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见“好”|ICU病房外的家属,被他请进了“爱心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9 07:33 1

摘要:入夜后的齐鲁医院,并不静悄悄。在5层以上的住院楼层,楼梯拐角和走廊沿线的地板上,从全省各地乃至外省来“求一个希望”的患者家属,身体紧缩在一层单薄纸壳或被褥上。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

入夜后的齐鲁医院,并不静悄悄。在5层以上的住院楼层,楼梯拐角和走廊沿线的地板上,从全省各地乃至外省来“求一个希望”的患者家属,身体紧缩在一层单薄纸壳或被褥上。

不过,自2021年11月起,距医疗大楼们约300米处的一处老旧居民楼内,经济状况左支右绌的大病家属,有了一处临时歇脚的“共享小屋”,且一切供应均为免费。

藏身居民楼的乐帮爱心屋

在这80平米的小房子里,床位上铺着干净柔软的床垫,大桶花生油和瓶瓶罐罐的调味品站满了厨房的窗沿,米、面、干果在客厅垒起小山,冰箱里的青菜和鸡蛋……在这里,略一翻炒就能端出一盘直冒热气的家常饭。

爱心床位

创办它的人,是一个39岁的陪诊师郑刚,他给它取名叫“乐帮爱心屋”。问起初衷,他总要讲起2020年生的那场颅内大病,躺在ICU里的45天,被郑刚视为人生轨迹的转折点。

“我对象陪了我45天,就在医院地上睡了45天,每天就吃一顿饭,体重‘噌’地从120斤掉到90多斤。”妻子高飞勤快内敛,话不多,但她陡然瘦削的身体和打地铺落下的腰疼病让郑刚动了一个心思——自己在医院附近恰好租着一个工作室,改改给家属们提供一个住处,不算难事吧?

在主城区热门地段,一间80平米的房子一年租金4万有余,夏季高峰一个月水电费600块钱,妻子作为“志愿者”时不时去打扫维持卫生,这便构成了“乐帮爱心屋”的全部成本。

在小屋稍坐一会儿,就能听到门铃响起三四回,由陌生网友或临近居民看到郑刚的视频内容后自发捐赠的柴米油粮和生活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天南海北寄来。也有市民在单元门口“扔下”物资就跑,过后才给郑刚打电话说:“我在门口放了些东西,你出来取一下好吧。”

爱心屋里堆满善意捐赠的物资

徘徊在ICU病房外的家属们,被每日少则万元的花费早已掏空自己乃至亲人的口袋,“救命钱”还得从牙缝里挤。有了这样一处免费落脚的地方,家属有时说着说着,就开始用手背抹眼泪。“顿顿馒头榨菜一天也得30块,最便宜的宾馆一晚上得80块。在这住着一分钱不花,还能自己做饭、洗衣服,咱从来没想过有这么好的事。”

患儿妈妈在共享厨房做饭

躺在病榻上虚弱的孩子,被共享厨房里端出的“妈妈的味道”安抚着,脸色也好看了几许。“这真不只是钱的事儿!”有母亲红了眼圈,“有钱也只能点贵些的外卖,但咱在外地,能给做完手术的孩子端上一碗热汤饭,这是啥也没法比的。”

自2022年,郑刚开始把爱心屋的点滴随手拍成视频放到各个平台上。在这里短暂栖息又匆匆离去的300多个家庭,幸运儿病愈后重返感谢,不幸者泣不成声仍要继续过活,妻子丈夫、母亲孩子、爱侣挚友,各种身份和角色交织不停,滚烫的泪、释然的笑、低语的抚慰根本无需剧本……

郑刚和做完检查的患儿说笑

郑刚镜头下,只剩下最真实的生离与死别、绝处与逢生。一幅鲜明的浮世绘和众生相在他的账号里热热闹闹,也让他向前一步,悄然变成了一个连接善意的“公益中转站”。不少困难家属通过他转发信息、直播连麦或视频跟进,筹到了数额不小的救济钱,也有“因病致贫”被迫辍学的孩子,重新背起书包。

那些曾以为要被疾病车轮碾碎的人生,就这样在他的镜头里,被无数双陌生的手轻轻托住了。

小屋有个简单的爱心墙,有人留下这样的字句:“爱出者爱返,福来者福往”。爱在这里像条小溪,循着人们之间的联结淙淙流动。郑刚和妻子亦常常提及,要说有私心,那就是为家里人攒下一点“善报”。郑刚说,他笃信这样一句话——“未来你遇到坎儿,能帮你扛过去的,未必是钱和能力,而是过去一点一滴攒起来的福报。”

开屏见“好”|子弹深埋胸膛83年:101岁抗战老兵王信成的“无声勋章”

开屏见“好”|日子紧巴仍守本心!老人拾万余元现金,苦寻20天完璧归赵

开屏见“好”|婶娘照护植物人侄子十年,侄子奇迹般苏醒后第一句话是“娘”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