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100句金句:读一遍启智,读两遍生慧,读三遍增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8 04:08 1

摘要:孔子是最喜欢这部经典的,他曾在学习这部经典时,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文化之源、智慧之海、生命宝藏。

这部经典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成就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但长久以来,很多人对这部经典的认识有些片面。

孔子是最喜欢这部经典的,他曾在学习这部经典时,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意思是说如果能早点学到《易经》,人生便不会有大的过错。

后来在学习《易经》时,留下了“韦编三绝”的佳话。

为《易经》做了十翼,如同给《易经》插上了翅膀。

如今,这部经典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一种福气。

下面是我精选的一百句名句,一定要收藏起来。

01

乾卦坤卦天地,万物始成 (天道与根基)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辞》)

释义:天道运行刚健强劲、永不停息,君子应效法天道,自我奋发图强,永不松懈。

启示: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人要有奋斗精神。人生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中,无论顺境逆境,都要保持内在的动力和向上的姿态。

2.地势坤卦,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象辞》)

释义:大地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效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容载万物。

启示:与“自强不息”相辅相成。强大的能力需要有宽广的胸怀来匹配。能包容人、事、物,能担当责任,才能承载福报,成就大业。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清华大学当作校训,就是告诫学子们在外要自强,在内更要有厚德,一阴一阳之谓道。

3.潜龙勿用。(《乾卦》初九爻)

释义:龙潜伏在水中,暂不宜施展才能。

启示:在自身能力不足或时机未到时,应韬光养晦,潜心学习积累,而不是急于表现。蛰伏是成事的关键一步。

4.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乾卦》九二爻)

释义:龙出现在田野上,有利于遇见大德之人或领导者。

启示:当积累到一定阶段,开始崭露头角时,需要贵人提携和指引。人应主动向优秀者学习、合作,才能让自己更快成长。

5.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卦》九三爻)

释义:君子整天勤奋努力,到了晚上依然警惕反省,即使面临危险,也能免于灾祸。

启示:一日三省吾身。成功在于持之以恒地努力,成功时不松懈,并时刻保持敬畏和反省之心。居安思危,才能行稳致远。

6.或跃在渊,无咎。(《乾卦》九四爻)

释义:龙或腾跃而上,或退居深渊,审时度势,均无灾祸。

启示:人生关键阶段,需要大胆尝试,但同时也要做好进退两手准备。可进则进,不可进则稳,才不会有危险。

7.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乾卦》九五爻)

释义:龙高飞于天,利于遇见大德之人或展现作为。

启示:事业达到巅峰时期,应大展宏图,寻求更高层次的合作与发展,同时也要惠及大众,方能稳固。

8.亢龙有悔。(《乾卦》上九爻)

释义:龙飞得过高,到达极点,将会有所悔恨。

启示:物极必反。成功后切忌骄傲自满,脱离根基。凡事要留有余地,懂得适可而止,否则盛极而衰。

9.坤卦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坤卦·文言》)

释义:大地最为柔顺,但变动时却显示出刚强;最为安静,但其德性却流布四方。

启示:柔顺并非软弱,安静并非无力。内在的坚定和原则(刚、方)往往以最柔和、最安静的方式展现,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10.履霜,坚冰至。(《坤卦》初六爻)

释义:踩到微霜时,就知道坚冰寒冬即将到来。

启示: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细小的征兆往往预示着大的趋势。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在问题萌芽时就及时处理。

02

修身初始,德行为本

11.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坤卦》六二爻)

释义:正直、端方、宏大,具备这些品质,即使不学习(或不在熟悉领域),也没有什么不利。

启示:内在的品德比外在的技能更重要。一个品德端正、胸怀宽广的人,无论到哪里都能立足。

12.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坤卦》六三爻)

释义:胸怀才华而不显露,可以坚守正道。如果辅佐别人的事业,不居功自傲,才能有好的结果。

启示:要有内敛的智慧。懂得收敛锋芒,恪尽职守而不争功,才能善始善终。

13.括囊,无咎,无誉。(《坤卦》六四爻)

释义:像扎紧口袋一样(谨言慎行),没有过错,也没有赞誉。

启示:在环境复杂或局势不明时,沉默是金。谨慎言行,避免卷入是非,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智慧。

14.黄裳,元吉。(《坤卦》六五爻)

释义:穿黄色的下裳(象征谦逊居下),大吉大利。

启示:地位越高,越要保持谦逊低调的本色。内怀美德而外示柔顺,这样才能获得大众拥护。

15.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坤卦》上六爻)

