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北京”已在北京城的街巷烟火中穿行整整十年。若再向前追溯,自1993年《新闻热线》65159063创办起,我们陪伴北京市民已超过三十载。
亲爱的老友们,当您看到这条推送时:
·宛平城内平房区的居民们已经搬入新居;
·杜家坎路段改造完毕,通勤市民每天路上都顺畅不少;
·莲花池东路小马厂社区2号楼的近百户居民拿到了期盼20多年的房产证……
——这些改变里,有您拨打的每一通热线、投递的每一条线索,也有我们记录的每一个追问……
“问北京”已在北京城的街巷烟火中穿行整整十年。若再向前追溯,自1993年《新闻热线》65159063创办起,我们陪伴北京市民已超过三十载。
十年间,我们接听了超过十万条新闻热线,奔走于全市16区的百余个街乡镇,发布了六千余篇民生报道——从寒冬深夜暖气管爆裂的紧急求助,到一场危房改造背后四年的持续守望;从预付费乱象的层层追踪,到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反复追问。
每一篇报道背后,是“小问”们藏起的采访机、磨破的运动鞋,更是那句刻进DNA里的信念:“百姓身边无小事,皆是天大的事。”
今天,我们郑重向您宣布:“问北京”将启动创号以来最大规模升级——
我们将以更鲜活的表达、更开放的姿态、更高效的解题,与您共同开启下一个十年的守望!
十年淬炼:民生监督的“问”字底色
“问北京”之名,源于新闻人最本真的执着。2014年冬,当《新闻热线》栏目组为公众号取名时,“聊北京”、“听北京”总觉欠一分力道,直到有人掷地有声:“记者不就是追问吗?替北京人发问!”
一字定魂,“问”从此成为我们与这座城市对话的姿势!
追问真相
叩问政策
代问民声
我们用 “追着问题跑、盯着结果办” 的坚守,让 “问” 有回响,让 “盼” 有着落,最终将 “市民关切” 书写成 “解决答卷”。
十年时光,办公室的墙壁早已被锦旗缀满 —— 红绸金字里,藏着无数次为民奔走的印记;市民的留言栏更是从最初认可我们 “问得好” 的敏锐,到如今笃定写下 “解决了” 的安心,这短短三个字的转变,是信任沉甸甸的注脚。
而支撑这份蜕变的,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社会各界的每一份关注,都是我们敢闯敢问的底气;每一次无私支持,都是推动问题落地的助力!
旗舰融媒新IP:
「小问直播间」全新亮相
当民生痛点藏在城市街巷的褶皱里,当突发信息需要穿越屏幕抵达千万人掌心,问北京融媒体矩阵全新旗舰 IP——“小问直播间”,正以镜头为眼、以行动为笔,成为你我身边最贴心的 “城市观察者与守护者”。
今年7月起,“小问直播间”项目启动试运行,它不局限于单一场景的记录,而是深度扎根市民生活的每一面:从昌平新建公园的隐患排查、朝阳路口的交通整改,再到丰台 “主食厨房” 的烟火守护、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的现场直击,那些关乎出行、饮食、居住的 “小事”,都是直播间紧盯的 “大事”。
试运行期间,通过直播直接推动解决的民生问题达到4个,占比已超过20%。
而当暴雨红警拉响,它又第一时间化身 “应急信息枢纽”——今年7月底,北京暴雨最危急时,小问直播间的记者们逆行奔赴密云区太师屯救援现场、平谷区镇罗营镇瓢泼的大雨中记录,连续三天 34 小时直播覆盖全网近 500 万人次,单场观看量超 100万……打通了广播端、视频号、微博、抖音等传播端口,交出了一份 “刚成立一月就扛鼎大考” 的硬核答卷。
即日起,“小问直播间”将正式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官方音频客户端听听FM,在每个周五(遇突发事件随时启动)开启我们的直播观察,欢迎广大“追问合伙人”搜索听听号 关注我们,与我们留言互动!
焕新升级:
新媒体时代的“破壁”融合
我们深知:新闻调查的价值,从来不止于挖掘真相,更在于打破 “信息孤岛” 的壁垒,让深度报道与大众需求同频共振。
今天,我们 ——《新闻热线》及其融媒体矩阵 “问北京” ,正式宣告焕新升级:以 “破壁” 为刃,以 “融合” 为桥,在新媒体浪潮中重构新闻调查的价值坐标系。
1 我们破 “深度与广度” 之壁
用更适合新媒体传播的语言让民生新闻可读可感——用 “整改前后对比图集” 展现老街变迁,以 “居民诉求热力图” 解析矛盾焦点,将 “多部门协调纪要” 转化为 “治理进度条”,让读者直观感受 “小改造” 里的 “大民生”。
我们也将延伸关注更具前瞻性的民生议题,通过 “问题发现 - 调查跟进 - 整改反馈” 的闭环报道,让调查的深度始终跑在民生需求的前沿,让每一处城市褶皱里的期盼都被听见、被回应。
这是 “调查深度” 与 “传播广度” 的双向奔赴,让重大议题兼具专业剖析与市井心声。
2 我们破 “形态与技术” 之壁
告别 “一篇报道定终局” 的传统模式,构建 “直播 + 图文 + 短视频 + 数据可视化” 的融媒矩阵。当水务专家解读管道抢修逻辑,我们用动态流程图拆解专业术语;当居民讲述 “回家难” 的困扰,我们用沉浸式镜头还原场景 —— 让硬核调查有温度,让复杂信息变清晰,这是新媒体时代赋予新闻的新使命。
3 我们更破 “媒体与受众” 之壁
不再是 “我报道,你观看” 的单向传递,而是把话筒递给每一位参与者。您提供的线索,可能成为下一场直播的焦点;您提出的疑问,或许会推动一次政策解读的深化。
从 《新闻热线》的热线倾听,到“问北京”的深度调查,再到《小问直播间》的弹幕互动,我们始终相信:好的新闻,是媒体与公众共同搭建的 “事实桥梁”。
新媒体时代的 “破壁”,不是对传统新闻调查的颠覆,而是对 “真实、专业、为民” 初心的坚守与升级。
未来,我们仍将带着这份初心,穿梭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活跃在直播的镜头前后 —— 用融合之力,让真相更快抵达;用破壁之勇,让新闻更有力量!
小问说
十年再问,初心如磐;
民声所向,步履不停。
问北京,让改变发生!
【留言区特别行动】
您曾通过“问北京”解决过哪些问题?
欢迎分享您与我们的故事
期待您受邀来到《小问直播间》
参与我们的节目录制
来源:问北京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