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议员爆料,中印冲突时,中国用电磁武器“融化”印度士兵?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09:52 1

摘要:中印边境的局势一直是国际关注的敏感话题,近日一则“电磁武器把印度士兵融化”的说法,将这场关注推向了舆论高峰。美国参议员威廉·哈格蒂在国会发言称,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期间,中国军队用电磁武器把印度士兵“融化”了,还特别补充是“字面意义上的融化”。这番言论迅速引

中印边境的局势一直是国际关注的敏感话题,近日一则“电磁武器把印度士兵融化”的说法,将这场关注推向了舆论高峰。美国参议员威廉·哈格蒂在国会发言称,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期间,中国军队用电磁武器把印度士兵“融化”了,还特别补充是“字面意义上的融化”。这番言论迅速引发中印两国媒体和广大网友的巨大反响。

哈格蒂的这番说法被《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和《环球时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第一时间驳斥。无论中国还是印度,网友们都毫不留情地展开了调侃和质疑。毕竟,所谓“融化士兵”的画面,哪怕是在科幻电影中都很难见到,更别说现实战场。

有网友调侃:“是不是把游戏里的磁爆步兵当成新闻了?”确实,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红警里的“磁爆步兵”,高压电流直接把士兵劈成灰烬。但现实要复杂得多。

或许有人会说,现代军备日新月异,电磁武器是不是已经发展到如此可怕的地步?事实上,电磁武器虽然早就被提出,但距离真正投入实战还有不小的技术鸿沟。

目前电磁技术的军事应用,核心在于电磁炮和航空母舰上的电磁弹射器。电磁炮的原理是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将弹丸高速弹射出去,本质上依然是动能武器,与传统火炮或投石机在攻击方式上区别不大,只是速度和射程更强。

从另一个角度看,无论技术多先进,这些武器都不可能让人体“融化”。要实现“融化”这样的效果,理论上需要极高能量,现有的军事科技还远远达不到。

这个事件也让很多人把目光转向了微波武器。2020年11月,英国《伦敦时报》曾报道中国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使用微波武器,消息源自中国学者金灿荣在讲座中的发言。印度军方随即回应,否认遭受微波武器攻击。即便如此,网络上关于“高科技武器改变战争”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

微波武器并非空穴来风。2001年,美国研发出“主动拒止系统(ADS)”,可以通过微波照射让人体皮肤表面产生强烈刺痛感,迫使人逃离,但并不会造成致命伤。

中国也有类似装备,比如WB-1型防暴拒止系统,如果连接外部供电,射程最远可达1公里,主要用于维稳和防暴。大功率微波武器则能摧毁无人机、导弹等电子设备,但这些装备的杀伤机理,距离“融化士兵”还差得远。

或许有人担心,这类武器未来是否会对士兵造成更大伤害?从权威公开资料看,微波武器的主要用途依然集中在非致命打击和电子对抗领域,大规模用在实战中的案例并未出现。

哈格蒂的发言,并不仅仅是“无知闹笑话”那么简单。近期,随着中印高层互动频繁,边境局势趋于缓和,美国有意在中印之间制造隔阂。

8月底,印度总理莫迪访华并与中方领导人会谈,释放出中印关系缓和信号。与此同步,美国对印度施加贸易压力,试图拉拢印度远离俄罗斯,而印度则通过靠近中俄回应美方施压。

这种大国博弈背景下,美政客选择在参议院发出“中印始终存在怨恨和不信任”的论调,并渲染“中国高科技威胁”,显然有着政治考量。哈格蒂本人虽有经济、法律背景,但并无军事或理工科知识,误把微波武器、电磁武器、激光武器混为一谈,也在情理之中。

看到这里,不少读者或许会追问:高科技武器会不会在未来真的颠覆传统战争?专家普遍认为,随着电子战、信息战日益重要,微波、电磁等定向能武器将在反无人机、反导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但现阶段,这类武器距离“改变战争规则”、更别说“融化士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注意的是,谣言和误读在国际舆论场中极具杀伤力。一次无根据的“爆料”,短时间内就能引发全球范围的关注与争议。面对真假难辨的信息,理性辨析、求证权威,才是应对复杂国际局势的最佳方式。

来源:素年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