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播:日前,天津市南开医院麻醉科主任兼重症医学科主任余剑波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白求恩奖章”,这是对全国卫生系统模范个人的最高行政奖励。余剑波也是本市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医务人员。来听记者张歆的报道:
主播:日前,天津市南开医院麻醉科主任兼重症医学科主任余剑波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白求恩奖章”,这是对全国卫生系统模范个人的最高行政奖励。余剑波也是本市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医务人员。来听记者张歆的报道:
早晨7点,余剑波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医院,换上白大褂,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录音:0947 我们每一个主麻大夫早上会简单的把一些重的病人跟我汇报,然后我们交完班以后,我们的医生就去每个手术间,我在干什么?查房,特别是一些重点的病人。紧接着干啥?我在手术间去巡查……】
1969年,余剑波出生于湖北随州均川镇余岩村。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乡亲们常常因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饱受病痛折磨,这让他萌生了学医的念头。
1989年,余剑波考入湖北医药学院。那时,中国麻醉专业刚刚起步,人才极度匮乏。在老师的引导下,他选择了麻醉专业,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2006年,取得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的他,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加入天津市南开医院。2007年,南开医院建立了本市首家麻醉门诊,余剑波在这里崭露头角:
【录音:0947在全国有很多,是因为无痛诊疗出问题的。无痛胃肠镜有啥事?但是在当时我说实话,我都觉得这个风险比较大。我举个例子,这个病人他来以后在我们这儿一查,心脏很大,他不懂啊他觉得没事。我说这个做了以后得要你的命的。这种病人我们首先要搞清他的原因,进行处理以后,应该对病人是更安全的。】
与很多人的认知不同,麻醉医生并不仅仅是在手术前给病人打针麻醉剂,他们的工作覆盖手术前、中、后期的整个过程。在手术前,麻醉医生要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在手术进行期间,要精准地给予麻醉药物,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继续做好疼痛管理,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也正因如此,在临床上医学上,才有“外科医生负责治病,麻醉医生则负责保命”的说法。
在南开医院工作了近20年来,每当有病情复杂的危重患者进行手术,余剑波都会在手术台前为生命护航。天津市南开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园说:
【录音:1113当时老太太已经休克了,多脏器的一个问题。老太太80多岁,你补液补快了,她有可能心衰了,那么在补液的前提下,要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去支撑她的器官的供氧供血。还有一个她有明显的肺损伤的情况,术中是麻醉机,术后是呼吸机,要达到充分的给她供氧,那么还要不要造成附加的肺损伤。还有肾损伤的情况,如果要术中做不好,术后老太太可能就得靠透析过日子。所以肾脏这块儿我们要关注微循环,然后把整个的肾的体系维护好。】
2012年,余剑波带领团队完成手术室外麻醉优化方案,为全国无痛化诊疗开辟道路;2020年,他接管重症医学科,构建了脓毒症肺损伤新理论体系,将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的死亡率从国际报道的30% - 60%大幅降至8.3%,实现了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南开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宋凯是余剑波的学生之一。在15年的共事中,余剑波带给他的,不仅是医术上的提升,更有医德上的引导:
【1135:他经常跟我们说,你别光看病,还得他看人。这人是干什么的,那么他家庭的经济能力怎么样?虽然有些病它有一些自然的进程,它就得治10天,它就得治半个月,我们还是尽量想办法能不能缩短,能不能在经济上给家属省钱。他是一个很有情的人。】
多年来,余剑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医者的初心和使命。“细节决定成败,作为医生,要有仁爱之心,真正为患者着想。”直到今天,这仍是他常挂嘴边的叮嘱。
来源:天津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