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网络上,常有人提及中国创造了奇迹,可这奇迹的震撼程度,远超出多数人的想象。西方总说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便走完了他们历经百年的发展道路,然而,他们却未曾道出,中国起步时的艰难处境——绝非天赋异禀的“武学奇才”,而是如同被系统判定为“地狱难度”的废材。
在网络上,常有人提及中国创造了奇迹,可这奇迹的震撼程度,远超出多数人的想象。西方总说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便走完了他们历经百年的发展道路,然而,他们却未曾道出,中国起步时的艰难处境——绝非天赋异禀的“武学奇才”,而是如同被系统判定为“地狱难度”的废材。
回溯到1949年开国大典之时,中国面临的是怎样的困境?国库里外汇储备近乎为零,每花一分钱,哪怕是买根缝纫机针,都得精打细算。人均GDP仅有23美元,在当下,这点钱连一杯奶茶都难以购置。更为艰难的是,当时人均年粮食仅有209公斤,算下来每天还不到一碗米饭,90%的人居住在会漏雨的土坯房中。全国西医仅有3670人,平均5万人才能共用一张病床,婴儿夭折率超过20%,人均寿命仅有35岁。这哪里是正常的起步,分明是从负数开始的一场艰难“游戏”。
再看工业基础,1949年全国钢产量仅15.8万吨,就连印度钢产量的零头都是中国的2.5倍。铁路有70%被炸得千疮百孔,在农村,想要找到一盏电灯,难度堪比寻找外星人。美国曼哈顿一个区的电话交换机数量,都超过了全中国。当时美国《时代周刊》尖刻地评价,这个国家想要造出合格的缝纫机针,起码得等100年。西方记者也纷纷嘲讽,中国连一枚铁钉都要依赖进口。面对如此困境,连苏联专家都无奈摇头,认为这样的工业基础,连工业化的“算术题”都做不了。与印度相比,中国的处境也极为凄惨,印度至少还有英国留下的钢铁厂,而中国有的只是战后的一片废墟和满地瓦砾。
黄仁宇老爷子说中国是从负数开始建设,此言毫不夸张。但看看如今,这个曾被视为“废柴”的国家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倘若穿越回1949年,告诉人们这个国家将来能用仅占全球9%的耕地,养活14亿人口,超市里大米白面堆积如山,年轻人甚至还对食物挑三拣四;告诉他们中国能制造全球70%的螺丝钉、80%的空调、90%的笔记本电脑,制造业总值超过美国与日本的总和;告诉他们中国高铁里程之长,足以绕地球一圈,5G基站多达290万个,连西藏的牧民都能用5G直播放羊。恐怕人们会以为你疯了,还会吐槽你是不是看多了太阳打西边出来的荒诞故事。
然而,中国却将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一一变成了现实。这靠的是什么?并非所谓的人口红利,也不是后发优势。印度人口比中国多,同样具备后发优势,可为何至今仍有一半人口喝不上干净的水?
中国靠的是大庆油田王进喜带领工人,在零下30度的荒原上,用人拉肩扛搬运60吨设备,甚至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钻井液,喊着“宁肯少活20年”的那股狠劲;是罗布泊10万居民用算盘算原子弹数据,王淦昌隐姓埋名17年,工人即便因核辐射患病,仍留下遗书,要把骨灰埋在现场,盼望着下一代成功的奉献精神;是三线建设中400万人钻进深山,攀枝花工人用扁担挑土,镇江工人步行50公里运送建材的执着;是红旗渠30万农民腰系麻绳,在太行绝壁上开凿1500公里水渠,即便有81人坠崖牺牲也绝不回头的工匠精神。
这不仅仅是发展速度快,而是一代人甘愿吃下三代人的苦,以无比狠辣的姿态在前进。西方用200年时间,将人均GDP从300美元提升到1万美元,而中国仅仅用了25年。但西方从未提及,中国这25年是何等艰辛。石油工人3年便走完了美国80年的发展道路,科学家5年完成了美苏10年的科研成果,400万人在深山里用扁担挑出1100座军工堡垒,30万农民用铁锤凿出千里“天河”。
如今,中国有东风41导弹覆盖全球,双航母在南海巡弋,055大驱纵横太平洋,连美国都不得不寻求和平相处。中国还能调停中东恩怨,在联合国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若让1949年的外国人看到如今的中国,恐怕会惊得瞠目结舌。
现在西方总喜欢用“人口红利”来解释中国的发展,可事实并非如此。当印度顶尖毕业生纷纷奔赴硅谷时,中国探月工程团队的平均年龄仅有33岁;当印度还在为水电问题发愁时,中国已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利用光伏板发展出绿电农业,怒江流沙村都通了桥。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说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现代性,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人不信邪、不服输。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中国偏要干成;别人觉得要慢慢来的事,中国偏要跑出火箭般的速度。
从1949年民生公司轮船运最后一批黄金去台湾,到如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创造的奇迹没有魔法,只有安钢工人被钢花灼伤的皮肤、大寨梯田磨破的锄头、义乌市场凌晨4点的灯火。中国人骨子里坚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当西方还在苦苦思索中国为何能实现逆袭时,中国早已用大庆的石油、罗布泊的核爆、红旗渠的流水写下了答案。这世上从来没有天降的奇迹,只有用生命拼搏换来的荣耀。中国从连铁钉都依赖进口,到成为全球制造业的王者,靠的不是运气,而是14亿人团结一心,是一代又一代人将“不可能”三个字狠狠踩在脚下的那股狠劲,这才是中国牛气冲天的真正密码。
来源:沐南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