释义:龙在野外交战,流出青黄混杂的血。

启示:阴柔之力发展到极致,也会与阳刚发生冲突。暗示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转向对立面,导致两败俱伤。

16.君子以成德为行。(《乾卦·文言》)

释义:君子以完成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启示:做事先做人。一切的成败得失,根本在于德行的厚薄。以修德为根本目标,行为自然不会偏离大道。

17.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乾卦·文言》)

释义: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询问来辨明是非,以宽广的胸怀来存养心性,以仁爱之心来行事。

启示:概括了君子的成才之路:学习积累、思考辨析、心胸修养、实践应用。这是一个从内化到外行的完整闭环。

18.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乾卦·文言》)

释义:处于高位而不骄傲,处于低位而不忧虑。

启示:内心的安定不应随外在地位的变化而动摇。得志时不放纵,失意时不颓废,这才是真正的强大。

19.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坤卦·文言》)

释义:君子以恭敬谨慎来端正内心,以合乎义理的行为来规范外在。

启示:修身由内而外。内心保持敬畏和真诚,外在行为自然就能公正端方。内“敬”外“义”,是立身行事的根本原则。

20.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坤卦·文言》)

释义:长期积累善行的人家,必然有多余的福泽留给后代;长期积累恶行的人家,必然有多余的灾祸殃及子孙。

启示:人要多行善事,善事不是多大的事,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整个家族的兴衰和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关系,种善因,必能结善果。多行善事,不仅是为自己积德积福,也能为子孙后代积德积福。

03

阴阳之道,变化之理

21.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辞上》)

释义:一阴一阳的运行变化称之为“道”,继承道的是美德,成就道的是本性。

启示:“祸兮福之把倚,福兮祸之把伏。”万物负阴而抱阳,世界是对立统一的整体。成功、幸福、健康等都源于对阴阳平衡的把握。接纳变化、顺应规律才能拥抱幸福。

22.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系辞上》)

释义:超出形体之上的抽象存在叫作“道”,具有形体的具体事物叫作“器”。

启示:既要关注具体的、有形的工具和方法(器),更要领悟其背后抽象的规律和原理(道)。

知行合一,道器并用。“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23.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传》)

释义:确立天的道理是阴和阳,确立地的道理是柔和刚,确立人的道理是仁和义。

启示:人立于天地之间,应效法自然。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做人要兼具仁爱的柔与正义的刚,刚柔并济,方能顶天立地。

24.穷神知化,德之盛也。(《系辞下》)

释义:穷究事物的神妙,知晓变化的道理,这是德行隆盛的表现。

启示:最高的智慧源于最高的德行。“天道无亲,常于善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更能洞悉世事变化的奥秘,因为他心无偏私,更能接近天道。

25.阴阳不测之谓神。(《系辞上》)

释义:阴阳变化难以测度,这种不确定性叫作“神”。

启示:世间万物变化莫测,总有超出我们预料的部分。要承认认知的局限性,对未知保持敬畏,同时也要乐于拥抱不确定性。

26.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下》)

释义:刚柔相互推动,变化就在其中产生了。

启示: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事业发展,都是在不断应对和解决矛盾中前进的。

27.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系辞下》)

释义:太阳去了月亮来,月亮去了太阳来,日月交替推移,光明就产生了。

启示:变化是永恒的,但变化之中有不变的秩序和规律。不必为一时得失焦虑,要相信时间的力量,耐心等待转机。

28.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系辞下》)

释义:寒冬去了暑夏来,暑夏去了寒冬来,寒暑交替推移,年岁就形成了。

启示:四季轮回,周期往复。困难(寒)不会永久,顺境(暑)也不会常驻。要以平常心看待人生的起伏周期。

29.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下》)

释义:天地阴阳二气交融,万物化育醇厚;男女阴阳交合,万物化育生成。

启示:阴阳和合、合作、互动是创造力的源泉。无论是自然、社会还是家庭,和谐地和合,才能创造出新的生机。

30.生生之谓易。(《系辞上》)

释义:生生不息、循环往复、革故鼎新是“易”的本质。

启示:《易经》的核心精神是“生生”,是不断地创新和生命力的延续。启示我们要保持开放和创新的心态,让生命和事业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04

君子之道,修身立业

31.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否卦·象》)

释义:君子以节俭的美德来避开危难,不可追求荣华禄位。

启示:俭朴不仅是美德,更是避祸的智慧。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名利,容易招致祸端。清心寡欲,方能心安理得,远离灾难。

