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那个“卖身救父”,谁给40万就嫁给谁的女孩,如今咋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2 18:50 1

摘要:2020年5月的某个夜晚,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楼梯下的角落里,一床旧被、一张地席,几只鼓胀的塑料袋,一位妇女与女孩蜷缩其中。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的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感谢您的支持!

2020年5月的某个夜晚,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楼梯下的角落里,一床旧被、一张地席,几只鼓胀的塑料袋,一位妇女与女孩蜷缩其中

记者推门而入时,女孩正弯着腰给母亲裹被,动作轻缓、麻利。那一刻的沉默,比任何语言都更重。“她说愿意卖身救父的时候,我的心都碎了。”冯母面对镜头时这样哽咽道。

女孩名叫冯双双,25岁,河南平顶山人。当年,她用一句“谁愿意出40万救我父亲,我就嫁给谁”引爆网络,也把自己逼到了世人最难原谅的位置

但她说,她没有退路。她的父亲在重症监护病房里躺着,身上插着导管,每一次喘息都像在倒计时。而她,唯一能想到的,是以自己的人生换回父亲一口气

2020年5月12日,一条30秒的视频上传到了短视频平台。视频中,冯双双眼角通红,声音颤抖,说出那句震撼人心的话。评论区迅速被刷爆,几小时之内播放量突破百万。

有人称她为“当代孝女”,也有人冷嘲热讽,质疑她是在“变相讨钱”、“高价卖身”。

冯双双没有关闭评论,她在留言区一一解释。她说自己并不图财不图名,只是父亲急病入院,治疗费高达40万元,而家里一分钱都没有了

“如果我不这么做,他真的活不下去。”她在一条评论下写道。网络是善变的,众口铄金。直到5月15日,几家媒体的记者赶到郑州,试图还原事实。

记者首先见到了冯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正坐在医院大厅一角剥着馒头喂女儿。冯双双则在一旁拨电话,声音低而急促。她正在向远房亲戚借钱。

拍摄团队跟着她来到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外,通过医生了解情况——冯父患的是“急性肾病综合征”并发脑出血,病情极为危险,治疗方案明确:必须尽快透析、抗感染、后续或需肾移植,总费用在40万以上。

而他们手头,连4000元都凑不出。冯双双出生在河南平顶山鲁山县一个小村庄,家中七口人:年迈的祖父母、父母,还有两个尚未成年的弟妹

父亲原在工地上打零工维持生计,母亲在集市卖菜,一家人靠天吃饭。她是家中长女,从小便承担着照顾弟妹的责任。初二那年因交不起学费退学,独自前往郑州打工

起初在电子厂流水线干活,每天十二小时站立操作,后来经朋友介绍进入美容院学徒,逐渐转为技师,收入尚可,月入三千

她曾梦想存够钱开一家小美容院,把父母接到城里住。她计划过每一步,哪怕再微小都写进笔记本里。却未曾预料,2020年春,一通电话击碎了所有规划。

父亲病倒是在四月初。当时她正在工作,母亲的电话带着哭腔:“你爸出事了,赶紧回来。”她搭乘第一班车回到平顶山,父亲已被送进ICU,确诊急性肾衰竭,随后被转往郑州大医院。

从那一天起,她与母亲便在医院长椅、楼梯下、急诊室的墙角轮流休息,白天为父亲递水送饭、签字协调,晚上用旧床单搭个地铺。

她曾试图贷款,也试过典当手机,但银行需要抵押,她什么都没有。

最终,她选择了拍下那段视频。视频发出第三天,一位北京的企业家表示愿意支付这笔费用,不求任何回报。随后,各地的捐款纷至沓来,有5元、20元的小额捐助,也有几千元的大额资助。

不到十天,冯双双就筹到了父亲前期治疗的全部费用。甚至有媒体报道,她最终收到的善款已远远超过了40万

冯双双始终未接受任何人的“求婚”,她说:“我要的是救命的钱,不是婚姻的筹码。”

治疗期间,她将每笔捐款登记在一个旧账本上,并拍照存档。父亲的病情稳定后,她向平台申请了退还渠道。部分金额退还未果,她便将余款捐赠给郑州市儿童福利院与老年关怀基金。

而后,她回到了曾经工作的美容院。但她没再坚持多久,便辞去工作。她说:“这些帮助我不会忘,但我不想永远靠着别人的施舍活着。”

她重新拾起课本,报名了卫校自考,开始准备护理专业的各类考试。白天学习,晚上兼职送外卖、做临时护理员,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时

2021年秋,她顺利进入郑州某护理学校,成为一名正规学生。

在学校里,她是年纪最大的那一批学生,却也是最刻苦的那个。老师说,她几乎从不缺课,连冬夜里六点钟的晨读都从未迟到

2023年,她毕业,分配至郑州一家市立医院实习。她主动选择了肾内科,所在的病房正是曾经她父亲治疗的区域。她学会为患者穿刺、配药、输液。

她说:“那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只能看着医生护士忙碌。现在我能替别人做点事,感觉自己没那么无助了。”

她的生活也逐渐恢复了平静。每月寄钱回老家,供弟妹上学;母亲在村口摆摊卖水果,父亲虽然不能劳作,但每天能下床散步。她再没提起当年的事,只说现在“过得很好”。

至于当年那个“征婚承诺”,她没有兑现。也没有人再追问。她用行动还清了那笔债,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脚步,把命运拉回了正轨

她不再是网络争议的焦点,也不是道德标签下的样本,而是无数个努力生活的普通人之一。

在病房的角落,她穿着洁白的护士服,推着治疗车。她依旧瘦削,却沉稳。她轻声为病人铺平被角,调整输液角度。没有人知道她的过去

但她知道,那一夜,她躺在楼梯间冷硬的水泥地上,曾做了一个决定。而今天,她用五年的沉默,把那个决定变成了另一种结局

她没有嫁给出价40万的人,却用无数个夜班与汗水,将那40万的承诺,一点一滴还给了世界。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来源:百闻知晓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