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2岁的她放弃市区高薪回村当支书,谁能想到,就靠社交平台上三句话的短视频,愣是把全村3万斤柑橘一扫而空。
四川乐山安谷镇官帽村的吕凤丽,现在可是村里的“金饽饽”。
32岁的她放弃市区高薪回村当支书,谁能想到,就靠社交平台上三句话的短视频,愣是把全村3万斤柑橘一扫而空。
说实话,刚当支书那会,村民见了她就叹气:“书记啊,耙耙柑卖不出去哟……”
村里啥情况呢?常住人口不到1500人,好多人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老人凌晨5点就得挑着生姜去赶集,80岁大爷推着鸡公车收玉米,一天来回走好几个小时。
吕凤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直到瞅见抖音上别人拍视频带货,才一拍大腿:“咱也能试试!”
刚开始拍视频,她站镜头前说话都哆嗦,3句话拍了30多遍。
慢慢的,她镜头里的田间劳作、柑橘采摘火了,52万粉丝跟着她看村里的日出日落。
2023年试着直播带货,第一场就卖空了200多亩地的柑橘。
吕凤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湖南麻阳的村支书黄杰,直播路子更野,村民拿啥他卖啥,连叫不出名的农家菜都让网友定价。
去年10月那场板栗直播,900多人涌进直播间,750单瞬间抢光,逼得他带着全村人上山捡了两天才凑齐货。
他说:“这哪是卖货啊,分明是让城里人看见咱农村的实在劲儿!”
四川攀枝花的毛建桦更拼,为了推芒果,镜头前摔了十几次,身上贴满膏药还接着拍,结果2025年夏天,平台芒果销量暴涨600%多。
这些90后村官们明白,当主播不是瞎吆喝,得靠“真实感”圈粉:吕凤丽的分拣中心、黄杰的品控标准、毛建桦的“摔出来的品牌”,全是实在招儿。
现在的农村,真不是以前那模样了。
电商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村播达人多了13%,546万创作者帮着卖农货。
官帽村现在3000亩柑橘地,一年能卖2200万元,吕凤丽还带着村民建了电商中心,以后在村里就能打包发货,不用再扛着果子下山了。
这事儿厉害在哪儿?以前农产品从地里到餐桌,得经过收购商、批发商一堆环节,农民挣不到钱,城里人买得也贵。
现在直播带货,果子从树上摘下来就能装箱发快递,中间的差价全留给了农民。
更绝的是,农民开始懂“品牌”了,吕凤丽的“官优优”、攀枝花的芒果,都成了响当当的牌子,跟阳澄湖大闸蟹似的。
这哪只是卖货啊,分明是给农村换了套“操作系统”。
日本早有“第六产业”的说法,就是让农民不光种地,还能加工、销售,现在抖音电商带着技术人员下乡培训,教分拣、教包装,连种地都开始讲“数字化”了。
官帽村那些以前只会扛锄头的大叔大婶,现在都学会在直播间跟粉丝唠嗑了,你说神不神奇?
从吕凤丽到黄杰,再到全国成百上千的90后村官,他们握着手机镜头,对准的不只是柑橘和板栗,更是整个乡村的未来。
当深山里的果子能直接送到城市餐桌,当农民也能像网红一样带货,你会发现:数字时代真没落下任何一个村庄。
那些曾经守着青山饿肚子的日子,怕是再也不会有了。
来源:安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