32.君子以反身修德。(《蹇卦·象》)

释义:君子在遇到困难时,应反省自身,修养德行。

启示:遇到挫折时,不要一味抱怨外界,首先应向内求,反省自己的不足。修德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起点。

33.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卦·象》)

释义:君子看见善行就向往并追随,发现自己有过错就立即改正。

启示:成长是一个不断向善、改过的过程。要有敏锐的觉察力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并立刻付诸行动,这才是真学问。

34.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系辞下》)

释义:君子与地位高的人交往不谄媚,与地位低的人交往不轻慢。

启示:真正的人格独立是待人接物不卑不亢。

保持内心的平等与尊重,不因对方的身份地位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是修养的体现。

35.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系辞下》)

释义:君子在安定时不忘危险,生存时不忘灭亡,太平时不忘动乱。

启示:居安思危是最高明的生存智慧。永远要有危机意识,在顺境中为逆境做准备,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处变不惊。

36.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大过卦·象辞》)

释义:君子卓然独立而不畏惧,隐居避世而不苦闷。

启示:真正的强大源于内心。无论外界环境如何,都能保持精神的独立和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的肯定和认可左右,随时保持清醒。

37.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家人卦·象辞》)

释义:君子说话要有内容,行动要有恒心。

启示:谨言笃行。不说空话、假话,言之有物;一旦行动,就要持之以恒,有始有终。这是建立个人信誉的基石。

38.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升卦·象辞》)

释义:君子遵循美德行事,从积累小善开始,逐步成就崇高伟大的事业。

启示:伟大的事业源自微小的积累。道德修养和成功之路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不要好高骛远,重视当下的每一件小事。

39.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谦卦》初六爻)

释义:谦而又谦的君子,是以谦卑的态度来修养自身的。

启示:谦卑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强大的自我管理(自牧)能力。它能让人始终保持清醒,不断进步,并赢得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40.君子以惩忿窒欲。(《损卦·象辞》)

释义:君子应抑制愤怒,克制欲望。

启示:情绪和欲望是修身的两大关卡。能控制住瞬间的怒火和贪念,便能避免大多数灾难。修身就是一场与自己情绪和欲望的博弈。

05

审时度势,通变致远

4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

释义: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发生变化,变化就能通达,通达就能长久。

启示:这是《易经》蕞核心的变革思想。遇到瓶颈时,必须主动求变,创新思路和方法,才能打破僵局,打开新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42.变通者,趣时者也。(《系辞下》)

释义:所谓变通,就是趋向合于时宜。

启示:变通不是盲目地变,而是要顺应时势、抓住时机。识时务者为俊杰,懂得审时度势,因时而变,才是真正的智慧。

43.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卦·彖辞》)

释义:时势需要停止就停止,时势需要行动就行动,动静都不失时机,前途就一片光明。

启示:把握“时”与“机”是成功的关键。该动时不动会错失良机,该静时不静会招致祸患。有静气,能等待,也能在机会来时迅速抓住。

44.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系辞下》)

释义:君子身上藏有才器,等待时机行动。

启示:人既要修炼内功(藏器),也要有耐心(待时)。在时机成熟前不轻举妄动,一旦时机到来,就毫不犹豫地施展才华。

45.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系辞下》)

释义:尺蠖弯曲身体,是为了更好地伸展;龙蛇蛰伏冬眠,是为了保存生命。

启示:暂时的退让、忍耐和蛰伏,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前进和发展。能屈能伸,是一种高级的生存策略。

46.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系辞下》)

释义:吉、凶、悔、吝这些结果,都产生于行动。

启示:人生的一切后果都是自己行动带来的。因此在行动前必须周密考虑,但也不能因惧怕不好的结果而不敢行动。

47.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系辞下》)

释义:“几”是动静的微妙变化,是吉事的先兆。

启示:成功源于对细微征兆的洞察。要培养敏锐的直觉和观察力,在机会或危机刚露出苗头时就能察觉,并提前布局。

48.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系辞下》)

释义:君子见到细微的苗头、机会就立刻行动,不会整天等待。

启示:决策要果断。一旦看清趋势、抓住苗头,就要迅速行动,拖延不决只会让机会溜走。

49.往来不穷谓之道。(《系辞上》)

释义:去而复来,循环不穷,这就叫作“道”。

启示:世界是循环往复的。没有什么困境是永恒的,也没有什么是恒常不变的。要用发展的、循环的眼光看问题,对未来充满希望。

50.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系辞上》)

