现实里,能做的是把系统性的薄弱环节一块块补上:起跑阶段的肌力对接、栏前两步的踏频重塑、技术动作在高对抗环境下的抗干扰。说白一点,不追那一下子的神迹,先把每一枪都跑到“及格线”以上。
竞技结构还在变化。日本的年轻群体有厚度,泉谷骏介连续四次世锦赛参赛,经验越攒越多;中国这一代选手的世界大赛经历刚刚起步,赛段阅读和临场修复需要时间。对比让人着急,但急不出速度,能催出来的是训练质量和比赛密度。把亚运会、世锦赛的“被动局”回放,抓住能量流失的那几步,才是最快的路。
如果只看这晚的输赢,故事很短;把线拉到2011年,再看这段亚洲高栏的起伏,故事就长了。日本的连续“第五”,像是在门口徘徊;中国的三人回归,像是把队伍再次推回正确通道。越是在这种阶段,稳定比惊喜更值钱,哪怕是把每一枪的波动收窄0.03秒,都是实打实的进步。
当镜头切走东京的终点线,赛季并没结束。对刘俊茜、徐卓一、陈圆将来说,复盘是下一场起跑枪。无论是在室内赛场找节奏,还是在洲际赛刷比赛感觉,只要把比赛经验变成“肌肉记忆”,质变就会留给时间去发生。球迷的情绪可以滚烫,项目的提升只能冷静。领奖台不远,但也不近,脚步稳一点,路就清楚了。
来源:篮篮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