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不是“小毛病”!科学防治,助您畅享自由呼吸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11:46 1

摘要:秋风起,又到了鼻炎高发的季节,早上起床连打十几个喷嚏,出门闻到花香就鼻痒流涕,鼻塞到只能用嘴呼吸……这些“烦人”的症状,可能都是鼻炎在“搞鬼”。

秋风起,又到了鼻炎高发的季节,早上起床连打十几个喷嚏,出门闻到花香就鼻痒流涕,鼻塞到只能用嘴呼吸……这些“烦人”的症状,可能都是鼻炎在“搞鬼”。

今天,澧县中医医院就用最通俗的语言,带大家认清鼻炎的“真面目”,并分享实用的防治方法,让您在秋季也能畅快呼吸。

鼻炎的分类

1.过敏性鼻炎

这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鼻炎类型,简单说就是鼻腔黏膜对“无害物质”(过敏原)产生了“过度反应”

典型表现:阵发性打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子痒、鼻塞

关键线索:症状常和“接触过敏原”相关——比如春秋季花粉期加重、接触尘螨、霉菌后发作、摸了宠物狗、猫立刻打喷嚏。

2.非过敏性鼻炎

这类鼻炎没有明确的过敏原,诱因更复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感染性鼻炎:最典型的是“急性鼻炎”,也就是普通感冒,病毒入侵鼻腔黏膜,表现为鼻塞、流脓涕,通常1-2周自愈,但如果反复感冒或治疗不当,可能发展为“慢性鼻炎”,即:长期鼻塞、嗅觉减退。

药物性鼻炎:很多人鼻塞时滥用“鼻炎神药”“收缩鼻黏膜喷雾”,这些药物含血管收缩剂,短期能通鼻,但长期使用会让鼻腔黏膜“依赖”药物,停药后鼻塞更严重,甚至出现药物性萎缩性鼻炎,如:黏膜萎缩、鼻干、结痂等。

血管运动性鼻炎:冷热温差大、闻到刺激气味、情绪紧张时,鼻腔黏膜血管突然扩张或收缩,出现鼻塞、流涕,症状和过敏性鼻炎很像,但查不到过敏原。

干燥性鼻炎:多因季节干燥环境、长期慢性炎症、手术损伤或维生素缺乏导致,鼻腔黏膜萎缩、分泌物减少,表现为鼻干、鼻臭、鼻出血,严重时能看到鼻腔里有大块干痂。

鼻炎的防治

1.过敏性鼻炎:避开过敏原是“核心”

环境控制:勤洗勤换床单被套,枕头、床垫用防螨罩,减少地毯、毛绒玩具;在花粉季(春季3-5月、秋季8-10月)关闭门窗,外出戴防花粉口罩,回家后及时洗头、换衣服,冲洗鼻腔;尽量不养宠物,若已养,让宠物远离卧室,定期用吸尘器清理毛发。

药物治疗:轻中度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有效缓解鼻炎症状。重度症状则需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或考虑“脱敏治疗”。

注意:过敏性鼻炎需长期管理,即使症状缓解也别自行停药,否则易复发!

2.非过敏性鼻炎:找到诱因,针对性解决

感染性鼻炎:急性鼻炎可多喝温水、多休息,鼻塞严重可用生理盐水洗鼻,若合并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用抗生素。慢性鼻炎则需避免鼻炎反复拖延不用药不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配合鼻腔冲洗。

药物性鼻炎应及时就医。

血管运动性鼻炎:避免温差骤变,戴口罩减少刺激气味,情绪紧张时可深呼吸放松,必要时用“抗胆碱能药物”缓解流涕。

干燥性鼻炎:可用生理盐水或3%浓度的高渗盐水冲洗鼻腔,软化干痂;鼻内可涂“凡士林”或“薄荷油”润滑黏膜;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猕猴桃等。

鼻炎不是“绝症”,但需要科学对待。如果你的鼻塞、打喷嚏超过2周,或用药后没缓解,一定要尽早前往医院就诊。

记住:早诊断、早干预,才能少遭罪!

来源:澧县中医医院 耳鼻喉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湖南医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