释义:通晓事物的变化,形成了天下丰富多彩的现象。

启示:只有理解了变化背后的规律,才能看透世间万象,从容应对复杂局面,乃至创造出伟大的事业和文明。

06

为人处世,智慧谋略

5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系辞上》)

释义:两人同心协力,其力量足以斩断金属;同心同德的言论,其气味像兰花一样芬芳。

启示:团结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是家庭还是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克服任何困难。真诚一致的沟通也令人愉悦。

52.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系辞上》)

释义:君主不保密就会失去臣子,臣子不保密就会丧失生命,重要的事情不保密就会失败。

启示:保密工作至关重要。在事情未成功之前,守口如瓶是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处世智慧,轻率泄密极易导致功败垂成。

53.慢藏诲盗,冶容诲淫。(《系辞上》)

释义:收藏财物不谨慎,等于教唆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过于妖艳,等于教唆别人来调戏。

启示: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要学会保护自己,不炫耀、不张扬,避免因自己的不当行为诱发他人的恶念,从而引祸上身。

54.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泰卦》九三爻)

释义:没有只平不陡的路,没有只去不回的旅程。在艰难中坚守正道,就没有灾祸。

启示:世事无常,有顺境必有逆境。重要的是在艰难时期能坚守正确的信念和原则(艰贞),如此才能渡过难关。

55.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系辞下》)

释义:倾危,是由于安于其位而不思危;灭亡,是由于不知无常随时可能会变;动乱,是由于自以为治理良好,没有防患。

启示:最大的危险源于麻痹大意和盲目自信。居安思危、永葆忧患意识,是避免失败的核心。

5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系辞下》)

释义:不积累善行不足以成就美名,不积累恶行不足以毁灭自身。

启示:量变引起质变。名誉和灾祸都不是突然到来的,而是日常点滴行为积累的结果。务必谨言慎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57.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系辞下》)

释义:小人不以不仁为耻,不以不义为惧,不见到利益不会努力,不受到威慑不知惩戒。

启示:揭示了与小人打交道的难处。对待品德低下的人,道理和感化无效时,需用明确的规则、利益和惩戒来约束。

58.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系辞下》)

释义:德行浅薄却地位尊贵,智慧不足却图谋大事,力量微弱却负担重任,很少有不招致灾祸的。

启示:人贵有自知之明。要不断提升自我,使自己的德行、智慧、能力与所处的位置、谋划的事情、承担的责任相匹配,否则必遭其害。

59.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系辞下》)

释义:用什么来守住地位?答案是“仁德”。用什么来聚集人心?答案是“财富”。

启示:治理和管理需要“仁”与“财”并用。仁德使人归心,保障方向的正确;合理的财富分配和激励(财)则是凝聚团队、稳固基础的必要手段,财以养道。

60.君子以作事谋始。(《讼卦·象辞》)

释义:君子在开始做一件事之前就深思熟虑,从源头上谋划。

启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项目初期就周密计划,明确规则,预判可能的问题,可以有效避免过程中的争执和失败。

07

哲学思辨,深远之见

6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系辞上》)

释义:仁爱的人看见“道”说它是仁,智慧的人看见“道”说它是智。

启示:认知具有主观性。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知识和立场来理解事物。所以要学会尊重不同观点,兼听则明,避免偏执一端。

62.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系辞上》)

释义:百姓每天都在运用“道”却茫然不知,所以真正懂得君子之道的人很少。

启示:最高深的道理往往蕴含在最平常的生活中。随时要有一颗觉察和反思的心,提升感知力,去领悟和践行那些被我们忽视的普遍规律。

63.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系辞上》)

释义:文字不能完全表达语言,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思想。

启示:交流和认知有其局限性。不要迷信文字和语言,真正的理解和意会往往需要超越形式,用心去领悟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64.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系辞上》)

释义:能鼓动天下行动的,在于言辞(号令、文告)。

启示:语言和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好的理念、一句有力的口号(辞),可以激发巨大的能量,改变世界。要重视思想和传播的力量。

65.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系辞下》)

释义:天下万物终归同一本源,但途径各异;目标一致,只是思虑多种多样。

启示:要求同存异。不必强求方法和想法的一致,只要大方向、大目标相同,就应该尊重不同的选择和思考,包容多样性。

66.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系辞上》)

释义:《易》理始于太极,太极生出两仪(阴阳),两仪生出四象(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象生出八卦。

启示:万物皆从简单走向复杂,从一元衍生出多元。而人看待事物要学会追本溯源,抓住其最根本的“一”。

67.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系辞上》)

