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英语教师为新教材“平反”,家长苦笑:孩子英语差全赖我们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09:39 1

摘要:这三位老师分别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人大任职,她们中有剑桥大学的访问学者,也有国家公派出国教师,在英语教学领域,算得上相当资深了。

英语新教材一出,被骂惨了。

很多孩子和家长翻开新教材就傻眼了。

没有任何过渡,不学ABCD,也不学单词拼读,直接原地起飞。

不仅整本书找不到一个汉字,还一上来就是全英文对话,还有大量复杂的单词。

一个男孩直接被难哭了。

一句“My name is Wu Bingbing”被他直接念成了”俺没摸妹子吴冰冰“。

家长在旁边又着急又好笑。

很多家长表示:新教材太逆天了!

在这个关口上,三位大学英语老师联合发布了一条视频,为新教材“平反”。

这三位老师分别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人大任职,她们中有剑桥大学的访问学者,也有国家公派出国教师,在英语教学领域,算得上相当资深了。

她们提出了一个观点:现在新版的英语教材,就是要筛掉一类家长和两类学生。

一类家长是指,不懂得跟政策的家长。

新课标颁布以后,对课内学习英语的标准和能力做了新的描述,明确写了三年级开始学,并非零起点开始。

换言之,如果孩子所在的学校三年级才开设英语,那么,孩子一二年级的英语学习就需要家长自己负责,家长要带着孩子做好听说的积累,以及学习自然拼读。

因为现在的新教材就是直接默认,这些基础知识,孩子已经基本掌握了。

所以,不怪教材太难,只怪家长没提前帮孩子做好准备。

两类学生是指,不爱听的孩子和只学教材不大量阅读的孩子。

结论跟上面一样,还是怨家长。

怨家长没有跟上新课标的步伐,没有跟上新的英语学习理念,对听音频这件事不够重视,老师布置下来的听音频作业,家长没有好好监督孩子完成,导致孩子走了弯路。

怨家长没有督促孩子大量阅读,或太满足于搞定课内阅读,而没有做大量的课外阅读。

总结一下就是,教材是好教材,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孩子跟不上,适应不了,都是家长没做到位,都是家长的锅。

这话我真是不敢苟同。

怎么,现在这些教育者,对家长的要求已经这么高了吗?

要懂学习规划,要会筛选材料,要会督促孩子去学习,要么报班,要么亲自上阵辅导。

问题是,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家长,10个里能找到2个就已经很不错了。那剩下的孩子怎么办?难道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此外,还有三点我不太理解。

1、既然三年级开始就直接全英文,直接从句子入手,那为什么课本不能从一年级就开始,让孩子们从ABCD,从单词拼读开始,帮孩子们做好过渡呢?提前两年开课就那么难吗?

2、如果孩子的英语学习要依靠家长才能完成,那还要英语老师干什么?

事实上,很多家长都没有给孩子辅导英语的能力,有的压根就没学过,有的曾经学过,但多年不用也忘得差不多了,你让家长怎么辅导?

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英语老师,又有何能力去帮孩子做规划和布局?这不是强人所难吗?总不能让这些孩子都去外面报班补课吧,有多少家庭能负担昂贵的补课费呢?

3、小学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课本竟然变成淘汰和筛选学生和家长的工具,你让那些普通家庭的家长和孩子情何以堪?

的确,英语是很重要,但正因为很重要,我们的教材编写者们,是不是更应该结合普通家庭的具体情况,在帮孩子提升英语学习兴趣,和循序渐进地学习英语上多下点功夫呢?

英语教材难度太高,高到让普通家庭的孩子难以企及,并不能突现编者有多牛,相反,只会让大家看到编者的无知和傲慢。

这不就是在鼓励大家去外面报英语补习班吗吗?这不就是在推动教育内卷持续白热化吗?

不要拿新课标来说事。

如果教材编出来,让孩子无从下手,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体验挫败感、无助感,进而对英语产生厌恶情绪,甚至从此对英语敬而远之,那就是编者的失职,这样的教材,还真算不上是合格的教材!

来源:虫儿妈妈育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