释义:探究复杂深奥的道理,搜寻隐秘难见的事迹,钩取深处的精髓,招致远古的意蕴。

启示:研究学问要有探索精神,不满足于表面,要能够深入挖掘,借古鉴,才能获取深刻而遥远的智慧。

68.神无方而易无体。(《系辞上》)

释义:神妙之道没有固定的方所,《易》的变化没有固定的形体。

启示:真正的规律和智慧是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学习《易经》最重要的是掌握“变”,不是拘泥于固定的卦象和辞句。生活也是不断在变的,用平常心面对无常的变化。

69.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系辞上》)

释义:懂得了平易和简要,天下的道理就都掌握了。

启示:大道至简。最高深的道理往往是简单直接的。为人处世、解决问题,要化繁为简,抓住核心,避免把事情复杂化。

70.天尊地卑,乾卦坤卦定矣。(《系辞上》)

释义:天尊贵地卑下,乾卦坤卦的位置就确定了。

启示:宇宙自有其秩序和位次。在社会和家庭中,也各有其位序和分工。认清自己的位置,遵守秩序,是和谐稳定的基础。

08

综合格言,生命体悟

71.乐天知命,故不忧。(《系辞上》)

释义:乐于顺应天道,知晓命运规律,所以没有忧愁。

启示: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观。尽力而为,同时坦然接受一切结果。不纠结于无法改变的事,不为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烦恼,内心自然安宁。

72.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系辞上》)

释义:《易经》囊括了天地间的一切变化而没有逾越,微妙地成就万物而没有任何遗漏。

启示:赞叹《易经》体系的博大精深和包容性。我们要有宽广的视野和胸怀,去理解和包容世间的万千变化。

73.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

释义:天地最伟大的德性是化生万物。

启示:生命是宇宙间最珍贵的东西。敬畏生命,护佑生机,让自己的存在和创造能为世界增添生机与活力。

74.圣人之大宝曰位。(《系辞下》)

释义:圣人最宝贵的东西是能力。

启示:能力是和地位相匹配,要珍惜自己的位置和职责,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其位谋其政,利用好自己的位去创造价值、服务他人,而不是谋取私利。

75.损而不已必益,益而不已必决。《损》《益》

释义:一直减损下去,必定会转向增益;一直增益下去,必定会决溃。

启示:物极必反,处于低谷时不要绝望,好转就在前方;处于顶峰时不要自满,警惕衰败的风险。

76.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丰卦·彖辞》)

释义:太阳升到正中就会偏西,月亮圆满之后就会亏蚀。

启示:盛极而衰是自然规律。成功时要保持谦卑和清醒,为未来的变化做好准备。

77.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谦卦·彖辞》)

释义:天道减损盈满者而增益谦卑者,地道改变盈满者而流注谦卑者。

启示:自然规律是倾向于谦逊者的。谦逊能受益,自满会招损。这是“谦受益,满招损”的天道依据。

78.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卦·彖辞》)

释义:人间的规律是厌恶自满者而喜爱谦逊者。

启示:谦逊的人更受欢迎,更容易得到帮助;骄傲的人则容易遭人反感,处处碰壁。谦是一种胸怀,一种修养。

79.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谦卦·彖辞》)

释义:谦逊者地位尊贵而光彩照人,地位卑下时其德行也无法超越。

启示:谦逊这种品德,无论身处高位还是低位,都能让人散发光芒。它不会因地位低下而减损其价值,反而更显珍贵。

80.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卦·彖辞》)

释义:观察天象,可以知晓时序的变化;观察人文,可以教化成就天下人心。

启示:人依天地自然规律而生活,要养成抬头观天,低头观地的习惯,通过一些现象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天凉时,知道要加衣了,天热时,要减衣了,但饮食不能贪寒凉,这就是简单的天人合一。

09

家庭人伦,感通化育

81.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咸卦·彖辞》)

释义:天地交感而万物化育生长,圣人与人心相感而天下和平。

启示:“感”就是互动和沟通。领导者与民众感同身受,才能实现和谐;人与人之间真诚沟通,才能心意相通,促成好事。

82.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家人卦·彖辞》)

释义:家庭里要有尊严的君主,这就是父母。

启示:治家如治国,需要有权威和规矩。父母作为家庭的“严君”,既要慈爱,也要有威严,以身作则,才能树立良好的家风。

83.睽,君子以同而异。(《睽卦·象辞》)

释义:在睽违(背离)的局面下,君子求大同而存小异。

启示:当出现分歧和矛盾时,不要强求一致。应当在大的原则和目标上寻求共同点,同时尊重和保留个体间的差异。

84.蹇,君子以反身修德。(《蹇卦·象辞》)

释义:遇到险阻时,君子应当反省自身,修养德行。

启示:遇到困难挫折,首要的是向内求,反省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对、不足的地方。修德是克服一切困难的根本。

85.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杂卦传》)

释义:革卦的含义是除去旧物,鼎卦的含义是取用新物。

启示:破旧立新是发展的必然过程。要有改革的勇气,也要有建立新秩序、新事业的能力。

86.君子以虚受人。(《咸卦·象辞》)

释义:君子以虚怀若谷的态度容纳感受他人。

启示:虚心才能接纳。只有放下成见和自满,保持空杯心态,才能真正地理解他人、接受新知、感受到世界的丰富和美妙。

87.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临卦·象辞》)

释义:君子费尽心思地施行教化,无限地包容保护百姓。

启示:这是领导者和教育者的胸怀。要有无穷的耐心去教化,有无疆的胸怀去包容和庇护,这是一种深沉的仁爱和责任。

88.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旅卦·象辞》)

释义:君子明察审慎地施用刑罚,而不拖延讼狱。

启示:执法贵在明察、审慎和高效。既要谨慎断案,避免冤狱;也要提高效率,不让案件久拖不决,对法律和对人都要尊重。

89.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谦卦·象辞》)

释义:君子取多余以补不足,权衡万物而公平地施予。

启示:社会的和谐在于资源的均衡分配,管理者要善于调节,削峰填谷,追求整体的平衡与稳定。

90.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节卦·象辞》)

释义:君子制定礼制法度,评议道德行为。

启示:社会需要规则(数度)和道德(德行)来共同维系。规则是外在约束,道德是内在规范,两者结合才能形成良好的秩序。

10

万物法则,归根复命

91.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中孚卦》九二爻)

释义:鹤在树荫下鸣叫,它的雏鸟应和着。我有美酒,愿与你共饮。

启示:内心真诚,即使身处幽暗(阴),也能引起共鸣,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才能分享生命的快乐。

92.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系辞上》)

释义:各种方法因类别相同而聚合,万物因群体不同而区分。

启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会吸引和你相似的人。想吸引什么样的人,自己先要成为那样的人。这也是选择圈子的基本法则。

93.小人勿用。(《师卦》上六爻)

释义:不要任用小人。

启示:用人是成败的关键。品德有亏的人,才能越大,危害越大。无论在管理团队还是交友合作中,都要慎重辨别,远离小人。

94.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大壮卦·象辞》)

释义:雷声响彻天上,象征大壮。君子因此不做不合乎礼仪的事情。

启示:越是强大之时,越要约束自己。力量强大更需遵循规则和礼节(非礼弗履),否则强大的力量就会成为破坏性的暴力。

95.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旅卦·象辞》)

释义:山上有火,是旅卦的意象。君子因此明察审慎地施用刑罚,而不拖延讼狱。

启示:火光照亮山上的旅人,喻示司法需明察。执法贵在明察、审慎和高效,体现了对法律和人的尊重。

96.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涣卦·象辞》)

释义:风行走在水上,是涣卦的意象。先王因此祭祀天帝,建立宗庙。

启示:面对涣散的局面,需要通过共同的精神信仰和文化传承,来重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97.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节卦·象辞》)

释义:水泽上有水,需要节制。君子因此制定礼制法度,评议道德行为。

启示:社会需要规则(数度)和道德(德行)来共同维系,以达到节制的目的。

98.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小过卦·象辞》)

释义:山上有雷声,是小过卦。君子因此行为稍过恭敬,丧事稍过悲哀,用度稍过节俭。

启示:在稍有过失(小过)之时,矫枉不妨稍过正。在修养德行上,宁可做得过分一点,以确保回归中正。

99.水火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既济卦·象辞》)

释义:水在火上,象征事已成功。君子因此思虑后患而预先防备。

启示:成功之时,恰恰是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必须保持警惕,预见并预防潜在的危机,才能保住胜利果实。

100.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未济卦·象辞》)

释义:火在水上,象征事未成功。君子因此审慎辨别事物,使之各居其方。

启示:在事情未成(未济)、秩序混乱之时,不能急于求成。首要的是谨慎地辨别情况,让一切回归其应有的位置和秩序,为成功打下基础。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